史新強
一、制定明確的教學目標,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興趣及終身體育意識
在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小學體育教師需要制定明確的教學目標,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提升小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從而激發(fā)小學生的體育鍛煉熱情,達到理想化的教學效果。同時,教師要考慮到體育鍛煉的特殊性,選擇符合小學生身體素質和發(fā)育特點的體育教學項目,給學生提供廣闊的發(fā)展平臺。應采用因人而異的教學手段,使所有學生得到充分發(fā)展。如在教二年級小學生快速跑的時候,結合小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學內容,設置了明確的教學目標:重點發(fā)展學生快速奔跑的能力,掌握怎樣才能更快速奔跑的技巧和方法。教學時我設計了趣味性游戲內容,如“搶運糧食”,先給學生做示范,講解主要動作和技巧,然后讓學生跟著教師做模仿練習,最后輪流練習,在練習的過程中根據學生掌握的不同情況對學生做針對性的指導,有利于小學生積極參與,活躍課堂氣氛。
二、構建融洽的師生關系,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興趣
師生關系是教育活動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關系,具體是指教師與學生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所結成的相互關系,包括二者所處的地位、作用及彼此之間相互對待的態(tài)度等,健康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提高學校課堂教學質量的保證。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過程中,首先要改善緊張、隊里的師生關系,增添課堂的趣味性,避免出現僵化的課堂氛圍,使學生從內心喜歡上體育課,拉近師生關系,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如教學生投擲的時候,由于投擲機游戲能通過集中目標或擲遠吸引學生興趣展現學生能力,因此,不僅使學生得到鍛煉,而且使心理得到滿足。傳統(tǒng)體育教學使用的投擲器材局限于壘球和沙包等,缺乏新意,所以進行了創(chuàng)新,開發(fā)了不同的投擲物,充分的發(fā)揮器材的功能作用,如投擲足球、海綿等。
三、設計多樣的教學內容,注重學生的差異化,提高教學效率
為了體現與時俱進的教學思想,設計教學內容是要充分考慮沒課小學生的個性,注重學生的差異化和層次化,讓小學生在體育課堂有施展才華的空間。同時,還會征求小學生的意見,讓小學生對體育教學提出建議和意見,鍛煉小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因材施教”真正融入小學體育教學。如教小學生跑步的時候,為了打造高效的體育課堂,我為學生設計了豐富的教學內容,首先教師帶領學生進行跑前準備活動和專門性練習,使學生身體各部位得到充分活動。然后之學生慢跑練習,要求采用中等速度,做到動作幅度大,腿部蹬擺充分有力,動作自然放松,接下來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群龍爭霸”的游戲。按照學生的實際水平分成小組,確保每個小組都有體育尖子生和體育后進生,以達到互相幫助的目的。在海綿墊上放上一個“獎杯”,每個小組第一人沿跑道跑半圈,然后第二個人接力,依次進行,最后一人跑完即可直奔“獎杯”,最先取得“獎杯”的小組獲勝。
四、“教”和“玩”相結合
體育教學的目的在于育人,即為社會主義事業(yè)培養(yǎng)合格人才,這就要求在體育教學中應體現出能夠開發(fā)學生智力、發(fā)展學生個性、增強學生體質和培養(yǎng)學生思想品德等一系列核心素養(yǎng),要達到這一目的,需要教師的精心教導和學生的自我鍛煉?!敖獭?,可以使學生明確體育課的目的、原則、方法?!巴妗?,則可以促進學生笑話理解教學內容,增強實踐能力,同時,通過有目的的“玩”還可以發(fā)揮學生的潛能,發(fā)展期個性,增強其創(chuàng)造能力。無論何種情況下,興趣永遠都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小學體育也不例外。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首先,教師可充分創(chuàng)造設計豐富多彩的內容,通過猜謎語或講故事等玩的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其好奇心,如將人教版一年級下冊中“跑跳攀爬”綜合訓練故事化為“花果山玩耍”,將學習過程變?yōu)橐粋€游玩的過程,并在玩的過程中教。再次,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渴望成功的強烈欲望,在課堂上采用不同形式的體育競賽的方式,增強課堂教學的競爭性,提高學生玩的熱情,使其更主動投入到教師教的活動中來。
五、積極滲透體育精神,提升學生的體育素養(yǎng)
教師要善于向學生滲透體育精神和體育意識,鼓勵學生通過體育鍛煉,提高身體素質,養(yǎng)成愛運動的好習慣,進而樹立終身體育意識。由于小學生對體育鍛煉重視程度不同,因此他們的體育素養(yǎng)各不相同,教師必須給學生傳遞一些正能量,開闊學生的視野,拓展學生的體育知識和技能。如無法進行戶外體育鍛煉時,在教室內做游戲或者講有關于體育精神的故事,如中國女排多次獲得世界冠軍的故事,奧運冠軍的故事等,通過學習,讓學生知道體育的重要性,潛移默化中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
六、更新教學方法,增強體育教學的有效性
就目前而言,傳統(tǒng)單一的教學方法已無法滿足新課程背景下小學體育教學的需求,教師要結合現階段學生學習特點、學習水平和教學環(huán)境差異等多方面的實際情況對現行的教學方法進行適當的調整與創(chuàng)新,讓教學活動更加貼合實際,并與教學目標、教學大綱、教學場地、器材等完美結合。目前小學體育教學中較為常用的新型教學方法主要有游戲教學法、情境教學法、兒歌教學法和故事教學法等,教師要對所教學生的年齡、心理特點、知識基礎等多種因素進行綜合分析,并選取科學有效的方法,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fā)散思維,培養(yǎng)競爭意識以及創(chuàng)造力,強化教學效果。
七、組織體育拓展活動,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小學體育具有較強的靈活性和實踐性的特點,一次在教學過程中要善于組織學生進行拓展訓練,一方面提高學生的掌握體育技能的水平,另一方面有利于形成高效的教學氛圍,促進學生主體地位的發(fā)揮,讓學生在體育鍛煉中得到鍛煉和提升。在帶領學生進行郊游時,提前設計好路線和各種應急預案等,讓學生自主選舉小隊長并配合教師對隊伍進行管理和服務工作。通過拓展訓練可以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激發(fā)學生的活力和生機,增強師生情誼。還可以利用課余時間組織學生開展體育知識競賽活動等,總之教師要做到課堂教學與實踐活動結合,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在課堂上收獲學識,開心快樂。
綜上所述,要實現小學體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真正的促進學生體育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學校和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進行不同層次的教學活動,并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則,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以強化學生課堂學習效果,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完成教學任務,實現教學目標,讓學生真正的養(yǎng)成終生體育的習慣成為一個全面發(fā)展的人。
(作者單位:山東省新泰市翟鎮(zhèn)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