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華
摘要:3月13日,教育部公布的《2019年教育信息化和網(wǎng)絡安全工作要點》透露:今年將啟動中小學生信息素養(yǎng)測評,并推動在中小學階段設置人工智能相關課程,逐步推廣編程教育,也將編制《中國智能教育發(fā)展方案》。要點提出,今年將召開2019年全國教育信息化工作會,組織開展智能教育推進路徑研究,編制《中國智能教育發(fā)展方案》。
關鍵詞:信息技術;編程;策略;課改
中圖分類號:G633. 6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 -1578( 20191 08 - 0230 - 01
1.中小學編程已經(jīng)進入高考考綱
2019年,教育部將實施學生信息素養(yǎng)培育行動,完成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信息素養(yǎng)評價指標體系,建立評估模型,啟動中小學生信息素養(yǎng)測評;并推動在中小學階段設置人工智能相關課程,逐步推廣編程教育;同時推動大數(shù)據(jù)、虛擬現(xiàn)實、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在教育教學中深入應用,并將把編程教育納入高考。
2.首部《人工智能基礎》高中教材發(fā)布,全國40所重點高中引入
4月28日,由商務印書館、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商湯科技、華東師范大學國際慕課研究中心共同主辦的“人工智能教育研討會暨《人工智能基礎》高中版教材發(fā)布會”在上海華東師范大學舉行召開。
今年教育部發(fā)布的《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語文等學科課程標準》中,最引人注目的,莫過于加入了人工智能、大數(shù)據(jù)等內容。新課標教材省市將以“選修”形式開啟人工智能基礎教育。
3.高中信息技術教學改革試探
針對目前國家的政策方針,新課改背景下的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策略改革勢在必行,為了適應時代發(fā)展,順應國際潮流,把信息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放在首位;明確提出“提升信息素養(yǎng),培養(yǎng)信息時代的合格公民”。2018年6月,進過學校初探,我們嘗試把C++編程引入高中教學,嘗試對零基礎的娃娃們進行培養(yǎng)。
為了使我校學生有更多的途徑走進一流大學的校門,2018年6月,我校向四川省青少年信息學科普基地遞交了建立“四川省青少年信息學科普基地?!钡纳暾?經(jīng)過初審、考察與評審等環(huán)節(jié),7月10日,我校被正式確立為“四川省青少年信息學科普基地?!?,正式把c++編程項目納入學校的高中教學。
基地校成立以后,我校成立了信息學工作小組,我校校長擔任組長,信息中心主任副組長,并配有三名高中信息技術教師,開始了攀西地區(qū)首例把c++編程引入高中教學的學校,并嘗試在攀西地區(qū)推廣。
4.靈活運用各式教學方法,上好每節(jié)課
要貫徹落實新課程標準,本人認為首先要解決學生個性差異的問題,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同時結合信息技術課程特點,分層教學和分組合作學習是最適應解決個性差異。
4.1分層教學
(1)按水平的分層導學
這種以滿足不同層次、不同學習內容而進行的按類分班教學組織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決由于學生水平差異而帶來的教學困難,比較適合學生個性化的發(fā)展的需要。
(2)課堂上的分層導學
對于學生共同學習的內容,在關注學生水平差異的前提下,課堂上必須通過有效的教學活動,確保每位學生都能達到基本的目標水平要求。但由于學生個體之間的差別、能力水平等,課堂上可以采用設置多級多元的學習目標、小組互助學習來組織教學。
4.2分組合作學習
按水平高低分成a和b兩層(類)學生,a類(水平高)學生畢竟只是少數(shù),因此我把a類學生分散到b類學生中,以每組5 -6人進行分組。這樣雖然有差異,但是優(yōu)劣互補,有利于小組合作學習,共同提高。
采用異質分組方式把學生分成不同的學習小組,使學習小組為達到共同學習目標而進行協(xié)作式的小組合作學習。例如“互助學習對子”,小組內2 -3人組成“互助學習對子”;小組間兩兩結成“互助學習聯(lián)盟”;引入適度競爭措施(如評選“優(yōu)秀小組”或“專家組”),形成“小組聯(lián)盟一組內(間)競爭”的學習機制。同時可以讓學有所長的學生充當教師的“小助手”,同學的“小老師”,課堂上交流自己的經(jīng)驗和做法,讓他們在互幫互學中共同進步。
4.3 我校培養(yǎng)學生的方案
我校在教學改革中使用的是劉汝佳老師的《算法入門經(jīng)典》和《信息學一本通》教材,對與攀西地區(qū)孩子零基礎的情況,我們每周除了每個班兩節(jié)正課外,額外把兩節(jié)選修課和社團課同時納入正課,同時選出每個班編程基礎較好的孩子進行周末信息學奧賽的集訓,讓他們多一扇打開一流大學的鑰匙,讓孩子在沒有基礎的情況下有更多的時間學習編程,給他們把基礎打牢,增強他們的學習信心,同時我把本部門內的信息技術教師推出去進行專業(yè)集訓,讓他們取得專業(yè)資質證書,只有老師的能力提升了,才能更好的教育和引導學生。
我校高中c++培養(yǎng)模式,第一階段,每年3月中旬- -6月中旬招收信息學奧賽班新生,經(jīng)過12周培訓,每周半天,學完一維數(shù)組,通過考核選拔,淘汰部分學生。第二階段,暑假通過第一階段考核選拔,對精選學生繼續(xù)培養(yǎng),每天上課,每次半天,15次課上完第一部分《C++語言》及部分基礎算法,進行第二階段考核選拔,淘汰50%。第三階段,開學兩周通過第二階段考核選拔,對精選學生繼續(xù)培養(yǎng)。每天全天上課,經(jīng)過2周強化培訓,上完第二部分《基礎算法》,進行第三階段考核選拔,繼續(xù)淘汰。第四階段,每年9月- - -11月復賽為止開始準備10月份初賽和11月份復賽,周末集訓1天(周六或周日),上午普及組復賽模擬賽(入門級4題),下午訂正程序并練習講評一套初賽試題。可以安排上屆學生帶本屆學生,本階段不考核,自然淘汰。第五階段,每年11月復賽后一一一第二年6月底繼續(xù)完成《一本通》的第三部分《數(shù)據(jù)結構》,計劃14天完成第三部分,3月份就可以完成《信息學奧賽一本通》教學任務。第六階段,學生從3月學到第二年6月,學生在校學習編程時間加起來差不多60天。優(yōu)秀學生充分利用暑假2個月每天進行模擬賽集訓,11月復賽肯定出好成績。
要培養(yǎng)出優(yōu)秀的高中編程苗子,這就要求我們到:
(1)認真鉆研教材與新課程標準,提高課堂的針對性。
(2)教師要了解自己的學生,因材施教。
(3)靈活應用研究多種教學方法,增強學生學習興趣,以此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4)及時評價,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總之,在新課改的征程中,我們要積極發(fā)揮自己的智慧,綜合運用各種學習理論和教育教學方法,認真?zhèn)湔n和授課,切實上好每一節(jié)信息技術課。
參考文獻:
[1]《計算機學會通訊》.
[2]《C++奧賽一本通》.
[3] 《中國信息技術教育》.
[4] 《計算機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