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春艷
摘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拓展應用體驗式學習模式,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升整體教學水平。本文簡要論述了自主學習的內涵,并圍繞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展開系統探究,旨在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推動教育事業(yè)的快速進步。
關鍵詞:小學語文;體驗式學習;自主學習能力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 -1578( 2019) 08 - 0073 - 01
1.自主學習的內涵
所謂自主學習,是指以興趣為基礎,以自覺意識為引導,擴充知識儲備,提高專業(yè)技能的表現形式。自主學習主要包括自我設定學習目標、結合興趣與需求篩選學習內容、采用符合個人習慣的學習策略、客觀的自我評價等。在小學語文教學巾,積極拓展體驗式學習模式,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促進學生的良好發(fā)展。
2.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的具體策略
2.1采取正確的引導自學法,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
在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往往過分注重理論知識的灌輸,缺乏對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視。在“填鴨式”的被動學習狀態(tài)下,學生逐步喪失對學科的興趣,甚至產生抵觸心理,這就致使整體教學效果不夠理想。針對小學語文教學來說,從生字的認知、新詞匯的詞義解釋、文章段落的劃分到主旨的分析,教師會將標準答案直接告知學生,并未給予其充足的自主思考時間。在這種枯燥乏味的教學模式中,學生無法發(fā)揮想象,表達個人見解,久而久之,喪失學習興趣。
例如,在講授《難忘的潑水節(jié)》時,教師應當與學生探討“在以往的課文解析中,都是老師帶領大家認知生僻詞匯,那么,同學們能不能按照以往積累的經驗自主標定詞匯呢?”以此組織學生通過閱讀課文,掌握生僻字與詞匯,并標注下來。然后再與學生共同確定學習目標。教師可以設置這樣的問題,如“這篇文章的主體內容是什么?”“作者要表達怎樣的思想感情呢?”通過設置問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促進學生間的互動交流,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2.2給予學生提問權,為其提供充足的發(fā)揮空間
如果說興趣是學習的良師,那么,質疑則是自主學習的動力來源。在傳統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往往處于絕對主導的地位,而學生只是被動的接受提問與灌輸。這種單向的提問模式,無法調動學生的情緒,也難以啟發(fā)學生的思維,進而使學生在課堂中變得麻木。在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下,教師應當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質疑能力,給予學生提問權,提供學生充足的發(fā)揮空間,進而促進課堂的良好互動,共同探究問題的解決策略。
例如,在講述《畫楊桃》一課時,教師應當轉變傳統觀念,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引導學生熟讀文本,并提出合情合理的疑問。教師可以通過配樂范讀、分角色合讀等方式,讓學生熟悉課文內容,深度思考,在閱讀過程中產生疑問,通過相互探究,明確文章的主旨與內涵。通常,學生在閱讀課文后,會提m這樣的問題,如“作者剛開始學繪畫時父親告訴他的話要說明什么?”“作者覺得繪畫課上的楊桃像什么?”“繪畫老師向學生提出的問題是要說明什么?”“畫楊桃?guī)Ыo我們什么樣的啟示?”等等。這種提出疑問、自主答疑的方式,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解析能力與理解能力,掌握文章的寫作脈絡,了解作者的思想內涵。將提問權限轉交給學生,可進一步強化學生的提問意識,養(yǎng)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
2.3 取課前預習與課外拓展相結合的模式,開闊視野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要想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首要前提是,教師應為學生提供充足的表現機會與發(fā)揮空間。通過自主學習的專項訓練,學生可以快速掌握自主學習的規(guī)律,不斷積累經驗,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在傳統教學語文教學模式中,教師多按照掌握生僻詞匯、劃分課文段落、解析主旨內容的模式組織教學,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缺乏重視,這導致學生只能按部就班的按照教師的思路參與學習,久而久之,喪失對語文學科的興趣。
對此,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在指導學生掌握自主學習策略的基礎上,通過課前預習、課外拓展強化綜合能力訓練。例如,在講述《大禹治水》一課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課外拓展,通過網絡教材、學校教育資源網站、課外輔導資料等途徑自主查找資源。在課堂中,教師要統一檢測學生的預習情況,并給予客觀的評價。結合實踐教學可知,采取這種課前預習與課外拓展相結合的模式,能夠讓學生提前掌握生僻詞匯,深化對歷史故事的認知和理解。
此外,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分享課外閱讀經驗,并提出自己遇到的問題,共同探討。例如,學生在預習中會提出如下幾類問題“大禹治水的歷史背景是什么樣的?”“大禹治水三過家門不入的原因是什么?”“大禹治水的歷史意義是怎樣的?”針對這些問題,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結成探討小組,逐一解決問題,進而深化對歷史的認知,激發(fā)情感共鳴,強化綜合教學效果。
3.結語
綜上所述,伴隨新課程體制的深化變革,小學語文教學應積極拓展體驗式教學模式,通過課前預習與課外拓展模式,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此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推動教育事業(yè)的快速前行。
參考文獻:
[1]余高嵐,黃斌.淺談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J].新課程(小學),20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