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琴
摘要:在小學教育階段,語文是小學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內容,語文的教學對小學生的學習和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點內容,作文教學在一定意義來說就是在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因此提高作文教學有效性是十分重要的。目前我國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影響了作文教學質量的提升,為了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以及作文教學的效率,就需要教師要積極的創(chuàng)新教學策略,不斷的提高作文教學的有效性,本篇文章主要分析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有效性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有效性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 -1578( 2019) 08 - 0046 - 01
引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作文教學是一項重要的教學內容,開展作文教學的目的主要就是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和寫作水平,最終的目的就是培養(yǎng)學生對語文知識的靈活應用能力以及學生的綜合能力。但是就我國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情況來看,其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嚴重影響了作文教學質量的提升,因此就必須要采用有效的手段來不斷的提高作文教學的有效性,從而開展有效的作文教學,不斷的提高學生的作文寫作水平以及綜合素質。
1.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1 忽視了作文教學的重要性
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影響作文教學質量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教師,由于教師沒有重視作文教學,忽視了作文教學的重要性。在實際的語文作文教學中,多數(shù)的教師受到傳統(tǒng)應試教育的影響,而過度的重視學生的學習成績,忽視了作文教學,在加上作文教學需要一定的時間去積累,短期內無法有效的呈現(xiàn)出良好的教學效果,就導致教師的工作積極性也比較低,也無法開展有效的教學活動。
1.2寫作缺乏真實情感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由于小學生的心智尚未發(fā)展成熟,導致學生在寫作中缺乏自己的真實情感,作為的內容就是字詞的堆積,內容比較枯燥,而且教師對學生的寫作形式也要求比較嚴格,只讓學生用一直表達形式,不能出現(xiàn)自由的文體,這也是影響學生寫作質量的重要原因。
1.3 應付寫作較為盛行
因為作文在小學語文試卷中所占的分值較高,為了體現(xiàn)出老師對作文教學的重視,就可能通過“題海戰(zhàn)術”來給學生布置作文任務,或者把整篇作文進行肢解,讓學生根據(jù)固定的格式和作文結構來進行寫作。長此以往,學生自然對作文寫作不感興趣,為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文任務,只好消極應對。
2.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有效性策略
2.1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
小學語文教學具有基礎性和綜合性很強的特點,作文教學的目的之一就是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想象力,培養(yǎng)并提升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為之后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小學語文教師要充分認識到作文教學的重要性,增強了解作文教學,重視教學理念的創(chuàng)新,結合教育改革或其他學校的先進經驗,改革教學觀念,充分挖掘教學資源并使其發(fā)揮巨大的作用,促進教學資源質量和有效性的提高,同時,教師應努力跟上教育改革的步伐,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不斷提高自身教學能力。比如,在寫日記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注意收集日常生活中的素材,并且將其應用到相應題材的作文寫作中,讓作文內容更加具有真情實感,同時也有效降低了作文寫作的難度。
2.2 豐富學生寫作素材
要想提高作文教學的有效性,最重要的一項內容就是幫助學生累積寫作素材,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有內容可寫。豐富寫作素材的主要途徑就是閱讀,所以,教師不僅要注重課內閱讀教學,同時,也要利用課外閱讀活動來豐富學生的寫作素材。首先,教師可以利用午間休息的時間,讓學生進行讀報或者自由閱讀;其次,可以將閱讀興趣相同的學生組建成興趣小組,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讀書活動;再次,教師要讓學生寫讀書筆記,將自己閱讀讀物中優(yōu)秀的詞語、句子和段落記錄下來,讀完一本書之后寫出讀后感。教師要對讀書筆記定期進行檢查,并把優(yōu)秀的讀后感張貼在班級的讀書角,讓全班同學觀摩。最后,要讓學生養(yǎng)成記錄日記的習慣,通過日記來記錄生活當中的內容,這些內容將成為寫作時最有利的素材,運用這一素材能夠讓學生的文章更接地氣,并且更加富有真情實感。
2.3 融合多種作文教學方式
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有效性要求通過多種教學方式展開,一是教師利用多種教學工具指導學生進行作文寫作。如在作文教學中,教師利用多媒體技術實現(xiàn)資源的共享,讓學生能夠接觸到外面的世界,豐富學生的寫作素材;二是教師利用多種教學手段,讓學生展開小學語文作文技能的學習,提高作文教學有效性,如教師利用情景再設的方式。
2.4 完善作文評價體系
語文作文的評價和打分異于其他科目,其沒有固定的答案,評價和打分的難度因此也高于其他科目。傳統(tǒng)的作文評改往往是老師在看完全班的作文后,在其中挑選幾篇優(yōu)秀的作文在班上進行賞析,希望學生取長補短。其實傳統(tǒng)的評改體系不妨也可以做些許改變,比如讓學生之間、小組之間匿名互評,然后老師再讓評價那幾篇自己覺得是優(yōu)秀作文的同學起來發(fā)表自己想法和觀點,最后才是老師自己發(fā)表看法,這樣不僅增強了評價的互動性,而且可以降低學生對作文寫作的畏懼心理。完善的作文評價體系就如同一次總結,往往能夠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3.結語
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提高作文教學有效性是十分有必要的,教師在教學要加大對作文教學的重視,并進行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從而不斷的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和能力。
參考文獻:
[1] 符秋霜.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有效性策略分析[J].亞太教育,2016(11):527 - 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