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亮
市場在國慶節(jié)后出現了縮量震蕩的運行格局。各大指數均沒有什么出彩的表現,特別是8月份和9月份大漲的部分科技題材個股,更是陰跌不斷,更有個股出現了放量的中大陰線。市場的量能也持續(xù)的萎縮,上證指數單日成交量達到了1400多億到1500億左右,比節(jié)前的量能還要有所減少。
筆者在節(jié)前的專欄文章中預期了節(jié)后市場將會進入到一段上升周期當中,目前暫維持此觀點不發(fā)生基本的變化。筆者預期下周的市場仍然是在這個上升周期當中運行。關于這個上升周期,從其性質上來看,筆者早就有過定性了,是震蕩反彈或反抽的性質,并不是特別的強勢,若要參與則要特別的謹慎。
縱觀四大指數,實際上本輪下跌已經持續(xù)了多個交易日了。如果僅從空間上而非收盤價的最高點來看,上證指數的最高點出現在9月16日前后,而深證成指、中小板指數和創(chuàng)業(yè)板指數的最高點則出現在9月9日前后。市場在9月中旬前后開始,進入到了持續(xù)的震蕩陰跌回落當中,各大指數均走出了一個標準的下降通道。實際上,這種陰跌,并不是什么好事情。陰跌著陰跌著,容易出現加速的中大陰線;也讓場外的資金不敢冒險參與。一直陰跌,市場當中的恐慌盤并沒有釋放出來,倒不如直接來上幾根放量的中大陰線更好。這樣恐慌盤釋放出來,后面才更容易見到有力度的反彈上升。
筆者前期定義了市場將會在節(jié)日后進入到上升周期。此觀點不發(fā)生基本的變化。整體的漲跌節(jié)奏一直延續(xù)下來了,并沒有出現明顯的失誤,所以可以一直延續(xù)著來分析下去。根據筆者在節(jié)前專欄文章中所列出來的漲跌節(jié)奏來看:
8月6日到8月19日是上升周期;
8月19日到8月27日是下降周期;
8月27日到9月5日是上升周期;
9月5日到9月下旬是下降周期。(9月17日是一個獨特的時間節(jié)點,是否可以劃分為9月5日到9月16是上升周期,9月17到9月底10月初是下降周期呢?但本身時間上的高點和空間上的高點就不一回事,沒有空間上大的遠離和誤差,可以暫先不管。)后市節(jié)奏為:
9月底10月初到10月中旬是上升周期;
10月下旬到10月底11月初是下降周期。
時間允許正負一個誤差。
9月底10月初的日線時間節(jié)點,實際上就是9月30日和10月8日??紤]時間節(jié)點,允許正負一個誤差,所以這里的上升周期開始的時間可以看為10月9日。同時,這輪上升周期所連接的是9月5日(或者9月17日)開始的一輪下降周期。那么在對其上升周期的性質定義上面,就需要參考前面這一段下降周期的性質來進行定義了。筆者將其定義為針對9月上旬開始下跌以來的反彈和反抽的性質,并不認為會比較強,更多的是一種技術上的反彈反抽需求,而操作獲利的難度不算小,需要大家謹慎第一。
筆者在上面分析過了,市場已經或者是即將進入到一段上升周期當中。而這段上升周期,筆者定義為震蕩反彈或反抽的性質。若實在想參與,則要注意控制好倉位,安全第一。筆者認為市場大級別的回落震蕩并沒有結束,市場起碼還要走一段“N”字型的震蕩回落,目前僅僅是運行了第一段震蕩回落。
再細化和細分來看的話,實際上無論權重還是科技類題材股,目前都有一定的風險存在。
首先是上半年漲勢喜人的權重類個股。筆者前期一直指出它們的高位風險問題。相當一部分權重類個股在8月和9月份并沒有出現明顯的拉升,或者有所上升而并沒有消除掉技術上高位背離的大風險。此部分權重類個股,大家隨便翻幾個看下就很清楚,上不來,下不去,關鍵是技術上的風險沒有一點化解的意思。這就如頭頂上的“堰塞湖”一樣,總是讓人不能放心的去做。
其次就是代表未來發(fā)展方向的新興科技類個股。此類個股,大多數在8月份和9月份有一定的漲幅,部分個股漲幅還不小。這類個股需要經過一大段的震蕩調整才會有新的買點出現。如5G、芯片和華為概念等板塊指數,周線級別的頂部結構正在運行過程當中。此類個股及板塊指數,即使短期在10月份有上升,那也只能夠暫時定性為反彈反抽的性質。畢竟,周線級別的頂部結構還在,需要比較大級別的震蕩調整才有可能化解。
所以,目前市場當中的機會并不明顯。市場成交量無法有效放大,市場參與者的積極性和熱情并不算高。這個跟市場沒有明顯的賺錢效應、可供大資金參與的板塊賺錢效應不好有很大的關系。
10月份的市場整體是處于大的震蕩回落當中,或者是在形態(tài)上最少是“N”字型的震蕩回落的運行當中。特別是前半段,會有震蕩反彈出現。筆者上面對此多有論述,不贅述。雖然并不看好這里的震蕩反彈上升空間和力度問題,但總歸還是處于上升周期當中的。有想參與的話,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考慮:
一是前期經過大幅上漲后又有了一定的調整、達到重要支撐的科技類個股。此類個股彈性大,但因為短期有一定跌幅、達到了技術上的重要支撐,所以作為短期的反彈反抽來說,會有一定的參與價值。需要注意的是,此類個股的一定幅度的調整,必須是正常的震蕩調整,而不是有大的利空等因素所帶來的短期大幅震蕩調整。
二是有一定業(yè)績支撐的,處于某段調整末端的績優(yōu)類權重個股。此類個股,主要是業(yè)績的確定性帶來的機會。在大環(huán)境并沒有走好下,市場更多的是一種反彈反抽性質的運行,此類個股相對安全性更高一些。需要注意的是,此類個股必須是處于階段調整后的低位,不能是高高在上的高位個股。高位個股很容易出現中長陰線的破位補跌。
10月份運行當中,有一段上升周期,但筆者認為機會并不算大,想要獲取利潤還是有一定難度,總體建議還是謹慎第一。
上證指數運行節(jié)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