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轉珍 馬艷萍 姚晨旭 董春霞 秦小琪 李國霞 任方剛 徐麗娟
(山西醫(yī)科大學第二臨床醫(yī)學院血液科,山西 太原 030001)
隨著年齡的增加,白血病的發(fā)生率有增高趨勢,尤其是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尤為多見。由于老年人器官功能、體力、免疫力下降,確診時老年白血病有其獨特的特點:如并發(fā)癥多,體能評分差,復雜核型、中高危型多,故原發(fā)耐藥多、化療耐受性差,早期死亡率高,療效差〔1〕。標準的化療方法早期死亡率高,所以老年白血病的治療難以標準化。集落刺激因子(G-CSF)聯合小劑量阿糖胞苷和阿克拉霉素的預激。由于化療同時予以G-CSF支持,化療耐受性好,不良反應輕〔2〕,之后在老年白血病中應用很多,實踐證明該方案近期耐受性較好,緩解率高,但是患者長期生存較差,無法克服早期復發(fā)的副作用〔2,3〕。由于老年AML有其獨特的特點,現在國內外就老年AML進行了不同機制的化療藥物聯合治療方案的臨床探索。分子靶向治療藥物越來越被重視,地西他濱去甲基化治療在老年白血病,尤其是高白細胞型患者明顯受益〔4〕。MD Anderson 診療中心的Ⅲ期臨床實驗結果顯示小劑量地西他濱治療老年白血病的療效優(yōu)于小劑量阿糖胞苷〔5〕,本研究采用去乙?;⑷ゼ谆摵匣煼桨钢委熇夏闍ML,與傳統CAG方案的療效進行比較,并分析影響療效的相關因素。
1.1一般資料 選取山西醫(yī)科大學第二臨床醫(yī)學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老年AML患者共70例,納入標準:均符合 WHO 造血與淋巴組織腫瘤分類(2008)中關于AML的相關標準〔6〕;年齡>60歲的初治、復發(fā)及難治AML患者;ECOG評分0~2級;患者及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患有其他種類的惡性腫瘤者;②患有其他類別的血液疾病者;③無法耐受化療者;④病歷資料不全者。按照治療方案分為兩組,試驗組36例,男26例,女10例,年齡64~85〔平均(72.5±7.5)〕歲;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MDS)轉AML 10例,AML 26例;低危4例,中高危32例;伴2型糖尿病10例,伴高血壓及冠心病14例,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4例。對照組34例,男25例,女9例,年齡63~83〔平均(72.6±7.3)〕歲;MDS轉AML 11例,AML 23例;低危3例,中高危31例;伴2型糖尿病9例,伴高血壓及冠心病13例,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3例。兩組上述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我院倫理委員會審核并批準實施。
1.2治療方法 試驗組給予丙戊酸及地西他濱+CA(I)G方案治療,簡稱VD-CA(I)G;對照組給予CAG方案治療,兩組均化療2個療程,1個療程為14 d。具體方案如下:試驗組:①丙戊酸,0.5 g 2次/d,d1~5;②地西他濱,10 mg,d1~10;③阿克拉霉素,10 mg,d1~4或者伊達比星,5 mg,d1~4;④阿糖胞苷,10 mg 1次12 h,d1~10;⑤G-CSF,300 μg,d0~10或者直到中性粒細胞計數>1×109/L。對照組:①阿克拉霉素,10~12 mg/m2,d1~4或者伊達比星,5 mg/m2,d1~4;②阿糖胞苷,10 mg/m2,1次/12 h,d1~10;③G-CSF,300 μg,d0~10或者直到中性粒細胞計數>1×109/L。所有患者誘導化療前給予支持治療?;熐拜斪⒊煞盅?、降低白細胞、保護肝臟、調整患者一般狀況,確?;颊吣軌蚰褪芑煛H纾夯熐把t蛋白升至80 g/L以上;血小板計數升至30×109/L以上;白細胞計數降至10×109/L以下,在確定沒有彌散性血管內凝血(DIC)、嚴重電解質紊亂、心臟、肝臟、腎臟功能不全的情況下,開始化療。化療過程中根據情況給予充分支持治療,主要包括常規(guī)給予止吐和保護肝臟藥物,要求患者漱口以避免感染,如血紅蛋白的水平<60 g/L,亦或存在明顯的貧血癥狀,則可輸注去白紅懸液。若血小板水平<20×109/L,亦或存在明顯的出血癥狀時,則可輸注血小板,同時皮注促血小板生成素,并且加用止血藥物。有感染癥狀時,應根據病原菌的培養(yǎng)和藥敏試驗結果合理選用抗生素。每次鞏固治療前復查骨髓像、融合基因、染色體、凝血實驗及生化指標,評估治療效果。
緩解后的治療包括原方案鞏固、單藥小劑量地西他濱、CAG或者CIG、改良的小預激方案CHG(高三尖杉酯堿)、減量的“3+7”方案?;熼g期給予調節(jié)免疫、自體CIK輸注等。
1.3療效觀察 療效標準參考《血液病診斷及療效標準》文獻〔6〕標準判定為:完全緩解(CR):臨床患者相應的體征及癥狀不是由白細胞浸潤所導致,基本恢復正常生活狀態(tài),中性粒細胞絕對數(ANC)高于1.5×109/L,血小板計數高于100×109/L,骨髓中的原始細胞≤5%;部分緩解(PR):臨床癥狀或血像有1項未符合CR,骨髓中的原始細胞>5%且≤20%;未緩解(NR):包括臨床癥狀、血像、骨髓像等3項均未滿足上述標準。CR+PR計為總緩解。自確診至死亡或隨訪結束的時間定義為總體生存(OS)時間,自達到CR至復發(fā)或隨訪結束的時間定義為無復發(fā)生存(RFS)時間。本研究中位隨訪時間12(1~36)個月。
1.4不良反應 依據WHO急性及亞急性化療藥物不良反應分度標準進行判定。
1.5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t、χ2檢驗。生存資料建立Kaplan-Meier生存曲線,并采用Log rank檢驗進行分析。
2.1兩組療效比較 試驗組CR率及總緩解率與對照組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1。
表1 兩組療效比較〔n(%)〕
2.2兩組生存時間比較 試驗組平均RFS時間和平均OS時間均明顯長于對照組(P<0.05),見表2。兩組Kaplan-Meier生存曲線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Log rankχ2=5.364,3.939,P=0.021,0.047),見圖1、2。
2.3影響老年AML 患者VD-CA(I)G方案療效的因素 不同年齡組患者及不同危險度組患者的平均RFS時間、平均OS時間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2 兩組生存時間比較(個月)
圖1 RFS時間的生存曲線
圖2 OS時間的生存曲線
2.4不良反應 患者均出現骨髓抑制,試驗組骨髓抑制期較對照組延長。骨髓抑制時間為化療后休息第9~12天,血像恢復時間為化療后休息第12~23天。34例在骨髓抑制期間出現粒細胞缺乏伴發(fā)熱,17例肺CT證實肺內感染,4例大腸埃希菌血流感染,1例肺炎鏈球菌血流感染,1例PICC 導管相關性感染,1例肛周膿腫在疾病CR后行肛周膿腫引流術,2例因肺部感染、間質性肺病、呼吸衰竭繼發(fā)彌散性血管內凝血死亡,1例因腸道感染、腸梗阻、彌散性血管內凝血死亡;其余患者順利度過骨髓抑制期,完成治療。所有患者未出現其他不良反應,如明顯胃腸道反應、多臟器功能障礙、彌散性血管內凝血等。對照組化療后骨髓抑制期最嚴重時間為?;熀?~10 d,恢復期為停藥后12~16 d?;熯^程及化療后骨髓抑制期均給予漱口、坐浴、抗病毒、真菌預防、腸道滅菌等措施。
表3 影響老年AML 患者VD-CA(I)G方案療效的相關因素(個月)
老年AML是急性白血病的特殊類型,該類型有其不同于其他年齡段AML的特點,主要表現在病因不明、并發(fā)癥多、內臟功能差、多種基因突變、復雜核型。老年AML的治療難以標準化,長期存活率低。自CAG方案成功治療1例再生障礙性貧血繼發(fā)的低增生AML-M6以來,中國和日本就CAG方案治療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MDS)及AML 進行了廣泛研究,結果顯示CAG方案的緩解率在初治與復發(fā)AML無明顯差別,低危、中危組緩解率相當,但是高危組緩解率低,所有接受CAG方案化療患者耐受好,近期治療有效率良好,但長期生存率仍不高〔7,8〕。近年來,隨著基因檢測的廣泛開展,越來越多的表觀遺傳學異常修飾方式在老年患者中檢出,尤其是高甲基化、高乙酰化。以地西他濱為代表的DNA甲基轉移酶(DNMTs)抑制劑越來越多地應用于老年AML患者的治療中,其對老年初診AML患者誘導緩解和延長生存期有潛在優(yōu)勢。小劑量地西他濱 15 mg/m2,d1~5 聯合CAG方案治療老年AML患者總緩解率為82.4%,CR率為64.7%,對≥70 歲的AML患者受益更加明顯,副作用更少,耐受性更好〔9〕。
地西他濱治療MDS的療效獲得認可,尤其是治療中高危MDS患者,能夠延長生存期,提高生活質量〔10〕。許多老年AML患者是由MDS轉化而來,老年AML患者有多種MDS相似的表觀遺傳學異常,老年AML患者不適合采用高強度化療,然而低強度化療的長期生存率不高,治療效果差。如何能夠讓患者耐受化療,并且能夠提高CR率,改善生活質量,延長生存期,一直是困擾血液病醫(yī)生的難題。隨著分子生物學、遺傳學檢測手段的精準率提高,臨床藥學的進一步發(fā)展,研究者將目光轉向AML的靶向治療〔11〕,越來越多的血液病專家開始探索新的靶向藥物聯合治療老年AML患者。應用丙戊酸、全反式維甲酸聯合茶堿可以提高高危的AML患者的外周血細胞計數,減少出血、感染的風險〔12〕;硼替佐米聯合來那度胺治療MDS-AML及AML,所有患者耐受性好,入組患者共23例(14例 DS/CMML,9例 AML)均有效〔13〕。丙戊酸作為抗癲癇藥物,同時也是組蛋白去乙?;敢种苿?,能夠明顯提高老年不適合標準化療患者的生存質量,提升血小板計數,減少住院時間〔14〕。丙戊酸聯合(IA)能夠明顯提高老年患者的5年無復發(fā)生存率,尤其是具有NPM1突變AML患者更加受益〔15〕。
本中心每年收治老年AML患者近100例,就診時往往并發(fā)癥多,家屬顧慮多,擔心化療難以耐受,化療后骨髓抑制期長,易合并嚴重感染、重要臟器出血危及生命,甚至放棄化療。借鑒國內外老年AML的治療方案,本研究對于無嚴重心、肝、腎、肺疾病的老年AML患者在充分支持治療的基礎上,在減量CAG的基礎上聯合地西他濱、丙戊酸組成了適合老年AML患者的針對多種抗腫瘤機制的誘導治療方案,本研究結果顯示了VD-CA(I)G方案在治療老年AML患者的優(yōu)勢,且年齡、危險度分級對治療方案療效無影響。
文獻報道,地西他濱主要的不良反應為骨髓抑制期長,骨髓抑制期發(fā)生感染的概率較小預激方案高〔16〕。地西他濱的不良反應主要集中在化療后重度骨髓抑制期繼發(fā)感染。本研究中所有患者出現Ⅲ~Ⅳ度骨髓抑制后,密切監(jiān)測血常規(guī)、生化指標,及時給予輸注成分血,糾正電解質紊亂,95%的患者能夠順利度過骨髓抑制期,說明采用VD-CA(I)G方案的患者較CAG方案的患者有生存優(yōu)勢,副作用并沒有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