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治平 北京師范大學鄂爾多斯附屬學校
1、學生的直接體育需要。學生一旦有了這種需要,就會產生渴望學習或者參加體育活動的濃厚興趣,因此在體育教學中,能否充分滿足學生這種需要直接影響著學生體育興趣的培養(yǎng)。
2、學生對技術的掌握程度。學生掌握技術越好水平越高,越能體驗出該技術的樂趣與魅力,從而對該項技術產生濃厚興趣。
3、學生的情感體驗。學生在體育學習中有了積極的情感體驗,特別是通過挫折和失敗后獲得的成功體驗會產生強烈的興趣,并能做到“以學為樂”
1、外在培養(yǎng)與內在培養(yǎng)的結合。外在培養(yǎng)是通過外部推動力、吸引力來激發(fā)學生體育興趣的,如學生運動成績的提高,同學、老師的肯定、體育考核達標等。內在培養(yǎng)的是通過內部力量來引發(fā)興趣的,如學生對鍛煉作用的理解,對體育活動的愉快感,獲得成績后的自豪感等。外在培養(yǎng)和內在培養(yǎng)雖然能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但后者較前者更具有持久性。
2、集體培養(yǎng)與個體培養(yǎng)相結合。學生的體育活動具有集體和個體兩種形式。在體育教學、訓練、和競賽中,大都通過集體的形式進行。在體育集體中,每個學生都已成為他集體的凝聚力,提高集體士氣,激發(fā)學生的集體榮譽感、責任感。
由于學生的性格、能力與體育各不相同,因而,對其體育興趣應有針對性地進行個體培養(yǎng)。例如,對體育基礎較好的學生,采用目標管理法,使其不斷進取,對體育基礎差的學生,則給予表揚和鼓勵,使其增強信心,培養(yǎng)興趣。
1、加強學習目標的宣傳教育,使學生時刻認識體育學習對個人和社會主義的重要意義,喚起他們的間接興趣。
2、培養(yǎng)良好的學校體育文化氛圍。充分利用學校的廣播、板報、墻報、壁畫、電視等各種形式,經常廣泛的宣傳體育的知識,并為學生提供多種多樣、小型簡易的體育娛樂器材,使學生受到良好的體育熏陶。
3、加強學生體育目標管里。設立目標時,應使學生了解目標價值,合理確定目標的難度,并注意把近期目標與遠期目標有機地結合起來。
4、應用教法激發(fā)興趣。應用新穎、多樣、有效的教法來激發(fā)學生體育學習的興趣。
5、應用榜樣激勵法來培養(yǎng)興趣。榜樣具有生動性和鮮明性。體育教師應善于發(fā)現(xiàn)、培養(yǎng)和宣傳體育先進個人與先進集體。
1、合理安排體育器材,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的關鍵
對于中學生喜歡那些項目,我對100名(男、女各50名)中學生做了一個調查:
(1)籃球,足球受歡迎是因為這兩項運動是當今非常流行的,擁有很大的運動群體,對抗性強,很和中學男生的口味.
(2)乒乓球,羽毛球受歡迎是因為這兩項是我國道強項,乒乓球更是我國的國球,運動群體大,每所中學都有乒乓球臺,很多學生會玩,羽毛球不受場地影響,一個空地就可以進行,相對來說運動強度不大.
(3)有少數(shù)學生喜歡排球和健美操,但是我們教師沒有授予學生這些運動技能,學生想學,但沒有授予者,大大降低學生的興趣.
(4)長跑,鉛球受排斥的原因是因為運動強度大,臟,怕出汗,中學生平時學習緊,上體育課就是想放松一下,如果讓他們學習強度這么大的課程,學生心理是很難接受的,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學習周期太長,從初中到高一一直都在重復學習,學生不易集中練習,容易忘卻,生疏,覺得枯燥,乏味,達不到教學效果.
(5)有極少數(shù)學生選擇短跑是因為學生的短跑成績相當好.
所以我們在安排教材時應從學生出發(fā),注意不要讓體育課枯燥無味。
在教學中,如果教學組織的好,學生的積極性和興趣就會有很大提高。反之如果教學不得當,即使是游戲等一些學生喜歡的玩的運動,學生練起來也會感到厭倦。因此在教學中注意以下幾點:
1、注意創(chuàng)設寬松的環(huán)境,營造良好的氛圍,以實物演示情景,以圖畫再現(xiàn)情景,以表演體會情景,以語言描述情景。調動學生興趣,在歡樂氣氛中
2、注意發(fā)展學生的示范作用。在教學中多運用學生示范,在練習中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長處、優(yōu)點,教師就是要去發(fā)現(xiàn)他們的長處和優(yōu)點,給他們有展現(xiàn)自己的機會。一方面學生可以體現(xiàn)自我價值,另一方面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縮短了教育學的距離,學生覺得同伴能行自己當然也能行,減少了心理壓力,提高了學習興趣。
結論:根據(jù)“00后”學生的心理與生理特征和學?,F(xiàn)狀來看,培養(yǎng)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重視提高學生自主鍛煉能力,是當前素質教育的需要,也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教師應在鉆研教材和提高理論知識的基礎上,認真研究教法、學法。通過各種方法激發(fā)學生對體育課的濃厚興趣,使他們自愿的去活動,愉快的去活動。培養(yǎng)學生上體育課的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教師必須加強對學生進行學校體育課目的性的教育,理論上提高認識,使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沿著軌道持久的鞏固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