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春梅 韓 瑋 劉軍超 郭 虹
青島市立醫(yī)院(266011)
剖宮術屬有創(chuàng)手術,可能出現(xiàn)副損傷及大出血[1-2]。創(chuàng)傷能夠激活血管內皮細胞與中性粒細胞,誘導機體釋放多種炎性細胞因子,引發(fā)炎癥反應,影響術后恢復[3]。相關研究報道[4],剖宮產術中選擇合理的麻醉方式,控制麻醉深度能夠減輕對孕婦及胎兒的影響。七氟醚為一種新型吸入麻醉藥,具有可控性強、起效快速、利于蘇醒等特點,國外研究認為[5]適當濃度的七氟醚在剖宮產中有較高的安全性。瑞芬太尼主要用于全身麻醉誘導及維持中,其安全性與可控性較佳,短時間內起效并可預知患者蘇醒時間,應用于產科麻醉中不增加新生兒風險[6]。但二者聯(lián)合應用報道較少。本研究分析七氟醚聯(lián)合瑞芬太尼在剖宮產中應用效果及對產婦血漿炎性細胞因子的影響,以評估其可行性和安全性。
選擇2016年10月—2018年1月本院行剖宮產產婦。入選標準[7]:單胎、足月、頭正位,初產婦;剖宮產手術指征明確;無產科合并癥;ASA分級Ⅰ~Ⅱ級;神經系統(tǒng)無異常;椎骨內麻醉禁忌證。排除標準:凝血功能明顯異常;心肝腎等主要功能不全;胎盤前置、先天畸形等;過敏性體質。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兩組對象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入室后開啟多功能監(jiān)護儀常規(guī)監(jiān)測,建立靜脈通道,輸注10ml/(kg·h)乳酸鈉林格注射液(上海百特制藥廠)。對照組依次靜脈注射1.5mg/kg異丙酚(江蘇恩華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20ml:0.2g)、0.5μg/kg瑞芬太尼(宜昌人福藥業(yè),1mg/支)、0.5mg/kg順式阿曲庫銨(江蘇恒瑞醫(yī)藥股份有限公司,5mg)麻醉誘導。觀察組吸入8%七氟醚(江蘇恒瑞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120ml),待睫毛反射消失后調整濃度為4%,靜脈注射0.5μg/kg瑞芬太尼。兩組均于麻醉誘導后置入氣管導管,接通麻醉機維持機械通氣,設定呼氣末CO2分壓為35~40mmHg、呼吸頻率為10~13次/分鐘、潮氣量為8ml/kg。均持續(xù)泵注0.05μg(kg·min)瑞芬太尼,對照組術中微泵0.1mg/(kg·min)異丙酚,間斷靜注0.5mg/kg阿曲庫銨維持肌松。觀察組持續(xù)吸入1%~3%七氟醚。術前15min停用瑞芬太尼,術畢送至恢復室留院觀察。術后均予以舒芬太尼鎮(zhèn)痛,將10mg阿扎司瓊(浙江萬馬藥業(yè)有限公司,2ml:10mg)+0.5μg/kg舒芬太尼(廣西盈康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1ml: 50μg)+100ml生理鹽水配制成靜脈自控鎮(zhèn)痛泵,劑量控制在2ml/h,單次追加劑量控制在2ml,鎖定時間在15min。記錄患者術畢至自主呼吸恢復時間、拔管時間、睜眼時間,入室及術畢心率、血壓,新生兒娩出5min阿氏(Apgar)評分、術中和術后出血量。
于入室時及術后24h采集產婦外周靜脈血抗凝,分離血漿待檢。酶聯(lián)免疫法測定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C反應蛋白(CRP)水平。
對照組48例,年齡(27.1±7.1)歲(23~34歲),身高(164.9±2.0)cm(150~170cm),體重(78.2±6.9)kg(60~87kg),妊娠(39.1±0.6)周(37~41周)。觀察組43例,年齡(28.1±6.5)歲(23~32歲),身高(165.7±1.5)cm(151~173cm),體重(75.9±4.8)kg(63~85kg),妊娠(39.4±0.5)周(37~41周)。兩組比較無差異(P>0.05)。
觀察組自主呼吸恢復時間、拔管時間、睜眼時間均少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麻醉恢復情況比較
血漿炎性細胞因子術前兩組比較無差異(P>0.05),術后兩組水平均上升,但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血流動力學術指標前兩組比較無差異(P>0.05);術后兩組指標均下降,且觀察組變化幅度小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2 兩組手術前后血漿炎性細胞因子比較
表3 兩組手術前后血流動力學比較
兩組新生兒Apgar評分、術中及術后24h出血量比較無差異(P>0.05),見表4。
表4 兩組新生兒及術中術后出血量比較
兩組均有躁動、嗜睡、惡心嘔吐、頭暈發(fā)生,兩組總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無差異(P>0.05),見表5。
表5 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例 (%)]
椎管內麻醉為產科麻醉指南推薦的首選麻醉方式,但部分產婦合并低血容量、嚴重感染、凝血異常等并發(fā)癥,使其應用受到限制[8]。全身麻醉利于循環(huán)及氣道的管理,且可消除產婦的恐懼及緊張,但藥物自身對胎兒及產婦的不利因素為臨床麻醉的難點[9-10]。
異丙酚以起效快速、代謝快等優(yōu)勢成為臨床常用麻醉藥,常規(guī)劑量對新生兒無明顯影響,但存在術中知曉及循環(huán)穩(wěn)定的矛盾[11-12]。瑞芬太尼反復注射或長時間輸注用藥對其代謝速率無影響,且機體內無稽留[13]。Altun等[14]研究認為,在瑞芬太尼基礎上復合其他麻醉藥可提高麻醉質量,確保圍手術期的麻醉安全。七氟醚為吸入麻醉的新型藥物,對呼吸道的影響較小,且不會導致呼吸道分泌物增加,避免不良反應出現(xiàn)[15]。起效速度,不影響術后患者蘇醒,可控性高[16]。本結果顯示,七氟醚復合瑞芬太尼組自主呼吸恢復時間、拔管時間、睜眼時間均較傳統(tǒng)異丙酚復合瑞芬太尼組少,說明二者聯(lián)合應用在剖宮產中有明顯優(yōu)勢,能夠減少對產婦機體的損傷,促進術后患者神經功能的恢復。
手術創(chuàng)傷、麻醉等傷害性刺激可導致一定程度的應激反應,破壞機體促炎及抗炎動態(tài)平衡,引起多種促炎性細胞因子水平上升,互相作用引起持續(xù)性炎癥反應,加劇機體創(chuàng)傷,增加疼痛[17]。TNF-α為反映早期炎癥的重要細胞因子,機體受到疼痛、感染等外界刺激后可誘導其合成。IL-6在創(chuàng)傷性刺激早期即可表達,為組織受損的敏感標志物[18]。CRP在機體出現(xiàn)感染、手術、外傷時水平可短時間內大幅度上升,以加強吞噬細胞作用,其水平與手術損傷大小呈正相關[19]。本研究發(fā)現(xiàn),術后患者血漿TNF-α、IL-6、CRP水平均較術前上升,證實手術能夠引起機體產生一定程度的應激改變,但七氟醚聯(lián)合瑞芬太尼組上升程度相對較小,說明聯(lián)合應用減輕了機體的炎癥反應,利于內環(huán)境的平衡,可能與七氟醚能夠抑制應激反應的傳導,從而抑制炎性細胞因子的生成及釋放有關[20]。血流動力學是評估麻醉效果的另一有效指標,術中麻醉藥物的應用可能會對血流動力學產生一定影響[21]。本文結果顯示,七氟醚聯(lián)合瑞芬太尼組術后血流動力學變化幅度較小,說明二者能夠維持心率、血壓等循環(huán)系統(tǒng)指標的相對穩(wěn)定??紤]與七氟醚作為吸入麻醉能夠減輕外周血管末梢的神經抑制作用,對心肌有一定保護作用,加上異丙酚能夠抑制血管末梢的交感神經遞質的分泌,導致心率、血壓降低。本文兩組新生兒Apgar評分、術中及術后24h出血量、不良反應比較未見差異,說明聯(lián)合應用對新生兒和產婦的影響較小,應用安全。但本研究納入樣本較小,結果可能有一定偏差,有待更多前瞻性、多中心研究證實。
綜上所述,七氟醚聯(lián)合瑞芬太尼在剖宮產麻醉中的應用效果確切,能夠抑制血漿炎性細胞因子的釋放,對母嬰安全性好,可作為剖宮產安全有效的麻醉方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