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蘭蘭 汪期明
1.浙江省象山縣計劃生育指導站(315700);2.寧波市婦女兒童醫(yī)院
輸卵管絕育術避孕效果和安全性已得到廣泛認可[1-2]。經(jīng)腹抽芯包埋是輸卵管絕育術的常規(guī)手術方式,近年隨著我國醫(yī)療水平提高,腹腔鏡雙極電凝技術在輸卵管絕育術中被逐漸推廣使用[3-6]。本研究觀察了腹腔鏡電凝與經(jīng)腹抽芯包埋在輸卵管絕育術的臨床效果及對卵巢功能影響,為提高避孕節(jié)育技術提供借鑒。
2010年3月—2016年3月來本院要求行輸卵管絕育術女性,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方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均被詳細告知具體手術方案,并明確知曉本研究內(nèi)容及目的,自愿參與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納入標準:①經(jīng)過生育健康和生育政策知識講解和教育,確認遠期確無生育需求,且自愿進行輸卵管絕育術。②分娩2胎以上經(jīng)產(chǎn)婦。③經(jīng)血常規(guī)、凝血功能、肝腎功能、尿常規(guī)、陰道分泌物檢測、卵巢及其附件B超檢查,無基礎性疾病及婦科疾病者。排除標準:①嚴重性腦血管疾病者。②腹膜炎及盆腔炎患者。③全身感染性疾病患者。④凝血功能障礙者。⑤術前術后月經(jīng)異常者。⑥腹部多次手術史或廣泛性腹腔粘連者。⑦腸內(nèi)壓升高、腸梗阻史者。⑧腹壁疝和腹股溝疝等各部位疝病史者。⑨有嚴重精神障礙性疾病,無法配合完成研究者。
兩組均局部麻醉下:①雙極電凝組,行單孔腹腔鏡雙極電凝輸卵管絕育術。取膀胱截石位常規(guī)消毒后使用0.5%利多卡因局部浸潤麻醉,在臍孔下緣行1.0cm直徑的切口作為穿刺點,腹部穿刺成功后建立氣腹,維持氣腹壓為8~12mmHg,單孔多通道置入腹腔鏡及雙極電凝鉗,利用雙極電凝鉗夾住輸卵管峽部,設定雙極電凝鉗操作功率為35~40W,電凝寬度3mm,間斷電凝數(shù)次,每次電凝時間不超過3s,經(jīng)數(shù)電凝待輸卵管局部組織凝固干燥后,于組織凝固位置完全剪斷輸卵管并使斷端錯位,補充電凝至斷端局部完全干燥閉合,待輸卵管結(jié)扎操作完成后,檢查腹腔附件是否存在損傷及出血情況,撤出腹腔鏡及雙極電凝鉗,排空腹腔中CO2氣體,對穿刺孔行皮下內(nèi)縫合。②抽芯包埋組,經(jīng)腹抽芯包埋輸卵管絕育術。使用0.5%利多卡因局部浸潤麻醉后,于恥骨聯(lián)合上方2~3cm處行2.5~3.0cm橫切或縱切口,逐層切開皮膚及皮下腹膜,暴露輸卵管,以指板法取出輸卵管,除輸卵管峽部1.0~1.5cm,行抽芯近端包埋后關閉腹腔,手術完成。
記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和住院時間,統(tǒng)計手術成功率、術后切口感染、術后發(fā)熱、切口疼痛和慢性盆腔痛等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隨訪術后12個月內(nèi)意外妊娠和手術滿意情況,分別于術前、術后1、12個月月經(jīng)期的2~3d抽取空腹靜脈血,化學發(fā)光法檢測血清雌二醇(E2)、黃體生成激素(LH)和促卵泡生成素(FSH)水平,試劑盒購自上海信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共納入400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無差異(P>0.05),見表1。
兩組輸卵管絕育術均取得成功,手術成功率均為100%。雙極電凝組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和術后住院時間均少于抽芯包埋組(P<0.05)。見表2。
兩組術后切口感染和發(fā)熱發(fā)生率比較無差異(P>0.05),術后切口疼痛、慢性盆腔疼痛及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雙極電凝組低于抽芯包埋組(P<0.05)。見表3。
表1 兩組一般臨床資料比較
表2 兩組手術情況比較
表3 兩組術后不良反應情況比較[例(%)]
術前及術后1、12個月,兩組血清E2、LH、FSH水平和FSH/LH均無差異(P>0.05)。見表4。
血清FSH>10U/L和FSH/LH>2比例,術前兩組均無差異(P>0.05);術后1個月,雙極電凝組均低于抽芯包埋組(P<0.05),術后12個月兩組均無差異(P>0.05)。見表5。
術后12個月內(nèi),兩組意外妊娠率無差異(P>0.05)。術后1個月,雙極電凝組手術滿意率高于抽芯包埋組(P<0.05);術后3、6、12個月,兩組手術滿意率逐漸升高,兩組間無差異(P>0.05)。見表6。
表4 兩組手術前后血清激素水平比較
表5 兩組手術前后卵巢功能評價指標比較[例(%)]
表6 兩組術后12月內(nèi)手術滿意率和意外妊娠率比較[例(%)]
輸卵管絕育術是永久、且不可逆的避孕方法,需要手術方式完成[7-9]。經(jīng)腹近端抽芯包埋是我國計劃生育臨床使用較為廣泛的一種輸卵管絕育方式,單孔腹腔鏡雙極電凝技術逐漸發(fā)展成熟,并在輸卵管絕育中推廣使用。由于該術式微創(chuàng)、視野清晰、暴露充分,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醫(yī)源性創(chuàng)傷,有助于縮短受術者術后康復周期,并減少術后不良反應的發(fā)生[10-12]。本研究兩種手術均取得成功,兩種輸卵管絕育手術均具有較高成功率;而雙極電凝組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和術后住院時間,以及發(fā)生切口感染、切口疼痛、慢性盆腔疼痛和發(fā)熱等術后不良反應比例均低于抽芯包埋術,說明單孔腹腔鏡雙極電凝輸術手術時間更短,醫(yī)源性創(chuàng)傷更小,術后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更低,受術者整體預后水平更高。陳士花[13]、蔡芹[14]和李莎[15]等均報道了腹腔鏡輸卵管絕育術較經(jīng)腹輸卵管絕育手術時間更短,術中血量更低,不良反應更少。術后隨訪12個月僅抽芯包埋術組出現(xiàn)2例意外妊娠,分別為術后10個月和12個月,經(jīng)超聲造影檢測,2例均為輸卵管再通所致妊娠;手術滿意率隨術后時間延長逐漸升高,但兩組間未有差異,說明手術對象對于兩種絕育方式滿意度和接受度均較高。分析本文術后1個月抽芯包埋術手術滿意率略低原因,主要為術后切口疼痛和盆腔疼痛發(fā)生率較高,影響了婦女對術式的認可度,隨著身體恢復,不良反應逐漸消失,對于手術的滿意度也逐漸升高。
輸卵管絕育術過程是對輸卵管的生理結(jié)構(gòu)進行破壞,是否影響卵巢功能尚無定論。本研究檢測手術前后不同時間點血清性激素水平未見差異,說明兩種輸卵管絕育術對卵巢激素分泌無明顯影響;術后12個月兩組均恢復至術前水平,說明兩種手術方式對卵巢功能均未造成遠期影響。分析認為,手術過程中對于卵巢結(jié)構(gòu)的輕微創(chuàng)傷和供血狀況的改變,可能是造成卵巢功能暫時下降的原因,而隨著術后康復,側(cè)枝循環(huán)的建立,供血狀況逐漸改善,卵巢功能也逐漸恢復至術前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