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薇禛平
“我這一生沒有什么雄心的志要實現,我只是對于自己有要求,如果我選擇一個事情,我總是想在這個事情上做得不同凡響,和別人不一般?!?/p>
低調的存在、睿智的觀點、幽默的談吐配合著網絡中“愛書成癡”的評價,數字化的信息將王強抽象成為了一個隱于市的學者形象,與一般意義上成功人士的形象相去甚 遠。
說起王強,他更為人熟知的經歷是和俞敏洪、徐小平共同打造新東方,以及后來與徐小平一起成立天使投資機構真格基金。如果在搜索引擎上搜索王強的名字,除了少數與投資相關的報道和訪談外,其曝光率遠遠小于前面二者。而當王強衣著樸素、背著一只雙肩背包自真格基金大門匆匆穿堂而過時,《留學》記者甚至沒能第一時間認出,這就是傳說中的王強本人?!捌揭捉恕钡牡谝挥∠?,隨著會客室沙發(fā)上話家常似的幾句閑聊,又將初見時微弱的距離感拉近幾分。
春風化雨,潤澤無聲,大抵如此。待真正了解王強的經歷之后,不禁讓人想起這樣一句話:“越是內心強大的人,外表就越是溫 和?!?/p>
王強喜歡用書來比喻人生。在王強看來,一個人終其一生,讀過的書,見過的人,經歷過的歲月,都匯成一個個文字封存其中,譜成一首詩歌,一篇散文,或者一幕戲劇。因緣際會,《留學》記者得以在短短的兩個小時內翻開了王強的人生之書,一窺這位“隱士”溫度與高度并存的精彩人生。
終其一生,人總在做著不同的選擇,王強也不例外。而他選擇的標準,探究起來,卻只有一個—“我能夠駕馭的事情”?!拔业娜松忻總€階段都是這么選擇的。這也是人生的一個智慧,當你把能量和精力全部放在你覺得最有意義的節(jié)點上時,它的價值就會圍繞這個東西慢慢實現。”說起這些年來的選擇和初心,王強沒有絲毫的困惑,他坦言:“這世界上沒有那么多的選擇,一個人的選擇太多,往往是因為他身邊的噪音太多,或者是他的判斷力太差?!?/p>
一個人目標越簡單清晰,最后實現目標的路徑也就越精準。人生如此,人亦如此。提及自己,王強給出了兩個形容詞:“一根筋”且“非常執(zhí)著”。也正因為如此,王強在面臨選擇時,往往會擇難去易,因為他一直相信:“捷徑是通向失敗唯一的道路”。
1984年,王強從北京大學西方語系畢業(yè)后留校,任教于北京大學英語系。
1992年,王強遠赴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攻讀碩士,三年后獲得計算機碩士學位。
1995年,王強加入美國貝爾傳訊研究所,擔任軟件工程師。
1996年,王強回國,開始參與新東方的創(chuàng)辦與建設,后與俞敏洪、徐小平一起并列新東方三駕馬車。
2006年,新東方上市,王強離開董事會。
2011年,徐小平、王強聯(lián)合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創(chuàng)立了早期投資機構“真格基金”。
2014年,一起教育科技(原名一起作業(yè)網)完成2000萬美元的C輪融資,作為一起教育科技的天使輪和B輪投資者,王強出任一起教育科技的董事長。
……
這三十余載,縱觀王強的人生軌跡,跨界的現象并非個例。從英語系教師跨專業(yè)零基礎學計算機,從軟件工程師轉行成白手起家的創(chuàng)業(yè)者,再從金字塔尖的上市公司股東到重新開始二次創(chuàng)業(yè)。
一次次選擇看似出乎意料,令人摸不著頭腦,但于王強來說,這些選擇絕不是肆意妄為,他對手中的“人生棋局”胸有成竹,何時落子,何處落子,都自有一套邏輯和道理。
盡管棋風出其不意,但王強的棋路卻穩(wěn)扎穩(wěn)打,三十余年,落子無悔。這不僅僅因為他強大的自信和適應能力,更源于他內心的寧靜和專注。
早些時候,王強在提到創(chuàng)業(yè)時曾講道:“一個好的創(chuàng)業(yè)者不但要有駕馭金錢的能力,還要有強大的學習應變能力,因為創(chuàng)業(yè)公司的本質就是不斷的轉型。”細想之下,能夠連跨幾大行業(yè),甚至從零學起一門專業(yè)都游刃有余,那不正是王強擁有強大學習能力的有力佐證嗎?而支撐起他的,是從1980年到現在,40多年的勤耕不輟、書海苦讀。
“王強其人,愛書成癡”的評價在行業(yè)內人盡皆知,他對于讀書的熱愛已經上升到癡迷的程度。只要一談到讀書,他眼里就迸發(fā)出飛揚的神采,眉宇間還帶著幾分孩童般的天真,他炫耀似地說:“我的書房不大,但我家里只要是墻,上面放的都是書?!?/p>
“我讀書就相當于吃飯,是精神養(yǎng)分的攝入,大家都覺得我讀書厲害,但其實我的厲害之處不在于會讀書,而是自從進入北大之后就沒有停止過讀書?!闭劦阶x書,王強自有一套標準,相比于市場上的暢銷書目,他只偏愛經典?!罢嬲慕浀浔仨毢湍愕乃枷氚l(fā)生關系,你必須走進它,而它將把你卷入。經典就是這樣,不管以后的生活發(fā)生什么樣的變化,你都可以想到它、走進它、咨詢它并與它對話,這些東西構成了你和書之間的 關 系?!?/p>
采訪的間隙,王強當即讀了一段葡萄牙詩人費爾南多·佩索阿的詩句,用以引證經典的美妙:“塔古斯河美得過流經我村莊的小河,但塔古斯河又美不過流經我村莊的小河,因為塔古斯河不是流經我村莊的那條小河?!痹谕鯊娍磥?,這種可以觸發(fā)心靈并為之震動的文字,才能稱之為經典。
據說,王強在任何時候,都會隨身在包里放一本書,一有空就拿出來讀。采訪期間,《留學》記者向王強求證,果真在王強隨身攜帶的雙肩背包里,發(fā)現了一本厚厚的《康德哲學諸問題》?!拔蚁矚g在坐車的時候、等人的時候讀書,尤其是等人的時候,巴不得你晚一點來,讓我多讀幾頁書?!闭f到這里,王強“呵呵”一笑,臉上的表情比之前更加生動活潑起來。
“如果把我比作一棵樹,那么我讀過的書和我的成長歷程就構成了一圈一圈的年輪。生命中的那些書,是我每一時期的代表,青春期、成熟期,到北大的學術階段,再到后來出國留學,再后來回國創(chuàng)業(yè)、做投資……每一圈人生的年輪上都有我讀過的書的痕跡?!蓖鯊妼Α读魧W》記者說,“我讀書得到的快樂,就像探險家攀登珠峰得到的快樂一樣,一本經典好書,足以展現直擊心靈的震撼和穿越想象力的壯觀,這其實是在腦海里攀登珠穆朗瑪峰?!?/p>
“從北大到新東方,再到現在的真格基金,這其中的邏輯是一直沒有變化的,我們的目的都是為了給予年輕人支持?!蓖鯊娙缡歉嬖V《留學》記者。
真格基金,是王強和徐小平聯(lián)合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創(chuàng)辦的,一個旨在幫助年輕創(chuàng)業(yè)者的天使投資機構。王強曾說:“我們不了解年輕人,但可以放手讓年輕人去了解年輕人?!闭娓窕饒F隊中除了王強和徐小平兩位“大叔”級人物,大部分員工都是二十七八歲左右的年輕人,而真格基金目前主要合作的人群,也包括了這個年齡段的創(chuàng)業(yè)者。
真格基金的真格,是由integrity(正直)二字得來。王強和徐小平希望,真格基金能夠把“誠信,表里合一,正直的商業(yè)價值觀”灌輸給新一代的創(chuàng)業(yè)者,讓他們將來匯聚起來對新的商業(yè)文明有所貢獻,讓中國商業(yè)文明和世界商業(yè)文明比肩對坐時有物可 談。
如果說新東方是王強釀出的一壺陳年佳釀,酒香纏綿、醇厚悠長,那么真格基金就是綠蟻新醅,入口生澀冷冽,卻散發(fā)著特有的清新朝氣。
真格基金初創(chuàng)時,便是中國最早期的天使機構之一,他與徐小平秉承著與新東方一脈相承的初心,給予年輕人創(chuàng)業(yè)最初的扶持。“我們最擅長的就是幫助學生分析他們設想的邏輯架構是不是合理,是不是合適,幫助他們判斷哪些東西能和他們的能量相匹配。這些就是當初在新東方我們大量做過的事情。而現在我們只是多加了一項,如果我們覺得他們的夢想靠譜,就給他們一點錢,幫助他們啟動。”
這也是王強所理解的“天使投資”的意義所在:“我們使用‘天使這個具有溫暖和希望含義的字眼,是因為投資人需要抱有天使般的心態(tài),眼里不能只有錢。”
正因如此,“天使投資”也被很多人稱為“看人”的投資。但在王強來看,這里面更多了一道重要的先后順序:從信任角度出發(fā),在決定投資的那一刻,投資人和被投資人之間已經超越了一般的朋友。因為只有徹底的信任,投資者和被投企業(yè)兩方的訴求和利益才能達成統(tǒng)一。
“決定投資的人,我們在最后會成為朋友,或者說我們認為值得成為朋友的人,才具有被投資的可信程度。因為是否可信是衡量一個創(chuàng)始人很重要的一個維度。但成為朋友的人是不是值得投資?不一定,因為投資是商業(yè)的,這兩者的先后順序不可逆轉。”王強如是說。
真格的基因中,留學生占了一定比重,作為離開新東方之后的二次創(chuàng)業(yè),王強與他的搭檔雖然告別了老地方,卻依然割舍不下對留學生這一群體的深刻情感,這也是真格基金在最初創(chuàng)立階段,投資了很多海歸留學生創(chuàng)業(yè)者的原因之一。
在關注留學生的道路上,王強遇到了有著同樣訴求的北京朝陽海外學人中心,并與之共同創(chuàng)立了面向海歸留學生的創(chuàng)業(yè)大賽—“鳳凰學院”。作為名譽校長的王強表示,對于大賽中嶄露頭角的優(yōu)秀項目,真格基金愿意在第一時間為他們提供幫助?!拔矣X得鳳凰學院值得存在在那里,因為它是面對整個海外留學生的平臺,通過這樣的一個機構,廣大留學生們得以凝聚在一起?!?/p>
目前,在“鳳凰學院”體系里,由海歸留學生創(chuàng)業(yè)者創(chuàng)建的公司已達300多家,對于這些“純海歸”的企業(yè),王強認為,真格基金有一部分責任幫助他們延續(xù)下去?!耙驗檎娓窕鸬幕蚺c海歸留學生有著天然的契合,這種天然的親切感,能夠讓我們通過參與這個體系,第一時間和這些留學生闡釋中國創(chuàng)業(yè)的發(fā)展。新東方時代,我們將優(yōu)秀的學生送出國門,而現在真格基金扮演的角色是,將優(yōu)秀的留學生從國外呼喚回來,因為有著這一層關系,他們一定是愿意與我們有所溝通和交流的。”
在對孩子的教育方面,王強與太太很早就達成一致,重點關注孩子價值觀的養(yǎng)成,即絕對的善惡觀念,除此以外由孩子自由發(fā)展?!拔覀兿M⒆訉韽那笾剿伎?、到動手、到想象力,再到學習能力一定要盡可能的多元化,給他提供各種可能性;而在道德觀、是非觀上要完全一元,要讓他認識到善惡分明,非黑即白?!?/p>
愛書如命的王強曾擔心孩子不能像他一樣喜歡閱讀,“在他小時候,為了得到我的注意,他會破壞我最喜歡的書,如果他叫我得不到回應的話,他就會把那本書從書架上扒下來?!被貞浧鹋c孩子的相處點滴,王強臉上露出了慈愛的笑容,“他五六歲的時候,有一次突然撞倒了我的書,我本來很生氣,覺得他要向我說對不起,但是他突然說了一句很經典的話:One mans treasure is another mans trash,這句話讓我哈哈大笑,但細想確實也說得在理?!?/p>
“或許是受我的影響,等到他長大了,進入耶魯讀書以后,反而一年比一年愛拿起紙質書籍閱讀。我們旅行時,他經常會去到書店里買書,我有時也會給他推薦,他讀完覺得喜歡,就推薦給同學們閱讀,他的許多同學也因此喜歡上了讀紙質書籍。
Q:《留學》記者
A:王強”
Q:在教育國際化趨勢日益明顯的今天,您認為出國留學是否是人生的一個必選項?
A:我覺得不一定是必選項。留學其實取決于很多因素,比如孩子愿不愿意、家長愿不愿意、家庭經濟情況。同時,留學也意味著將會面臨很多挑戰(zhàn),比如語言、文化、情感等方面的獨立,這些都是需要綜合考慮的問題。相比留學這個選擇,我更傾向于一個人從小便要有身為“世界公民”的概念,這樣的人,比只在一種文化中停留的人,更具有創(chuàng)造性,并且在未來面對挫折和挑戰(zhàn)的時候具有更強的韌性。
Q:您認為留學對一個人來講,意味著什么?
A:在我看來,留學并不是一個教育的目標,它本身更是一種經歷。在經歷過后,你看到的東西更加不一樣了,這比你坐在室內看電腦了解的世界更加真實。有很多東西你必須越過虛擬的世界,走到真實的場景里才能夠領悟。所以我覺得對于一個人的成長,留學有好處,最起碼我目前看不出壞處。如果再讓我選擇,我仍然選擇當年出國留學,但這并不意味著我們出國學習到的是更先進的東西。
Q:在您看來,留學的本質,是什么?
A:現在留學進入了2.0時代,這跟第一批留學生已經不同了。第一批留學生往往承載著父母的期待,可以選擇的東西沒有太多。而現在的留學生可以選擇一些自己感興趣的東西,雖然還是偏重于以技術、就業(yè)為導向。
而在未來,很多人可能會出去學一些暫時“無用”的專業(yè),比如說歷史、藝術,甚至去到一些不發(fā)達的國家留學,我覺得這才是真正留學的開始。因為不管這個國家發(fā)達不發(fā)達,只要你把握住差異化,它將來都可以帶來某種價值。文化沒有什么先進不先進,文化只有不同。這個世界的文明文化是多形態(tài)的,我們沒有理解的太多了。任何一個差異化的東西,到了另外一個環(huán)境里面,都會找到可能讓這個不同變得有價值的東西,這也正是留學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