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潔
學生在英語啟蒙階段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嚴重影響著英語教學的順利推進和學生對知識的消化吸收,如何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實現從“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變,是英語教師需要解決的難題。辯證思維在哲學中的闡釋為英語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提供了新的方向,以下通過闡述在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辯證思維的實踐運用,提高英語教學的效率,改變學生固有的思維方式。
教學過程是互動的過程,懷疑否定是辯證思維的表現,教師可以通過師生之間和同學之間的互動交流來活躍課堂,同時,要讓學生學會懷疑、否定,而不是一味地被動接受老師的教學內容,讓學生明白自己是課堂的主體,當互動學習的觀念建立起來,課堂就不再是沉悶乏味的。
例如,在講解譯林版三年級下冊Unit6 What time is it中,本單元主要側重于學生掌握時間的提問與整點的回答,我組織學生兩兩一組進行對話互動。我讓學生將課本合上進行交流,其中一位同學在回答中提到“It's six o'clock.It's time to dinner.”我看到提問的同學帶著懷疑卻不敢提出質疑,便讓同學暫停對話,鼓勵有疑問的學生說出自己的問題,同學回答道:“應當是‘It's time for dinner.或‘It's time to eat.?!彪S后,我詢問其他同學的意見,他們紛紛表示認可,引出一個知識點“for+名詞”和“to+動詞”,從懷疑否定中發(fā)現錯誤,進而輕松掌握復雜的語法知識點。
無論想法對錯,教師都要鼓勵同學勇于表達觀點,在互動過程中,教師扮演的是引導者的角色,要滲透學會懷疑的教學理念,明確學習的目的性和調動學生的主動性,讓英語課堂生動起來。
辯證思維本身是抽象的,教師要將其貫穿到教學情景中,不僅是在互動中對他人進行否定,更要對自身進行審視懷疑。自主探究學習的過程就是對自身知識體系的考驗,讓學生明白自身的不足,在進一步學習中完善自己。
例如,在譯林版三年級下冊Unit7 On the farm中,單元內容主要是豐富學生對農場動植物的認識,以及學會基本的提問與回答,在單元導入的故事中,有these和those兩個單詞的辨別,我引導學生自主觀察課本圖案,并提示對照this和that兩個詞,分辨兩個詞之間的區(qū)別。之后,我指著多媒體圖片隨機提問同學:“What's this?”“What are these?”學生能夠根據對課本的印象回答“It's...”和“They are...”但是學生對其用法仍含糊不清,我便引導學生注意it和they之間的差別,這個關鍵性的提示讓同學明白these是this的復數形式,由此舉一反三得出those是that的復數。我告訴同學要發(fā)現英語中的規(guī)律并學會總結提取,不要僅僅停留于表明理解,而是要深度挖掘其用法,從根本上掌握知識點。
辯證思維切忌抽象的理論教育,而是要在教學活動中,讓學生通過分析點評,深入了解辯證的本質,使他們無論是在各門學科的學習,還是在解決問題中都能更加全面地分析處理,塑造學生辯證的思維模式和能力。
面對同一個問題,往往由于不同層次和不同角度而得到不一樣的看法,我們難以輕易地判定對錯,這就要求學生要學會保持寬容的心態(tài),聽取不同的聲音,對別人的理解表示尊重和接納,“唯書、唯我”的態(tài)度都是錯誤的,學生要通過對立面的思考與了解來修正自己的觀點,兼收并蓄,才能進步。
例如,在講授譯林版四年級上冊Unit1 I like dogs時,為了加強學生的口語能力,杜絕“啞巴英語”,每次課堂最后十分鐘,我都會讓同學們將當堂課的知識進行對話練習,本單元主要是對喜歡的動物的句式表達,同學們喜愛的動物各不相同,有人說“I like dogs”,有人卻極力反對他的看法,認為“Monkeys are smart”“Pandas are cute”,有人認為狗追著人叫的時候很兇、很危險,喜歡狗的同學便開始講述狗對人類很忠誠,為人們看家護院。同學們各抒己見,認識到每種動物都是人類的好朋友,我們不能因為偏執(zhí)的觀念否定它們的優(yōu)點,同學們在激烈的表達和討論中,對各種動物有了更深的喜愛和理解。
懷疑否定是嚴謹求學的表現,寬容是海納百川的品質,對學生拓寬知識面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只有這樣,才能不斷超越自身對事物的認識。
在日常英語教學中,教師有意識地將辯證思維引入到課堂中,通過互動學習和知識延伸拓展增加對英語的理解,使教學過程不僅是對語言的學習,更是對另一種文化的認同與了解,創(chuàng)造性地培養(yǎng)學生的辯證思維,讓英語學習過程成為一項趣味性活動,與此同時,滿足國家對創(chuàng)造型人才的需求。
作者單位 ?江蘇省徐州市桃園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