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十八世紀的西班牙畫家弗朗西斯科·戈雅(Francisco Goya,1746——1828)畫風怪異多變,從初期的巴洛克藝術風格到后期類似表現(xiàn)主義的藝術風格,他一生都在改變,是藝術史上一位承前啟后的過渡型大師,對于后世藝術有著巨大影響。戈雅晚期的 “黑色繪畫”得名于對黑色的大量運用和死亡的主題,是戈雅晚年于“聾人屋”的墻壁上所繪制的,展現(xiàn)了對恐懼與人性陰暗面的精神反映。雖然,這些作品并不像常規(guī)的藝術作品給觀眾帶來視覺上的美感,但其后期的作品被認為是連接過去傳統(tǒng)美學與現(xiàn)代藝術的一道橋梁,并預示著超現(xiàn)實主義和表現(xiàn)主義的來臨。
關鍵詞:黑色;繪畫;時代
一、戈雅早期繪畫風格
1746年,戈雅出生于西班牙北部的小山村,在民風強悍、有斗爭傳統(tǒng)的西班牙北部,塑造了戈雅頑強不屈的性格,盡管從小家境貧寒,但他還是靠著出色的藝術天賦成了皇室的御用畫家。雖然戈雅初期接收到的委派任務只是設計一些毛毯的草圖,但此時他的作品就已經(jīng)帶有強烈的巴洛克藝術風格,他的作品已經(jīng)不像學院派那樣刻板,他開始表現(xiàn)自我感受,并加上一些想象元素。從戈雅早期的代表作品《陶器市場》中就可以感受到,這幅畫人物描繪生動,用筆用色靈活,陶器帶著法國畫家夏爾丹靜物式的優(yōu)雅氣派,我們可以明顯感受到這位青年畫家心懷愛意的描繪,但是幾乎一夜之間他的畫風突然轉變?yōu)楹诎刁@悚的風格。
二、晚期“黑色繪畫”的形成
(一)病痛的折磨
在1792年,46歲的戈雅因疾病導致耳朵徹底失聰,戈雅成了聾子。喧囂的馬德里就此失去了顏色,舞會上光鮮的貴婦,閃耀的衣飾,晃動的美酒,全轉變?yōu)樽I諷的撇嘴,虛偽的大笑,他再也不能靠聽來理解這個世界,他只有用自己天賦的目光深深地注視這些浮華的背后。于是,戈雅從奢侈墮落的宮廷隱退,開始了自己的創(chuàng)作想象,結果就是畫風更加轉向黑暗、驚悚和與日俱增的恐懼。失聰?shù)母暄胚x擇了黑色,讓這個“消極顏色”來伴隨他后來的所有時光,黑色也成為后期作品的主色調,甚至是明亮的景色也被加入了黑色。
(二)戰(zhàn)爭的殘酷
如果說病痛給戈雅的繪畫蒙上了第一層黑,那么戰(zhàn)爭則使黑色蔓延到了他的內(nèi)心。
他因此創(chuàng)作了一系列名為《戰(zhàn)爭的災難》的蝕刻版畫,因其凄慘黑暗的畫風,這些作品在他有生之年都未能出版,但戈雅用自己的方式來詮釋這個世界上最恐怖的事:即上帝死了,再也沒有救贖,只剩下黑暗。這一系列版畫的突出成就,就是戈雅采用蝕刻技術的手段 創(chuàng)作,并裝訂成冊便于供人翻閱,以傳統(tǒng)的方式來方便觀者的傳閱。在戰(zhàn)爭面前,戈雅為質疑時代創(chuàng)造了一種全新的藝術形式,但他還是進一步冒險選擇了虛無,他不再信仰上帝,深信人類殘暴的本性,遠離這個世界。
(三)情感的宣泄
1819年,72歲的戈雅搬到了馬德里森林偏僻的房子中,并取名為“聾子屋”。戈雅在墻壁上以繪畫來表達他的悲痛與絕望,這些畫被稱為“黑色繪畫”,或許是由于耳聾,老年的戈雅在創(chuàng)作中著重刻畫人物的嘴,他畫里的嘴如神秘的旋渦,他們吼叫,哭泣,質問。
晚期的“黑色繪畫”是戈雅最具幻滅色彩的作品,他將藝術創(chuàng)作帶到了喪失理性的邊緣。代表作品《吞食其子的農(nóng)神》:農(nóng)神獲得了癲狂的能量,但不久后,戈雅的視力惡化到幾乎失明的程度,五年后他去世了。
三、“黑色繪畫”的影響
戈雅點燃了現(xiàn)代藝術的導火索,但在他之后的畫家并未跟上他前進的腳步,從藝術角度來說,之后的近50年,西班牙都在沉睡,這是歷史上最長的午睡。戈雅的繼任者好像都不敢窺視他打開的深淵,他們依舊描繪著農(nóng)夫在風景如畫的田野里高興的勞作或在宗教節(jié)日里跳舞的生動場面,好像一切都不曾發(fā)生過。直至20世紀初期,戈雅曾經(jīng)的繪畫風格才最終被拾起,西班牙也因此成為真正的現(xiàn)代藝術殿堂之一。
戈雅沒有被現(xiàn)世的殘酷所打敗,他選擇了直面人類內(nèi)心深處的深淵,這是為了去更好地剖析當時的社會,喚醒沉睡的俗人,從這一點來說,戈雅是一位充滿騎士精神的藝術家?!昂谏L畫”的偉大之處還在于對未來的預示,畫面構圖奇特,主要人物通常不在畫面中心,所營造的氛圍頗具現(xiàn)代感,并充滿對精神層面的探索,對19世紀的浪漫主義、現(xiàn)實主義和印象主義都有著很大的影響,直至20世紀,他的作品仍被表現(xiàn)主義和超現(xiàn)實主義的藝術家所推崇。
參考文獻:
[1]寶拉·拉培利.黑色美學:戈雅作品賞析[M].北京:北京時代華文書局,2018.
[2]何政廣.西班牙偉大畫家:戈雅[M].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作者簡介:劉欣月,遼寧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