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碧清
如今,雷鋒的名字家喻戶曉。雷鋒精神的內(nèi)涵在實踐中日益豐盈。習近平總書記強調(diào),雷鋒是時代的楷模,雷鋒精神是永恒的。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更多時代楷模。我們既要學習雷鋒的精神,也要學習雷鋒的做法,把崇高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質(zhì)追求轉(zhuǎn)化為具體行動,體現(xiàn)在平凡的工作生活中,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把雷鋒精神代代傳承下去。
12月18日是雷鋒的生日,盡管他的生命長度只有22年,但他將無限的生命變?yōu)橛篮愣鴫邀惖脑娖?/p>
雷鋒是湖南人,出生于1940年,家境貧寒,不滿7歲的他就成了無依無靠的孤兒。1949年8月,雷鋒的家鄉(xiāng)迎來解放,他和全鄉(xiāng)的孩子們加入了兒童團的隊伍,五年后,一直希望加入解放軍的他加入了少年兒童先鋒隊。他積極協(xié)助學校少先隊組織開展各類活動,因表現(xiàn)優(yōu)異,被選為中隊委員。
工作以后,雷鋒最初先到當?shù)剜l(xiāng)政府當起了通信員,當時由于缺乏人手,他在完成通信員相關的工作之后,還主動幫助搞秋征統(tǒng)計、填制報表,什么工作都搶著做,很快成為中共望城縣委的公務員??h委的同志都非常喜歡他,都親切地叫他“小雷”。
雷鋒善于思考和總結,常常將工作生活中的感悟?qū)懺谌沼浿?。一次,雷鋒不小心在一次下鄉(xiāng)中踢了一枚螺絲釘,一同下鄉(xiāng)的張書記后來語重心長地告訴雷鋒,國家底子薄,即使是一顆小小的螺絲釘也很重要。雷鋒由此下定決心,要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做這樣一顆螺絲釘。此后,他更加夜以繼日地工作,就像一顆永不生銹的螺絲燈,熱情地奉獻著。
1957年,雷鋒加入中國共產(chǎn)主義青年團,同時被評為縣委機關的工作模范。在黨的陽光雨露下,他不斷用汗水和智慧為家鄉(xiāng)的建設發(fā)光發(fā)熱:多次隨機關干部參加防汛搶險;將省吃儉用下來的錢捐給團支部,助力墾荒事業(yè);為了開墾新農(nóng)場,僅用一個多星期掌握了拖拉機駕駛技能;新修的大堤遇上暴雨,他不顧個人安危檢查守護拖拉機,時刻準備出車作業(yè)……
其后,鞍山鋼鐵公司到縣里招青年工人時,雷鋒踏上了北上之路。被分配當了一名推土機手后,雖然正逢寒冬,但雷鋒卻每天都提早上班,留心學習,不停地琢磨著推土機的操作和開拖拉機的異同,還主動熟悉推土機的構造、各部件的性能,以掌握修檢技能。后來他又到焦化廠工地工作,始終兢兢業(yè)業(yè)。盡管來到鞍山不足一年半,他先后被評為先進生產(chǎn)者、標兵、紅旗手、“青年社會主義建設積極分子”等多項榮譽。
1960年1月8日,雷鋒終于如愿以償,領到了入伍通知書,經(jīng)過刻苦訓練之后,被分到運輸連當汽車兵。“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雷鋒不僅自己加強學習,還影響帶領著周圍的同志堅持學習革命理論和軍事技術。而每當外出,雷鋒總是熱情地為身邊人排憂解難。擔任校外輔導員、作為撫順市人民代表、執(zhí)行國防工程運輸任務……在每一項工作和職責中,他總是認真勤懇。
“永遠忘我勞動”“真正做到言行一致”“永遠保持自己歷史鮮紅的顏色”,他以短暫的生命留下了建設社會主義精神食糧的驚嘆號。步入新時代,雷鋒精神不斷傳承和發(fā)揚,學習雷鋒的方式也更加多樣,在部隊、在校園、在廣場、在不同的平臺,雷鋒精神更加清晰而深刻地影響著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