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蔬菜雜志社 山娜
都說做農業(yè)難,這里似乎一直都是男人們的戰(zhàn)場,或者是那些看起來比較“笨重”的女人的戰(zhàn)場。相較于武術,女性更擅長舞蹈;相較于數理化,女性更擅長文史哲?;蛟S是為了突破這些讓世人篤定的定義,有這樣一群女性走上農業(yè)路,她們成熟、理性、睿智、大氣,充滿獨特的氣質與風韻;她們的故事裹挾著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不被重視的痛苦,荒誕至極卻又真實無比。最終溫暖的靈魂在灰涼底色上倔強生長,長成遺世獨立站成自己風景的、卓越的樹。
2017年夏,部門領導張姐因為一捧香檳玫瑰而開心了好幾日。那可能是她職業(yè)生涯里第一次收到客戶送的花,因為直到1年后,枯萎的花束仍立在窗邊,沐浴著溫暖的陽光?!八突ㄊ拐摺笔且晃慌俊錆h華麗環(huán)??萍加邢薰荆ㄒ韵潞喎Q華麗)地膜項目總監(jiān)曹蘭燕,彼時,長江蔬菜與華麗的宣傳合作漸入“蜜月期”,我與她線上多有交流,但僅在對地膜項目組進行采訪時有過一次會面。
至今還記得我倆初見時的場景,那是一個燥熱的七月天,她鼻梁上架著一副黑框眼鏡,頭發(fā)悉數挽在腦后,高挑的身材配上T恤、牛仔褲,看起來清爽而富有活力。其所效力的華麗則是中國第一,全球第二大淀粉基生物塑料領先企業(yè),技術實力雄厚,諸多榮譽加身,所產生物全降解(PSM)制品涵蓋多個領域。
展示廳里,接待人員詳細介紹了華麗的專業(yè)背景和發(fā)展歷程,我從大家零碎的敘述中,拼湊出華麗涉足生態(tài)農業(yè)領域的底氣:走在世界前沿的淀粉改性塑化技術,三輪數億元風投的資本青睞,全程參與2010年農業(yè)部生物降解地膜項目的經驗積累。2017年,華麗正式注冊農膜品牌——怡農,自主研發(fā)全生物降解地膜。
除了企業(yè)自身的沉淀,曹蘭燕更強調站在國家發(fā)展戰(zhàn)略的高度去把握大時代、大趨勢,從“土十條”“一控兩減三基本”政策的頒布,談到《農膜回收行動方案》、農膜新標準的實施。毋庸置疑,全生物降解地膜會成為今后我國地膜產業(yè)不可逆轉的歷史潮流,但將時代趨勢轉化為商業(yè)成就,還需要歷經時間的洗禮。
我以為,企業(yè)進入新領域,會選擇有經驗的人士組建專業(yè)團隊,但華麗卻另辟蹊徑,通過演講比賽遴選管理人員。雖無相關專業(yè)背景,也無實際從業(yè)經驗,但因在演講比賽中拔得頭籌,曹蘭燕便從美術設計躍升為項目負責人。
初入農業(yè),為迅速建立自己的農業(yè)圈子,進而獲取信息、渠道、市場資源,華麗選擇與《長江蔬菜》合作。沒多久,曹蘭燕便在張姐的引薦下參與第一屆湖北省西蘭花栽培技術研討會,借著會議交流的契機,不僅讓省內眾多合作社負責人、栽培專家、種植大戶、收購商了解了怡農地膜的優(yōu)點,也積累了一批行業(yè)人脈。初戰(zhàn)告捷后,曹蘭燕手持花香而來,那束玫瑰,除了充當感恩的使者,更重要的身份是獲取更多潛在利益的敲門磚。
她們具體談了什么我無從知曉,只知道翌年暮春,華麗續(xù)簽了合作協(xié)議。這一次,曹蘭燕還是跟以往一樣,事無巨細地推敲研究,致力于讓花出去的每一分錢都變成未來可期的財富。上一次合作,提交的宣傳方案被全盤推翻重做的燒腦爆肝仿佛近在眼前,這次,我打起十二分精神,從宣傳大綱開始,便是草木皆兵的步步確認:
“這個思路您看行嗎?”
“你覺得呢?”
“宣傳時間這么安排還合適吧?”
“你看這么安排如何?”
“主題定了,相關的支撐材料有嗎?”
“這些都是客觀的,不需要材料支撐?!?/p>
我妄想繼續(xù)追問出點具體的東西,但她遙遙丟下一句——“用兩減的主線先寫著”,就沒了下文。非農專業(yè)出身的我感覺光天化日被人掀了天靈蓋,顯出腦袋空空,只得努力把自己的“沒見識”藏得一絲不露——猛查專業(yè)資料,任憑思緒飛揚,到最終落筆成稿,仿佛耗盡了一生的才智。誠惶誠恐地提交稿件,換來對方淡淡然的“收到”,之后就是一片讓人不忍打破的平靜。好在因為忙碌而消失許久的Boss終于從天而降打破了沉寂,拍了板。
我們經過反復溝通才敲定了整個宣傳合作流程,得知該期雜志將在武漢種子交易會上展示,讓她來了精神,“與你們合作,參展有優(yōu)惠嗎?”“長江蔬菜在會展上有哪些宣傳?”“后續(xù)還有哪些報道?”“新聞和視頻通過哪些渠道播出?”得到滿意答復后她表示:華麗往后的宣發(fā)都要乘上行業(yè)盛會的東風才好。
嚴謹中帶點龜毛,較真中帶點挑剔,但負責的人終究還是可愛的。只是萬萬沒有想到,我倆的聊天記錄會止步于那淡淡然的“收到”二字。2018年初夏,華麗公司另派他人接手合作事宜,這才傳來了她辭職的消息。緊接著,她開通了自己的微信公眾號,推文里記錄了瑣碎的人生感悟。真該感謝文字的發(fā)明,否則一個人的記憶只能沉睡在大腦的蜿蜒溝壑里,無法被他人洞悉。
她感慨“過去一年里,一切事情都按照計劃去完成,各種忙碌,各種計劃,各種焦慮,沒有享受過真正悠閑的生活”,也自省“很多事情,習慣遵從家人的想法去抉擇,從沒有體貼過自己的想法”,甚至覺得“沒有在父母身上讀到什么是愛”。原來,那些看似狡黠而精明的背后,藏著不為人知的困苦、迷惘。
“絕不能活成父母眼中的樣子”和圣主耶穌一樣,最終成為曹蘭燕篤定的信仰。所以,盡管已然邁入“齊天大?!钡哪挲g段,她仍由著自己的認知,由著自己的渴望,踽踽前行。有一段時間,每個周末都能瞧見她準時更新的朋友圈照片。照片的背景,有古樸靜謐的小鎮(zhèn),遼闊無垠的草地,潔白純凈的雪山,川流不息的江河;鏡頭中的她,或前行或蹲坐,姿態(tài)從容而又堅毅,與大自然同呼吸。在一次又一次的徒步之旅,靈魂與身體的和諧共處中,她漸漸懂得了自己。
“行走是通向獨立自由靈魂的道路,讓人明白我是誰,我此生該追求什么。”過去一年,她行走的履歷又增添了四川阿壩和內蒙騰格里,一了多年的沙漠夙愿。社交賬號頭像也從登雪山、過草地到穿荒漠輪換了一圈,多數會配上一句圣經中的箴言,其中一句令人印象尤為深刻:應當趨著有光行走,免得黑暗臨到你們?;蛟S,徒步就像一束光,可以照亮她一往無前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