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瑩瑩,李惠艷,苑冬鶴
前列腺癌是老年男性常見的惡性腫瘤,其發(fā)病率逐年增高[1]。我國數(shù)據(jù)顯示2012年前列腺癌發(fā)病率為9.92/10萬,在我國男性惡性腫瘤發(fā)病率中排第6位[2-3]。支持性照顧需求是指癌癥病人、家屬對除醫(yī)療措施以外的能夠預防、控制或延緩病人各類并發(fā)癥及不良反應的照顧措施的需求[4]。為癌癥病人提供支持性照顧可以緩解病人各方面壓力,可以提高病人的治療依從性[5-6]。橫斷面研究已發(fā)現(xiàn)前列腺癌病人的支持性照顧需求與生活質量顯著相關,病人未滿足的需求越多,生活質量越差[7]。而目前對前列腺癌的支持性照顧需求與生活質量的縱向研究還缺乏。以往研究已經發(fā)現(xiàn)婦科腫瘤、白血病病人的照顧需求和生活質量隨著時間而變化,為臨床提供了重要證據(jù)[8-9]。前列腺癌在老年男性中多發(fā),較為典型,且研究發(fā)現(xiàn)55歲以上的老年前列腺癌病人病死率明顯高于55歲以下的病人[10],故本研究采用縱向調查方法,對55歲及以上的老年前列腺癌病人的支持性照顧需求與生活質量進行追蹤,從而了解老年前列腺癌病人在病程的各階段、各節(jié)點在支持性照顧需求和生活質量上的變化趨勢,以給臨床提供有針對性的、個性化的護理措施提供證據(jù)。
1.1一般資料選擇哈爾濱醫(y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yī)院泌尿外科2016年5月至2017年12月收住的首次診斷為前列腺癌的老年病人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1)年齡≥55歲;(2)新被診斷為前列腺癌的病人(腫瘤Ⅰ~Ⅳ期);(3)能讀寫并單獨完成調查問卷且知曉診斷并自愿參加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4)無嚴重并發(fā)癥或合并癥。第1次調查時納入符合標準的病人共62例,第2次和第3次收集數(shù)據(jù)時分別失訪2例和5例(其中轉院治療4例,主動退出本研究者3例),最終納入55例。本研究符合《世界醫(yī)學協(xié)會赫爾辛基宣言》相關要求。
1.2資料收集本研究使用縱向調查研究方法,測量病人的支持性照顧需求和生活質量。研究發(fā)現(xiàn),前列腺癌病人圍手術期心理狀況和生活質量有待提高[11],且癌癥病人在首次化療時通常經歷艱難的心理歷程[12],故本研究分別在術前1 d(T1),術后第3天(T2),術后3~5周入院首次化療時(T3)收集數(shù)據(jù)共3次。首次測量時,收集病人的一般人口學資料和腫瘤分期。
1.3研究工具
1.3.1支持性照顧需求量表(Supportive Care Need Survey Short Form,SCNS-SF34) 本研究使用Bonevski等[13]研制的SCNS-SF34量表,此量表用于評估癌癥病人在各方面的照顧需求。量表分為以下5個維度,生理與日常生活需求、心理需求、性需求、照顧與支持需求與健康信息需求;5個維度由34個條目組成,各個條目均采用Likert 5級評分(1~5分)。使用公式=n×100/[m×(k-1)]轉化成標準分(0~100分),得分越高,表明病人的未滿足需求越多。本研究使用Au等[14]翻譯的中文版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Cronbach’s α系數(shù)均>0.7,適用于中國人群[14-16]。
1.3.2世界衛(wèi)生組織生活質量測定量表(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Quality of Life-Brief scale,WHOQOLBRIEF) 采用 WHOQOL-BRIEF[17]評估病人生活質量,該量表共4個維度,包括生理、心理、社會、環(huán)境4個維度,共26個條目,每個條目最低分為1分,最高分為5分,得分越高代表生活質量越好[18]。本研究中,各維度得分均按照條目數(shù)轉化為百分制。WHOQOL-BRIEF量表在中國人群中有較好的信效度,信度在0.70~0.88[19-20]。
1.4統(tǒng)計學方法使用SPSS 20.0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用頻數(shù)、百分比描述納入病人的一般資料,使用±s描述病人的支持性照顧需求和生活質量得分,使用重復測量方差分析比較多時間點觀測資料。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一般資料首次診斷為前列腺癌的老年病人中納入本研究的55例一般資料見表1。
表1 老年前列腺癌55例的一般資料
2.2老年前列腺癌病人各階段支持性照顧需求
從T1到T3,支持性照顧需求有顯著變化(P<0.001),且生理與日?;顒印⑿睦?、性、照顧與支持、健康信息各維度均有顯著變化(P<0.05)。術后3 d時,支持性照顧需求最大。見表2。
表2 老年前列腺癌55例各階段支持性照顧需求及重復測量分析/(分,±s)
表2 老年前列腺癌55例各階段支持性照顧需求及重復測量分析/(分,±s)
注:T1為術前1 d,T2為術后第3天,T3為術后3~5周入院首次化療時。每個維度均分和總均分為條目均分(生理與日常活動、心理、性、照顧與支持、健康信息分別包含5個、10個、3個、5個、11個條目)
維度生理與日常生活心理性照顧與支持健康信息總均分T1 31.05±18.18 33.98±20.91 23.96±17.18 55.85±16.59 75.64±10.43 49.36±7.18 T2 31.64±18.08 34.84±20.30 24.76±16.84 56.91±16.32 76.36±9.96 50.16±7.08 T3 31.29±18.19 33.67±19.96 24.29±16.93 55.73±16.08 75.60±9.82 49.30±6.99 F值8.214 5.440 6.633 3.801 3.763 18.726 P值0.001 0.014 0.005 0.037 0.039<0.001
2.3老年前列腺癌病人各階段生活質量從T1到T3,病人生活質量顯著改變(P<0.001)在生活質量的生理、心理、社會、環(huán)境各維度均有顯著變化(P<0.05),總的來說,病人在術后3 d時生活質量最差,其中生理、環(huán)境維度在術后第3天最差,而心理、社會維度在術后3~5周第1次化療時最差。見表3。
表3 老年前列腺癌55例各階段生活質量和重復測量分析/(分,±s)
表3 老年前列腺癌55例各階段生活質量和重復測量分析/(分,±s)
注:T1為術前1 d,T2為術后第3天,T3為術后3~5周入院首次化療時。每個維度均分和總均分為條目均分(生理、心理、社會、環(huán)境四個維度分別包含7個、6個、3個、8個條目)
維度生理心理社會環(huán)境總均分T1 48.49±16.85 53.15±16.38 51.45±13.59 54.69±18.41 52.09±8.87 T2 45.40±16.74 54.44±16.12 48.62±14.23 51.15±19.38 50.16±7.08 T3 47.51±15.59 53.02±16.33 46.44±14.83 53.15±17.59 50.63±8.40 F值8.045 5.921 17.377 10.246 17.233 P值0.002 0.005<0.001<0.001<0.001
以往的橫斷面研究顯示,前列腺癌病人的支持性照顧需求與生活質量顯著相關,前列腺病人的照顧需求未得到滿足,病人未滿足的需求越多,生活質量越差[7],但對于二者變化趨勢的研究國內還較為缺乏。本課題組通過開展支持性照顧需求與生活質量的縱向研究,了解二者在不同時間節(jié)點的變化特點,以便于臨床有針對性地進行干預。
病人在TI到T3過程中,照顧與支持、健康信息兩個維度的需求最高。本研究納入的病人年齡較大,且有將近一半病人處于腫瘤Ⅳ期,健康狀況可能較差,所以對照顧與支持的需求高。健康信息的需求在腫瘤病人中普遍較高,因為病人對手術和化療均有信息的缺乏,了解更多的信息可以幫助病人更好的理解疾病和治療,并作出治療方案的決定,可以降低病人的疾病不確定感和焦慮感,從而提高生活質量[21-22]。然而從T2到T3,病人對照顧與支持、健康信息的需求均有所降低,可能因為在病人術后出院和在家中恢復過程中,得到了相應的照顧與支持,健康狀況有所好轉,且在術后治療期間得到了醫(yī)院的信息支持,或在病人回家后,自主地對疾病相關信息有了一定了解,從而其在照顧與支持、健康信息方面需求均下降。有研究表示,隨著隨訪時間的延長,病人的照顧與支持需求會出現(xiàn)下降,這與本研究結果的趨勢基本一致[23]。在所有維度中,需求最低的維度是性需求維度,這可能是因為本研究納入的病人為老年病人,所以在整個治療過程中,性需求維度均較低,且病人在填寫量表時,可能會對此類問題有所回避。生理與日?;顒印⑿睦硇枨缶S度均在T2所需支持性照顧最多。術后常常與疼痛、臥床相關,病人的活動受限、自理能力降低,對術后恢復狀況感到焦慮,所以需要更多支持。
生活質量中,生理維度和環(huán)境維度呈現(xiàn)先下降再升高的趨勢,即在術后3 d時,生理、環(huán)境維度的生活質量均處于最低水平。術后3 d時,病人仍處于恢復階段,所以生理維度的生活質量較低,此時對環(huán)境的要求可能較高,從而對周圍環(huán)境的主觀感受較差。心理和社會維度的生活質量均呈現(xiàn)不同的變化趨勢。病人在心理維度的生活質量呈現(xiàn)先升高再降低的趨勢,病人在術前通常更為焦慮,這與其他研究結果一致[24-25]。而手術完成3 d后,病人可能認為接受手術治療后病情會有好轉,更有希望,故呈現(xiàn)更好的心理狀態(tài),而到首次化療時,病人對化療產生負面情緒,所以病人在術前和化療前應得到更多的心理支持。研究證明,心理護理干預可以有效干預前列腺病人的焦慮等負面情緒[26]。在社會關系維度,病人的生活質量呈現(xiàn)持續(xù)降低的趨勢,這可能是因為隨著病情的發(fā)展,手術和化療的挑戰(zhàn),讓病人對社會關系的需求增加,而實際上來自親友的支持有限。
總的來說,前列腺癌病人的支持性照顧需求和生活質量各維度變化趨勢復雜,臨床應針對不同時期病人的不同健康問題和照顧需求開展針對性的干預,對病人的常規(guī)治療進行補充,以有效滿足其照顧需求和提高其各維度生活質量,提高治療效果。
本研究發(fā)現(xiàn)老年前列腺癌病人的支持性照顧需求在術前1 d、術后3 d和術后首次化療時均未得到滿足,且支持性照顧需求和生活質量各維度呈現(xiàn)不同的變化趨勢。這對臨床有更為具體的指導意義,醫(yī)護工作者應對病人各階段未滿足的需求提供針對性護理,如在術前關注病人的生理癥狀,在術后3 d時加強各個維度的支持性照顧支持、加強心理干預以提高生活質量,為病人制定個性化的護理方案,促進病人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