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艾燁
如何提高物理解題效率,實現(xiàn)物理知識的有效運用,是我們物理備考面臨的主要問題。下面主要就高中物理解題的多角度分析方法展開探討。
在物理學習中,我們應(yīng)從多角度進行問題分析,根據(jù)自身實際情況設(shè)定科學的學習計劃,加大物理習題的練習強度,在不斷的學習中體驗物理知識帶來的樂趣,加強物理知識的實踐應(yīng)用,更好地深化理解,以真正掌握物理知識,提高我們的知識運用能力。在解決相遇、追及問題時,我們可以采取以下幾種方法:(1)函數(shù)法。方法一:求出某一時刻兩物體之間的距離y=f(t),若無論t所處何時,y=f(t)>0始終成立,則這兩個物體無法相遇;若在某一時刻t,使得y=f(t)≤0,則兩個物體能夠相遇。方法二:假設(shè)兩物體在某一時刻t相遇,驗證f(t)=0是否成立,若方程f(t)=0無正數(shù)解或?qū)崝?shù)解,則說明這兩個物體無法相遇;若方程f(t)=0有正數(shù)解或?qū)崝?shù)解,則說明兩物體能夠相遇。(2)圖像法。方法一(位移—時間圖像):作出兩物體的位移隨時間的變化圖像,若兩個圖像無交集,說明兩個物體無法相遇;如若兩個圖像存在相交點,則說明在某一時刻兩物體能夠相遇。方法二(速度—時間圖像):比較時間軸和速度軸所圍成的面積差,進行準確計算。
例1一輛小汽車從靜止狀態(tài)開始移動,并以1m/s2的加速度前進,當小汽車離起點25m時,某人以6m/s的速度勻速追小汽車,請問能夠追上?若追不上,那么小汽車與人的最小距離為多少?
圖1
能量守恒定律是高中物理學習中的重點知識,不僅涉及范圍較廣,在高考中占據(jù)大量比分,還對我們的全面發(fā)展具有重要影響。
圖2
例2如圖2所示,工作人員借助滑輪裝置,將100kg的料車沿傾斜角為30°的斜面由下向上勻速拉動,斜面長度L=4m。忽略滑輪的質(zhì)量與摩擦力,取g=10N/kg,求工作人員拉繩子的力做的功。
方法二:根據(jù)功能關(guān)系求解。由功能關(guān)系得W人=ΔE=mgh=mgLsin30°=2000J。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們要突破思維定式,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從多角度考慮解題思路,提高物理解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