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系是國民黨中唯一擁有相對獨立的武力、地盤和財權的派系??箲?zhàn)一開始,桂系便加入淞滬會戰(zhàn),其后在臺兒莊血戰(zhàn)中戰(zhàn)功彪炳。然而,解放戰(zhàn)爭開始后,桂系逐漸走向了衰落。
名副其實的北伐鋼軍
國民黨在孫中山逝世之后,派系便逐漸興起。但是桂系和其他各派系相比,則有所不同。國民黨內其他派系,都是在黨內成長起來的,桂系則是國民黨中唯一擁有相對獨立的武力、地盤和財權的派系,始終難以洗掉它的地方色彩而真正地加入“中央”的大熔爐。
1926年,國民政府決定北伐,廣西的李宗仁、白崇禧等也積極響應。國民政府將手中能掌握的軍隊共改編為8個軍10余萬人,其中以桂系軍隊的第7軍最為強大,全軍轄9個旅25個團共4萬余人。
北伐戰(zhàn)爭開始后,第7軍出動8個團參與北伐。雖然第7軍不像第1軍、第4軍那樣基層擁有大量共產黨員,但由于低級軍官出身的李宗仁、白崇禧等比較講究軍事民主,官兵關系比較和睦,因此士兵覺悟也比較高,打仗比較賣力。
在第4軍和第8軍配合下,第7軍消滅了吳佩孚的主力,攻占武昌。之后由于江西戰(zhàn)場告急,第7軍奉命入贛援助,經幾次激戰(zhàn)擊潰孫傳芳主力,繳槍3萬余支。江西之戰(zhàn)后國民政府授予第7軍“鋼軍”的稱號。
更為出彩的則是之后的龍?zhí)洞蠼荨?927年秋,北洋軍閥孫傳芳部11個師共7萬余人渡江而下,揚言“打到南京過中秋”。白崇禧等指揮第1軍和第7軍,在距南京30余里的龍?zhí)秾⑵浜莺輷魸?,共俘?萬余人,從此孫傳芳部一蹶不振,徹底退出歷史舞臺。
到1928年7月,桂系已經控制了包括廣西、兩湖、南京和平津在內的地區(qū),直轄軍隊發(fā)展到7個軍共20余萬人。白崇禧為此得意洋洋得宣稱:“即便是當年的太平天國也不過如此!”
在臺兒莊一役達到巔峰
北伐后的中國軍隊分成四大系統(tǒng)——4個集團軍。在這4個集團軍之上,又有4個“政治分會”,總攬國內四大區(qū)域中的一切黨政軍大權。李宗仁任第四政治分會主席,兼第4集團軍總司令。此時,桂系的真正力量已遍及全國,它的司令部已自廣西移至武漢核心。白崇禧收編唐生智的舊屬李品仙、廖磊等部數萬人,虎踞華北;李宗仁坐鎮(zhèn)華中;李濟深、黃紹竑把守兩廣;上海市市長張定瑤亦是桂系人物。桂系可謂掌握半壁山河。
然而,桂系本身發(fā)展太快,也百孔千瘡。它基本上是軍人的集團,沖鋒陷陣是其所長,至于統(tǒng)兵百萬,運籌于帷幄之中,決勝于千里之外,搞大的戰(zhàn)略,他們就難以勝任。因而1929年2月“武漢事變”一起,桂系便一敗涂地。當年統(tǒng)百萬雄師的虎將,只有躲到香港去做政治難民了。
1931年“九一八”前后,正當南京國民黨政府為抗日和“剿匪”弄得手忙腳亂之時,桂系諸領袖,反能忙里偷閑,龜縮于廣西境內,去建設“新廣西”了。
1936年,桂系聯合粵系的陳濟棠,發(fā)動了“兩廣事變”。陳濟棠粵系因部下余漢謀等人被蔣介石收買倒戈而失敗。之后在各方政治勢力的斡旋下,桂系與蔣介石達成協(xié)議:桂系擁戴蔣介石為領袖,并在全面抗戰(zhàn)開始之時,出兵抗日。而蔣介石允諾不再動搖桂系在廣西的統(tǒng)治地位?!皟蓮V事變”得以和平解決。
1937年7月抗戰(zhàn)全面爆發(fā)后,桂系積極響應號召。得益于戰(zhàn)前寓兵于民和大辦民團的建設方針,桂系很快將5個師擴充到16個師,并派出3個軍10余萬人北上參加抗戰(zhàn)。
10月,由桂系第7軍和第48軍組成的第21集團軍投入淞滬會戰(zhàn),雖然桂系士兵作戰(zhàn)英勇,但敵不過日軍強大海空火力的打擊,此役共傷亡2萬余人,軍中6個旅長,5位殉國。1937年10月南京棄守后,戰(zhàn)場轉入皖北,當時擔任這一帶防御戰(zhàn)的便是桂系。
其后,桂系在臺兒莊血戰(zhàn)(1938年4月)中戰(zhàn)功彪炳。但是桂系的輝煌,在臺兒莊一役也算是到了巔峰。1938年10月武漢失守之后,國軍退入山岳地帶,日軍也無力再進,雙方膠著。這時共產黨軍隊在敵后進行游擊戰(zhàn),敵后所有游擊根據地,幾乎全部納入共產黨之手,所余者唯大別山一區(qū)而已,而大別山則在桂系掌握之下。
徹底退出歷史舞臺
在抗戰(zhàn)后期,桂系除了零星的剿共戰(zhàn)事之外,就是屯兵不戰(zhàn)了。地處敵后,天高皇帝遠,在大別山區(qū)做起了土皇帝。上下交征利,無惡不作,無官不貪,甚至以大量戰(zhàn)略物資走私資敵。
抗戰(zhàn)勝利后,桂系第7軍、第46軍和第48軍紛紛被調往山東戰(zhàn)場和解放軍作戰(zhàn)。
1947年2月萊蕪戰(zhàn)役中,第46軍敗在臥底軍長韓練成手下,全軍覆沒。
1947年6月,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打響了反攻國民黨統(tǒng)治區(qū)的號角。白崇禧將駐大別山桂軍改編成機動靈活的山地部隊,以對付分散建設根據地的解放軍。
三大戰(zhàn)役和渡江戰(zhàn)役后,解放軍第四野戰(zhàn)軍開赴華中地區(qū),準備解放華南地區(qū)。此時華南地區(qū)的國軍主力僅剩桂系的第7軍和第48軍,白崇禧命部隊且戰(zhàn)且退。不料解放軍第135師奮勇當先,沖進來插入桂軍中間,打亂了桂軍的部署。
桂系4個師與解放軍第135師糾纏在一起,為解放軍其他部隊包圍桂系贏得了時間,僅僅三天時間,桂系主力4個師就被全殲。
由于缺乏主力部隊作為基干,之后在廣西新成立的桂系幾個軍缺乏作戰(zhàn)經驗和充足彈藥,也很快就被解放軍打垮,白崇禧也不得不逃往中國臺灣。至此以后,桂系算是徹底退出了歷史舞臺。
(《領導文萃》2019年3月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