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高中階段開設英語翻譯與文化選修課,符合高中課改要求。經過翻譯訓練,能夠促進學生的詞匯學習,語法規(guī)則的掌握,跨文化交際意識的培養(yǎng)和語言運用能力的提高。
【關鍵詞】選修課;翻譯與文化;教學策略
【作者簡介】周晶晶,福建泉州第一中學。
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中指出:“為不同發(fā)展方向的學生提供有選擇的課程。選修課程由學校根據實際情況統(tǒng)籌規(guī)劃開設,學生自主選擇修習……為學生就業(yè)和高校招生錄取提供參考。”其中,英漢互譯屬于實用類選修課,供有不同需求、潛能和興趣的學生選修。翻譯作為英漢對比的手段,可以幫助學生發(fā)現兩種語言的本質差別。通過開設翻譯與文化選修課,促使學生初步了解翻譯技巧,理解中英兩種語言的知識和豐富文化內涵。提高翻譯能力與跨文化交際能力。
選修課教材如果沒有選取好,就很難達到預期的效果。教師應當選取部分符合高中生認知特點、難易適中、翻譯地道的英語材料,在課堂上引導學生翻譯,讓學生感知不同文化,對比分析兩種語言的異同點。選材還需考慮其在促進學生思維、形成正確價值觀等方面的積極意義,為學生發(fā)展語言能力和形成學習策略提供語言和文化素材,促成學生正確價值觀的形成。在具體操作環(huán)節(jié),教師進行翻譯教學策略指導,學生練習需要相應技巧的翻譯材料,從而在兩種語言互譯過程中融會貫通。此外,學生參與課堂討論,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探究、發(fā)現引起英漢兩種語言文化不同的原因,總結英漢兩種文化間的差異在翻譯中的體現,并在課堂上進行分享。
1.介紹英美文化背景,對比理解中英文化差異。語言不僅是交際和思維的工具,也是文化的載體,反映了各民族生存的地理環(huán)境、歷史環(huán)境、宗教信仰、價值觀念等方面內容。翻譯是跨文化的信息交流,不僅要完成語義信息的傳遞,還要完成文化信息的解碼。例如:綠色在漢語中常用于指代植物,但在英語中,它有“富有”的意思,green power即金錢的力量;綠色還有“年輕的、沒有經驗”的含義,green hand意為新手,green也是嫉妒的顏色,green-eye表示嫉妒。在英語中,一些表達具有特殊的含義,一些比喻的喻體與漢語也相差很大。如:Dont quarrel with your bread and butter.乍一看是不要和你的面包和黃油爭吵,其實在英語中bread and butter是“生計,主要收入來源”的意思。所以翻譯成“端人家碗,服人家管?!被颉澳萌思沂周洠匀俗於??!庇秩纾篒 never saw such oyster.翻譯成“我從沒見過這么守口如瓶的人。”這里的oyster為引申義。由此可見,翻譯既涉及到語言又涉及到文化,語言與文化緊密聯系,在進行翻譯的同時必定要對文化背景有一定的了解,我們進行翻譯教學活動時必將促進學生對英語文化的學習。
2.指導學生理解英漢句法結構差異。
(1)形合和意合。英語重形合,即用語法手段來表明邏輯、時態(tài)、語態(tài)、單復數等信息。而漢語重意合,邏輯、時間等信息隱含在字里行間。故在英譯漢中,要注意刪減邏輯、時態(tài)、語態(tài)和代詞、單復數等語法構件,反之亦然。如In the park, we sang and danced. 譯為“我們在公園里唱歌跳舞”,無需加上“和”字,因為在漢語中兩個動作的邏輯是隱藏在字里行間。When you finish the draft, sent it to me.意為“稿子寫完寄給我”,無需譯出when。又如被動語態(tài)的翻譯The boy was saved.譯為“這個男孩獲救了”,無須加“被”字。此外,中文名詞無單復數變化,生搬硬套英文的單復數形式,難免累贅生硬。
(2)有靈主語與無靈主語。漢語常用人稱來敘述,使用有靈主語;而英語常使用事物來做主語,使用無靈主語。這背后體現了中英兩種文化心理:漢語強調人文文化,重人倫,注重人的主觀能動性;西方則強調科學文化,注重客觀敘述,強調分析性思維。
(3)重復和變化。法國漢學家葛蘭言稱:“中國人所用的語言,是特別為‘描繪而造的,……而不是為了下定義或判斷而設計的語言。”漢語不忌重復,相對鋪張華麗;英語忌重復,好變換。故在漢譯英時需注重提煉要點,通過巧用省略句、代詞和上意詞的方式來避免語義重復。
3.引導學生結合語境,正確理解一詞多義。在英語和漢語中,都存在著同一詞在不同語境中的意思差異,需要在翻譯過程中結合語境來理解。以下四個句子中的good意思不盡相同:(1)It was a girl with good manners. 她是一個舉止得體的姑娘。(2)There were all labeled as good eggs.這些都被標為新鮮的雞蛋。(3)Dogs are regarded as mans good friends.狗經常被認為是人們忠實的朋友。(4)Nasser was a good chess player.納賽爾是個高明的棋手。引導學生結合語境學會變通,使譯文符合目標語表達習慣。
綜上,翻譯實踐并非簡單地進行中英對譯,還涉及到了語言所反映出來的跨文化的內容,故不能忽視語言文化教學。翻譯與文化選修課的開設,不僅幫助學生掌握英漢互譯的基本翻譯技巧,而且開闊了他們的文化視野,滿足他們的文化需求,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如何更大地發(fā)掘翻譯與文化選修課的潛在價值,仍需一線教師進一步探索。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