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政強 方艷瓊
[摘要] 目的 探究糖尿病合并抑郁狀態(tài)患者的患病狀況,根據患者的具體病癥對患者內分泌激素變化進行分析。方法 在該院數據庫中選擇時間段2016年4月—2018年6月間收入的糖尿病患者的一般資料,選擇符合要求患者84例納入研究開展實驗,根據患者是否存在抑郁狀況對患者進行兩組均分,分為對照組(n=42)和實驗組(n=42),對照組患者為普通糖尿病患者,實驗組患者存在糖尿病合并抑郁狀態(tài)。采用艾森克人格量表和社會支持量表對患者的患病狀況進行評價,并記錄所有患者內分泌激素的變化狀況,對兩組患者進行相關性分析。結果 首先來說,實驗組患者的神經質狀況得分較對照組更高,說明患者存在較為明顯的神經質表現,而對照組患者內外向得分高于對照組,說明對照組患者更愿意與他人交流,但兩組患者的掩飾程度得分未見明顯差異,實驗組患者的客觀支持得分較對照組更低,總體來說實驗組患者得到的客觀支持低于對照組(P<0.05)。 對照組患者的各項內分泌激素水平較實驗組來說更加趨于正常值,實驗組患者異常度較高,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同時實驗組患者的糖尿病狀況較對照來說更為嚴重,血糖數據指標高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糖尿病合并抑郁狀態(tài)患者往往存在較為性格內向和神經質的特點,并且糖尿病合并抑郁癥狀患者往往存在明顯的社會支持較低的狀況。而患者的抑郁情緒越嚴重,其糖尿病狀況則會隨之趨于嚴重,所以在對糖尿病患者進行治療時,應當注重其心理狀態(tài),避免患者抑郁狀態(tài)加重,這樣能夠有助于緩解患者的患病狀況,以達到最優(yōu)化的治療效果。
[關鍵詞] 糖尿病;抑郁狀態(tài);治療方案;內分泌激素
[中圖分類號] R4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9)08(a)-0026-03
近年來隨著現代社會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糖尿病等其他慢性疾病在目前臨床上發(fā)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趨勢,逐漸引起了現代人群的關注??傮w來說,糖尿病是目前臨床上常見的慢性疾病,患者發(fā)病后主要表現為體內胰島素相對不足或絕對不足或者靶細胞出現對胰島素敏感性降低的現象,對于患者的糖代謝狀況會造成極大的影響[1]。由于糖尿病屬于一種慢性疾病,患者在治療時需要長期用藥,所以這就導致糖尿病患者發(fā)生抑郁事件的概率高于普通人群。抑郁狀態(tài)是一種患者在生活中感覺情緒處于低落的精神狀態(tài),部分患者表現為心境抑郁和悲觀厭世狀況,無法對周圍環(huán)境的困難進行處理,所以如果糖尿病患者合并抑郁狀態(tài)則會導致其病情進展迅速,嚴重影響患者的康復[2]。該次研究中在該院數據庫中選擇時間段2016年4月—2018年6月間收入的糖尿病患者的一般資料,選擇符合要求患者84例納入研究開展實驗,探究糖尿病合并抑郁狀態(tài)患者的患病狀況,根據患者的具體病癥對患者內分泌激素變化進行分析,取得了一定成果,現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在該院數據庫中選擇收入的糖尿病患者的一般資料,選擇符合要求患者84例納入研究開展實驗,根據患者是否存在抑郁狀況對患者進行兩組均分,分為對照組(n=42)和實驗組(n=42),對照組患者為普通糖尿病患者,實驗組患者存在糖尿病合并抑郁狀態(tài)。對照組中患者的性別信息包括(男:23例;女:19例),患者的年齡信息區(qū)間介于52~75歲,患者的平均年齡信息數據為(64.1±5.6)歲;實驗組中患者的性別信息包括(男:20例;女:22例),患者的年齡信息區(qū)間介于51~74歲,患者的平均年齡信息數據為(62.9±6.2)歲;納入標準:患者經臨床診斷均為糖尿病合并抑郁狀態(tài);患者入院時經臨床體檢,未見其他全身性疾病或器質性疾病,身體狀況良好;患者未見過敏史以及感染史;患者具有正常認知功能且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排除治療依從性較差以及無法對隨訪進行配合患者;排除存在血液、心功能禁忌患者;排除精神和認知存在障礙患者;排除在3個月內接受過相關治療患者。該次研究已告知所有患者家屬,且簽署相關同意書,對比患者的基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患者的患病狀況對比 ?采用艾森克人格量表和社會支持量表對患者的狀況進行評價。
艾森克人格量表中包含85個題目,其中有內外向量表21個題目、情緒性量表24個題目、精神質量表20個題目、效度量表20題目。患者在回答時若回答為是則記錄為正向回答加1分患者若回答否為反向回答不加分。社會支持量表中包含10個題目,其中包括客觀支持題目3題、主觀支持分以及對支持的利用度評分總分為3項分數之和。
1.2.2 ?對所有患者的糖尿癥狀進行評價 記錄患者的常規(guī)血糖值、餐后兩小時血糖值和糖化血紅蛋白數值。
1.3 ?統計方法
該次研究中數據均錄入SPSS 19.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而實驗結果中,該次研究結果中涉及到的各項實驗指標均應用(x±s)進行數據記錄,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實驗組患者的神經質狀況得分較對照組更高,說明患者存在較為明顯的神經質表現,而對照組患者內外向得分高于對照組,說明對照組患者更愿意與他人交流,但兩組患者的掩飾程度得分未見明顯差異,實驗組患者的客觀支持得分較對照組更低,總體來說實驗組患者得到的客觀支持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實驗組患者的糖尿病狀況較對照來說更為嚴重,血糖數據指標高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對照組患者的各項內分泌激素水平較實驗組來說更加趨于正常值,實驗組患者異常度較高,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糖尿病是一種臨床上常見的慢性疾病,主要是由于胰島素分泌缺陷或胰島素無法正常作用,所導致患者始終處于高血糖狀態(tài)的代謝性疾病。就目前來說,在臨床上還未形成對這種疾病進行治療的有效方式,所以在臨床治療時主要以各種手段對患者的血糖進行控制,以調整患者的病癥發(fā)展,主要包括長期的自我血糖監(jiān)測以及飲食治療和運動治療等方案[3]。但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治療方案難以在治療期間獲得有效的治療效果,如果患者持續(xù)保持長期高血糖狀態(tài)和代謝紊亂狀態(tài),則有可能引起患者出現全身性組織器官的障礙,尤其以眼、腎臟以及神經系統障礙為主,嚴重時甚至可能導致患者出現失水和電解質紊亂的癥狀。而相關臨床研究表明,如果患者長期處于病癥狀態(tài),對于患者的身心健康都會造成極大的影響,致使患者抑郁癥狀明顯。而近年來的部分研究中,將糖尿病與患者心理狀態(tài)進行聯合調查,發(fā)現患者抑郁狀態(tài)下糖尿病癥狀控制程度更難,并且患者內分泌激素也會出現一定的變化,這對于患者糖尿病治療和控制來說具有重要意義。
而相關臨床研究調查顯示,社會支持會對人們生活造成極大的影響,該次研究結果中表明如果患者始終處于抑郁狀態(tài),患者的客觀支持率較正常狀況下來說明顯更低,并且實驗組患者的神經質得分更高,說明患者情緒穩(wěn)定性更低,而患者內外向得分更低,說明患者性格更為內向,無法與其他正常人群進行良好的交流,在這種狀況下,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會受到極大的影響,進而對患者的血糖控制能力造成極大的影響,導致患者診療效果變差的同時影響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出現惡性循環(huán)[4]。而該次研究結果中表明,實驗組患者的血糖控制率較對照組來說明顯更差,說明心理狀態(tài)會極大的影響患者糖尿病的治療效果,進而表明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問題會極大的影響患者的病癥發(fā)展,對于臨床治療工作來說有極為不利的影響。所以在對糖尿病患者進行治療時,不僅應當應用藥物對患者的病癥加以控制,還需要配合相應的心理治療,以保證患者治療效果的同時改善患者的抑郁狀態(tài),這才是對患者進行治療的主要方案。在傅瑩瑩[5]的研究中表明,在對患者進行診斷時,應用抑郁自評量表對患者的個體信息進行評估,其研究結果表明在實驗完成后,患者的抑郁狀態(tài)產生主要與患者的婚姻狀況、職業(yè)以及糖尿病病程和年齡信息有較為密切的關系,其中女性患者較男性患者來說更容易出現抑郁狀況,并且未婚患者較已婚患者來說出現抑郁狀況的發(fā)生率更高。總體來說導致患者出現抑郁狀況的因素較多,主要與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以及個體信息均有較為密切的關系。所以在實際治療時需要與患者進行密切交流了解患者的心中訴求和抑郁因素,這樣才能促使治療工作順利開展,使患者在治療時能夠獲得良好的治療方案,以保證患者的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糖尿病合并抑郁狀態(tài)患者往往存在較為性格內向和神經質的特點,并且糖尿病合并抑郁癥狀患者往往存在明顯的社會支持較低的狀況。而患者的抑郁情緒越嚴重,其糖尿病狀況則會隨之趨于嚴重,所以在對糖尿病患者進行治療時,應當注重其心理狀態(tài),避免患者抑郁狀態(tài)加重,這樣能夠有助于緩解患者的患病狀況,以達到最優(yōu)化的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1] ?仲麗娟.糖尿病合并抑郁狀態(tài)患者患病情況及相關內分泌激素[J].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4(14):2583,2585.
[2] ?管曉波,陸崢,郭珍,等.帕羅西汀對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糖代謝、內分泌及其情緒的影響[J].中國民康醫(yī)學,2017,29(1):1-4.
[3] ?梁海艷.糖尿病合并抑郁狀態(tài)患者患病情況及相關內分泌激素變化的臨床研究[J].實用婦科內分泌雜志:電子版,2016,3(9):76-77.
[4] ?劉華明. 糖尿病合并抑郁狀態(tài)肝(脾)胃不和、心陰虧損證患者內分泌激素相關性研究[D].北京: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3.
[5] ?傅瑩瑩. 糖尿病合并抑郁狀態(tài)患者患病情況及相關內分泌激素變化的臨床研究[D].北京: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4.
(收稿日期:2019-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