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芳
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把“對寫話有興趣”放在了對低年級學生寫話要求的首要位置。然而在執(zhí)教過程中我們卻發(fā)現(xiàn),寫話已然成了低年級學生的負擔。這是因為,低年級學生缺乏將具體形象轉(zhuǎn)化為書面文字的寫話技能,所以就不能將所見的形象用書面語言描述出來,而思維導圖恰好可以解決低年級學生寫話困難的窘境。那么,如何利用思維導圖引導小學低年級學生進行寫話練習呢?筆者談談自己的幾點做法。
一、樹型圖,建構(gòu)寫話框架
許多教師都特別重視對一年級剛?cè)雽W的學生進行寫話引導,經(jīng)常不厭其煩地重復著:寫話時,要注意寫清楚什么時候、什么地方、誰、發(fā)生了什么事情。也許因為只是枯燥的重復,真正到了寫話的時候,學生依然無法寫好,要么出現(xiàn)不完整的寫話,要么出現(xiàn)無序混亂的寫話。如:“今天,我倒茶在家里。”那么,能不能用樹型圖來幫助學生建構(gòu)寫話框架呢?筆者進行了嘗試。在看圖寫話之前,筆者先讓學生畫一張樹型圖,然后想一想該在樹型圖里填些什么。學生在思考之后,自己動手填上了時間、地點、人物、做什么,有的還加上了心情、別人的反應等。有了樹型圖這個思考的基礎,學生動筆表達就不覺得困難了,他們很容易地寫出了通順有條理的一句話:“星期天下午,我在家里為媽媽倒了一杯茶?!痹诖嘶A上,筆者讓學生試著在第一層樹型圖下再加上一些分支。比如,在“做什么”的下面加上“起因”“經(jīng)過”“結(jié)果”。一層層的樹型圖就像是一層層的臺階,學生很輕松地把事情的發(fā)展過程填寫到樹型圖里。借助樹型圖建構(gòu)的寫話框架,大部分學生都能寫出類似這種水平的一段話:“星期天下午,媽媽看起來很累。我連忙為媽媽倒上一杯熱茶,輕輕地走到媽媽身邊,把茶遞給了媽媽。媽媽高興地咧開嘴笑了,我的心里也覺得甜甜的?!?/p>
利用樹型圖建構(gòu)寫話框架和列提綱有相似之處,但用圖表的方式表達,更直觀、更符合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有了這樣直觀形象的寫話框架,學生有條理、完整地寫話自然就不再困難了。
二、起泡圖,提升描述能力
干癟式描述是低年級學生寫話的另一種常見情況。如:“星期天,我和爸爸一起去逛商場。”我們常常會把這種情況歸結(jié)為是學生太小、詞匯貧瘠??墒?,平常在與學生的交談中,我們總能聽到他們用豐富的詞語描述他們所看到的鮮活的畫面??梢?,詞匯量缺乏絕不是低年級學生寫話干癟的唯一原因。如果在寫話中,能調(diào)動學生整個身體的感知,那么我們自然能看到生動的文章。在寫話教學中,使用起泡圖可以以填圖游戲的方式,調(diào)動學生整個身體的感知,提升學生的描述能力。
思維導圖之父東尼·博贊在《思維導圖使用手冊》中是這樣描述起泡圖的:主要是使用形容詞或形容詞短語來描述物體,增強學生使用形容詞描述特征的能力。中心圓圈內(nèi),寫下被描述的物體;外面圓圈內(nèi),寫下描述性的形容詞或短語。本著這樣的理念,在每次寫話前,筆者就帶著學生畫出各種他們喜歡的,甚至是奇形怪狀的泡泡。在最中間的泡泡里,學生寫下自己要描述的物體,外面再增加各種自己能想到的小泡泡。學生在完成起泡圖的過程中,興致盎然。在不知不覺中,他們積極思考、動手描述事物的興趣被調(diào)動了起來。
在春游之后的寫話課上,筆者讓一年級的學生利用起泡圖描述自己觀察到的最喜歡的花朵。有的學生在中間的泡泡里寫上了“油菜花”,在周邊的泡泡里寫上了各種各樣的詞語——金黃色、鮮艷、小小的、綠油油的、清香、像小星星、嫩嫩的等等。為了讓自己的泡泡更多,學生調(diào)動了整個身體去感知世界,這樣寫出來的語言自然豐富。如:“我最喜歡的要數(shù)園博苑里的油菜花啦。燦爛的陽光下,金黃色的油菜花顯得格外鮮艷,在綠油油的葉子中,就像是一顆顆的小星星。走近一看,花朵嫩得像小嬰兒的皮膚,還有一股淡淡的清香?!庇械膶W生寫木棉花,有的學生寫三角梅……不管寫的是什么花,他們都能在起泡圖的幫助下言之有物。
三、多圖并用,激活寫話思維
在寫話教學中,多種思維導圖一起運用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寫話興趣,激活學生的寫話思維。如在進行《兩只鳥蛋》的讀寫結(jié)合教學時,筆者就將流程圖和起泡圖結(jié)合在一起指導學生寫話。
在《兩只鳥蛋》這一課的課前交流時,學生表現(xiàn)出了對鳥蛋極其濃厚的興趣。于是,筆者就組織學生進行思維導圖寫話拼圖游戲。首先,筆者讓學生看、摸、聞鳥蛋,直觀感受寫作對象,并且告訴他們,要把看到的、摸到的、聞到的都用起泡圖畫出來,看誰能讓自己的起泡圖最豐富。接著,筆者讓學生把三個方面的感受用不同顏色的筆填入三張起泡圖中,積累與視覺、觸覺、嗅覺有關的詞語。完成了起泡圖之后,筆者引導學生填寫流程圖。流程圖借助箭頭的流向,清晰地提示學生寫作的順序:(1)給文章設計一個開頭。(2)把視覺、觸覺、嗅覺的感官體驗按順序?qū)懭肓鞒虉D中,把起泡圖中出現(xiàn)的詞語運用到句子中。(3)給文章設計結(jié)尾。最后,筆者讓學生借助這張流程圖,完成寫話。
這樣的寫話教學,就像是一場有趣的拼圖游戲,學生玩得不亦樂乎。在玩的過程中,思維導圖已經(jīng)幫助他們做好了寫話的準備,于是,他們有條不紊地寫下了他們的所見所感,甚至連平常沉默寡言的學生也寫下了這樣生動的一段話:“今天上課前,老師讓我們看了鴿子蛋。老師帶來的鴿子蛋就像是被施了縮小魔法的雞蛋。它和雞蛋一樣,都是橢圓形的,殼也是白白的。可是鴿子蛋特別小,可能要五個鴿子蛋才有一個雞蛋那么大。我摸了一下鴿子蛋,感覺涼涼的,殼脆脆的,好像一不小心就會破碎。我聞了聞鴿子蛋,什么味道也沒有。我覺得,我們今天真是太幸運了,可以看到鴿子蛋。”在這一段話里,有很多他不會寫的字,都是用拼音代替,但這依然按捺不住他表達的欲望。多圖并用,不僅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還激活了學生的思維。
使用思維導圖指導低年級學生寫話,不僅有助于學生從整體布局上有條不紊地充分表達,更重要的是,這樣的寫話技能習得過程,是一種有趣的、學生全身心主動參與的過程。在思維導圖的幫助下,《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提出的“對寫話有興趣,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象中的事物,寫出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想”的目標,就可以實現(xiàn)了。
(作者單位:福建省廈門市海滄區(qū)第二實驗小學〓本專輯責任編輯: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