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丹
[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運用各種教學策略,讓閱讀課堂變得靈動起來。通過設置游戲讓學生感受到閱讀的快樂,通過拓展資源讓學生學得更扎實,通過對文本補白促使學生展開自主質(zhì)疑,這些方法都能讓語文課堂變得更靈活高效,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關鍵詞]閱讀教學;靈動;設置游戲;拓展資源;補充留白
[中圖分類號] G623.2[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9068(2019)22-0057-01
靈動的課堂教學指的是鮮活、生動、高效,同時又具有活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課堂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小學生活潑好動、具有好奇心的特點,構筑靈動的語文課堂,讓學生在靈動的課堂中更積極主動地展開學習,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快樂而融洽的課堂學習氛圍能促使學生更高效地展開學習。由于小學生大多具有活潑好動的特點,我們在教學中可以圍繞著閱讀內(nèi)容設置各種有趣的游戲,營造出輕松活潑的互動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在歡樂中閱讀、感悟,提高讀寫綜合能力。
在學習蘇教版五年級上冊第10課《嫦娥奔月》之后,我設置了一個和課文有關的小游戲。我選擇了一些課文中的生詞,如“長生不老、灑滿清輝、皓月當空”等,將其寫在卡片上,每張卡片上寫上一個生詞,并在其他的卡片上寫上“嫦娥、后羿”等人名。學生可以隨機在人名牌和生詞牌中抽取若干張,然后將卡片上的詞語和人名組合起來,形成完整的句子。如有學生抽中了“嫦娥”和“灑滿清輝”,便用這兩個詞語造句:“嫦娥在月亮上思念著自己的丈夫,但是卻不能相見。她無奈地揮動衣袖,使大地灑滿清輝。于是,每一個地上的人也都生出了相思的情感。”這樣的游戲不僅能使學生更扎實地掌握課文中的生詞,還能讓學生感受到語文學習的快樂。
語文教學的目的不僅僅是讓學生學會聽說讀寫,更重要的是讓學生體會到文章的美,真正走進文本中。通過設置各種有趣的游戲,學生能在輕松靈動的學習氛圍中和文本對話,進而學有所得。
一些語文課堂看似熱鬧,但是未必會有好的教學效果。我在教學中嘗試拋棄假大空的教學模式,轉(zhuǎn)而引導學生展開扎實的學習。這樣也能更好地構筑靈動而高效的語文課堂。我利用學生好奇心強的特點,在課堂上提出一些具有擴展性、懸疑性的問題,引導學生在課后展開自主閱讀。這樣就能拓展課文資源,讓學生學得更為扎實。
蘇教版五年級上冊第8課《成語故事》講述了幾個和成語有關的小故事。教學時,我嘗試提出問題,鼓勵學生進行自主性拓展閱讀。如提出:“大家還知道哪些成語故事呢?可以在課后翻閱一下書本,收集一下成語故事,然后在課堂上將自己收集的故事講給其他同學聽?!边@樣就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在課余時間去拓展資源,閱讀更多的成語故事。之后,我又在課堂上組織學生開展講故事的活動,學生在講述和傾聽故事的過程中會對故事產(chǎn)生更深刻的印象,對成語的記憶也會更牢。如有學生講述了“鷸蚌相爭”的故事,并將其和現(xiàn)實生活結合起來,講述了公交車上兩個乘客吵架,好比鷸蚌相爭,結果讓小偷趁機偷了皮夾子。
在拓展資源的過程中,我嘗試采用連通課堂內(nèi)外的方式,讓學生在課上專心聽講,在課后嘗試拓展閱讀,避免了機械化的教學。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課堂中,由淺入深地展開學習,這樣的語文課堂會更全面、更生動,更能吸引學生的眼球。
語文教材中,不少文本都會有作者故意留下的言語空白。我充分利用這一點,給學生留出時間,讓他們展開自主思考,去填補空白。這樣教學能夠喚醒學生的質(zhì)疑思維,提升學生的讀寫能力。
在教學蘇教版五年級上冊第23課《林沖棒打洪教頭》后,我留給學生一些自主思考的時間,讓他們嘗試提出問題。在總結了學生的問題后,我又組織他們圍繞其中的重要問題展開分析,從而更好地挖掘文章的內(nèi)涵。如有學生提出:“林沖既然是性格沉穩(wěn)的人,很有禮貌,那么最后為何還是打了洪教頭呢?為何不謙讓到底呢?”我組織學生圍繞這個問題進行思考,學生在探究后發(fā)現(xiàn),林沖一切都以禮為先,但是如果遇到有人欺人太甚的話,還是會奮起反抗的。這樣,學生就對林沖這個人物形象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我還鼓勵學生提出更多的問題,如圍繞當時的社會背景展開思考,探究《水滸傳》的社會意義,從而使學生對作品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在教學中,我充分利用各種課堂生成資源,引導學生展開自主學習,嘗試自己提出問題。這樣教學能使語文課堂變得更為生動,同時也能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在靈動的語文課堂中,平等交流是教學的前提,激發(fā)學習興趣是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豐富的情境是教學的有效手段,巧妙設問是教學的重要方法。在這樣的課堂中,學生的學習效率將得到不斷提高。
(責編 劉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