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暑之日,熱浪滾滾,現代人躲進裝有空調、電扇的房間,閉門不出,大家偶爾也會杞人憂天地為古人擔心,沒有空調的古人是如何度夏避暑的?其實古人的避暑方法有很多,避暑的效果似乎也毫不遜色于現代。
手搖扇子頭枕風
古人消暑的器物中,已有3000多年歷史的扇子功居第一。早在原始社會,古人在烈日炎炎的夏季已會隨手取植物葉或禽羽,用來遮陽生風,名曰障日,這便是扇子的雛形。班固的《竹扇詩》有云:“供時有度量,異好有團方。來風堪避暑,靜夜致清涼?!彼怨湃擞址Q扇子為“搖風”“涼友”。
據《古今注》記載,最早的扇子出現于商代,是用雄雉尾羽制成的,故稱之為“翟扇”。但此時的扇子并不是用來拂涼驅暑的,而是用來遮陽擋風的,插在車上也是一種儀仗??脊虐l(fā)現,扇子當儀仗使用時左右開合,像門一樣,這也是為什么“扇”字從“羽”和“戶”旁。
到漢代,出現了用絹制成的團扇,又稱羅扇、紈扇。至唐代,在團扇上題詩作畫已經相當流行。男女都用團扇,在酷熱的夏季,幾乎人手一扇。
早在唐代,中國團扇就傳入日本,并在日本宮廷內流行。16世紀初,中國折扇經由葡萄牙商人和傳教士傳入歐洲,影響了當地的社交風俗和宮廷禮儀。
與扇子一樣,由竹子編制的納涼用具竹夫人也是古人日常生活的消暑睡具?!都t樓夢》第二十二回中,元宵節(jié)寶釵做燈謎:“有眼無珠腹內空,荷花出水喜相逢。梧桐葉落分離別,恩愛夫妻不到冬。”謎底便是竹夫人,它是一種用竹篾編成的圓柱形物,通常兩種制作方法:一種截取整段竹,長約1米,中空,四周有竹編網眼,以通風散熱,常置備于眠床之上;另一種是編青竹為竹筒,中空,上留多孔,擱臂憩膝,用以取涼。
瓷枕也是一種古人常用的消暑睡具,其最早可追溯到1400多年前的隋代,最初是陪葬用品,后來有人發(fā)現,酷暑日子里,瓷枕比石枕、竹枕更清涼。瓷枕的枕面長度一般不超過20厘米,內部中空,下端有孔穴可以透風,四周能透氣。宋代女詞人李清照在《醉花陰》中有“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的詞句,其中的“玉枕”即是青白釉瓷枕,這也印證了瓷枕是夏季納涼的極佳寢具。
清涼殿堪比空調房
看過電視劇《甄嬛傳》的觀眾或許仍記得這樣的情節(jié)——炎炎盛夏,仆人在一個大瓷缸中放入冰塊,再將瓷缸放到小主、娘娘的房中,用以降低房間的溫度。
這種用冰塊降溫的方法其實早在先秦就有。那時存放冰塊的地方被稱為“窟室”??呤沂且婚g考究的地下室,每到夏夜,貴族們在窟室中通宵達旦地飲酒作樂。
到了漢代,皇宮里設有冬夏兩用的“空調房”,冬季用房叫“溫調殿”,夏季用房叫“清涼殿”。清涼殿內有多重降溫裝置——以石頭為床,用玉晶盤裝冰塊,還有仆人站在一旁對著扇扇子。清涼殿內盛夏時仍清涼無比,三國時期,曹植就寫道:“清室則中夏含霜。”
唐代,長安城地位較高的大臣家中紛紛建起“空調房”——含涼殿。含涼殿內有“扇車”,相當于今天的空調扇,只不過依靠的不是電能而是水能,用水轉動扇葉,風扇再對著涼水吹就能形成冷氣。據學者考證,這種含有機械原理的“空調房”是從拂菻國(東羅馬帝國)傳來的物品,如考證屬實,這種裝置可以說是中國最早的“進口空調”了。
宋朝的“空調房”已開始考慮凈化空氣,廳堂里擺幾百盆鮮花,“鼓以風輪”對著吹,不但涼快,還能起到“清芬滿殿”的效果。
再到明清時期,皇家宮殿房間內出現了可移動的冷源,即貯放冰塊的柜子,上面鏤空,作為冷氣出孔,中部空間還可儲存食物,如西瓜、冷飲等。這種“冷柜”后來民間也用上了,還有“進口”貨,時稱“洋桶”,這在當時絕對算得上是“高檔家電”。
住涼屋也是古人消暑度夏的方式之一。涼屋通常傍水而建,利用機械原理將水送至屋頂,然后水流沿著屋檐往下淌,大有人工“水簾洞”的味道。涼水從屋頂流過,降溫效果自然極佳。到了明代,有人巧用地理之勢掘井納涼,文人高濂就在《遵生八箋》中記載,“霍都別墅,一堂之中開七井,皆以鏤刻之,盤覆之,夏日坐其上,七井生涼,不知暑氣。”
夏日飲冰,也并非是現代人才特有的消夏福利,酷愛冷飲的古人,早就發(fā)明了名目繁多的冷飲冷食??墒牵瑳]有冰箱的古人,怎么制作冷飲呢?
原來早在周代,人們就開始用冰窖儲藏冬天的冰塊以備夏用?!对娊洝放c《左傳》中都有冬月藏冰的記載,朝廷中有專門的官吏負責每年寒冬時鑿取冰塊存放在“冰室”或“冰井”里,等到盛夏時節(jié)再取出。負責掌管冰塊藏取的專職人士被喚作“凌人”。由于冰塊在儲藏時會融化,古人往往要窖存3倍以上的冰塊供夏季使用。
后來,冰的用途更加廣泛?!冻o·招魂》里寫道:“挫糟凍飲,酎清涼些?!蓖跻葑⒃唬骸把允⑾膭t為覆蹙干釀,捉去其糟,但取清醇,居之冰上,然后飲之。酒寒清涼,又長味好飲?!贝煸阒傅氖浅ゾ圃?,留下清酒,將清酒冰鎮(zhèn),估計喝起來很像今天的冰鎮(zhèn)啤酒。
到了唐代,民間開始出現賣冰的商販,人們把果汁、牛奶、藥茶、冰塊等混合調制成冰凍的飲品。南宋時冷飲花樣繁多,從《事林廣記》《武林舊事》等筆記所載來看,每到夏天,夜市冷飲店出售的果汁類飲品多達數十種,常要營業(yè)到三更才結束。
據《東京夢華錄》等古籍記載,當時的一些冷飲,通常是在冷飲中加冰,其種類相當繁多。如沙糖綠豆、漉梨漿、木瓜汁、鹵梅水、紅茶水、椰子酒、姜蜜水、苦水(一種加冰的茶)、香蕈飲、紫蘇飲、荔枝膏水、白醪涼水、梅花酒、金橘團、雪泡縮脾飲、沉香水等。
元代以后,冷飲有了新的突破。商販們還在里面加入果醬和牛奶,很像冰激凌。明清時,不少美味冷飲名品相繼出現,僅《紅樓夢》中就有酸梅湯、玫瑰露、木樨露、涼茶及玫瑰鹵子湯等記載。
沒有色素,沒有香精,全天然口味的香露花飲,光是想一想都讓人口齒噙香。(本刊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