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環(huán)
立秋后,晝夜溫差逐漸增大,這時候很容易生病,從孩子的衣著、飲食、起居、運動方面做好養(yǎng)護,可以讓孩子順利度過換季時節(jié)。
立秋在每年的8月7日或8日,立秋過后,晝夜溫差開始增大,農(nóng)作物接近成熟,自然界的陽氣由疏泄趨向閉藏,對孩子的養(yǎng)護和夏天也要有所區(qū)別。在孩子的衣食住行等方面該如何調(diào)整,要注意哪些細節(jié)呢?現(xiàn)在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吧。
宜薄衣漸進
立秋后,北方部分地區(qū)已經(jīng)有早晚微涼的感覺,但是南方仍然持續(xù)高溫。諺語有言“春捂秋凍,不生雜病”,但如何把握“凍”的度,父母仍然會有疑惑:凍到什么程度是合適的?凍過了生病怎么辦?衣服穿多少是合適的?
北方:早晚加衣。在北方有“秋老虎”一說,到了秋天一般早上和晚上涼快,中午還是熱的,而且中午的光照很強烈,因此,孩子早晚應該比中午多穿一些,早晚溫度低于25℃時要添衣??梢栽缤矶嗉右患⊥馓?,如針織開衫、薄運動外套等,女孩子穿裙子最好內(nèi)搭一層薄褲襪。白天應適當減少衣服,尤其是在孩子運動的時候。
南方:夏裝為主。在南方多數(shù)地區(qū),每年的七月下旬到八月上旬通常是最熱的時候,立秋緊跟著最熱旬到來,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僅次于大暑、小暑的第三熱的節(jié)氣,所以有“小暑大暑不算暑,立秋處暑正當暑”的說法,在孩子的衣著上,還是建議以夏裝打扮為主。
肚子、背部要保暖。秋始薄衣、循序漸進,是“薄衣”的要點,但是,要注意孩子肚子和后背的保暖。背部溫暖可以減少感冒的發(fā)生,但要注意的是,也不能保暖過度,否則會導致身體出汗,汗?jié)窈蠓炊菀字鴽?。腸胃弱的孩子需保證肚子暖,以避免著涼導致脾胃更虛弱。
判斷孩子身上的衣服穿得是否合適,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用手摸摸孩子的頸部,如果感覺是溫熱的,那就表明孩子穿得剛剛好;如果感覺已經(jīng)有點出汗了,皮膚黏糊糊的,那就是穿得有點多了。
宜滋陰潤燥
秋天氣候干燥,秋燥易傷津液,所以孩子的飲食應以滋陰潤肺為佳。
以“少辛”為原則。秋季飲食,宜貫徹“少辛”的原則,少吃一些辛熱香燥的食物,如蔥、蒜、姜、韭菜、辣椒等??蛇m當多吃甘、淡、滋潤的食物,既可補脾胃,又能養(yǎng)肺潤腸,還可防治咽干口燥等癥,如山藥和藕都很適合這個季節(jié)吃,山藥補而不滯,不熱不燥,無論體健體弱,都適合食用。生藕能清熱、生津、止渴,熟藕能健脾、開胃、益血。秋季還可適當食用芝麻、糯米、粳米等柔潤食物,可以益胃生津、滋陰潤燥,有益于健康。
多補充水分。進入初秋,要記得給孩子多喝水,同時多吃養(yǎng)陰潤肺的時令蔬果。養(yǎng)陰潤肺的蔬果有:梨,有清熱解毒、潤肺生津、止咳化痰等功效,生食、榨汁、燉煮或熬膏皆可,若與荸薺、蜂蜜、甘蔗等榨汁同服,效果更佳;石榴,有生津液、止煩渴作用。凡津液不足、口燥咽干者,可用石榴搗汁或煎湯飲,能清熱解毒、潤肺止咳;柑橘,有生津止咳、潤肺化痰、利尿等功效,榨汁或蜜煎治療肺熱咳嗽尤佳;甘蔗汁,性平味甘,為解熱、生津、潤燥、滋養(yǎng)之佳品,能助脾和中、消痰鎮(zhèn)咳、治噎止嘔,有“天生復脈湯”之美稱,可用于治療口干舌燥、津液不足、大便燥結等癥。
宜早臥早起
立秋之季已是天高氣爽之時,自然界的陽氣由疏泄趨向收斂,起居作息要相應調(diào)整。《素問·四氣調(diào)神大論》說:“秋三月,早臥早起,與雞俱興?!币虼私ㄗh早晨6-7點起床,晚上8-9點休息,穩(wěn)定的生長激素是在深度睡眠1~2小時后開始分泌,正常人體于晚間11點生長激素分泌最多,讓孩子9點前睡著可匹配這樣的生理規(guī)律,使生長激素分泌至峰值,有助于長高。
立秋之后溫差大,應更注意防止夜間著涼,晚上睡覺要給孩子蓋好被子,尤其注意蓋好腹部和腳部,盡量少開空調(diào)??沙迷缤砬鍥鰰r勤開窗通風,保持室內(nèi)空氣新鮮。
宜平緩收斂
秋季自然環(huán)境處于“收”的階段,陰精陽氣需要收斂內(nèi)養(yǎng),立秋后,濕熱仍沒有完全消退,在這個時節(jié)帶孩子進行健身鍛煉時,要避免運動量過大、活動過于劇烈,以免出汗過多,陽氣耗損。在強烈的陽光下不宜運動過久,避免皮膚灼傷。最好選擇一早一晚進行鍛煉,運動項目宜緩宜斂,建議多進行平緩輕松、出汗較少的運動,如慢跑、游泳等。
立秋后景色宜人,層林漸染,父母可以帶上孩子一起登山、郊游,置身于大自然中,既可健身,又可以觀賞美景,調(diào)養(yǎng)情志。并且,陽光對于孩子的生長發(fā)育來說是很好的純天然免費“補品”,秋季陽光沒有夏季毒辣,可以讓孩子每天外出曬一曬,既能增加免疫力,促進生長發(fā)育,又能補充維生素D,預防佝僂病的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