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職業(yè)教育的蓬勃發(fā)展,傳統(tǒng)的“一體化”教學模式的弊端日益明顯,同一標準的英語教學,忽略了中職學生的差異性,無法更大程度挖掘學生學習潛力。為了適應當今職業(yè)教育的發(fā)展形勢,以推動我國經濟的持續(xù)發(fā)展,作為第一線的教學工作者,筆者采取了英語分層教學模式并經過多年的摸索,初步完善了英語分層教學模式。在這種教學模式下,通過建立檔案,科學分層,提出合理目標,分層促進學生提高學習英語的興趣,激發(fā)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潛力,從而在總體上提高學生英語水平。本文將對分層教學的背景、學生學習現狀分析、操作方法一一進行闡述。
【關鍵詞】英語;分層教學;激發(fā)潛力
【作者簡介】陳小靜,佛山市順德區(qū)陳村職業(yè)技術學校。
傳統(tǒng)的“一體化”教學模式給中職英語教學帶來了嚴重的弊端。這種教學模式下的教學設計、課文重難點的講授方式、練習的布置、測試評價方式都是同一個標準,教師難于挖掘學生的學習潛力。以我校18級6個班級286名學生作為學習類型問卷調查對象,數據顯示聽覺型學生占比為13.72%,視覺型學生占比68.89%,而動覺型學生占比為27.22%,其中,視覺型和動覺型占比的學生中,還有21.11%的學生還傾向于混合型學習類型,面對學習類型并非單一的學生群體開展統(tǒng)一的教與學,顯然無法發(fā)揮學生的學習特長,甚至會降低教學效率。統(tǒng)一的教學動作忽略了學生英語基礎、接受能力、學習智力和學習潛力的差異性。同時這種教學模式對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積極性的提高,無疑也是一種障礙。基于以上情況,經過多年的摸索,我們采用英語分層教學模式。
與此同時,學生的學習現狀也促使我們務必進行教學改革。為了深入了解本校學生的學習狀況,我們針對學生學習英語的動機與興趣的現狀,對18年級六個班的286名學生進行了進一步全面的問卷調查,以便更好地因材施教、分層教學?,F在將調查的部分結果統(tǒng)計并分析如下:
在課堂,老師提問的題目比較難時,你回答不出來,你的感受是:
A.無所謂? B.尷尬? C.認真學習? D.痛下決心學習英語
本題選擇A項的學生占11.54%,通過思考提高英語水平在這些學生眼中是一件無所謂的事情,說明學生嚴重缺乏學習英語的興趣。特別引起我們重視的是,在這種情況下,選擇痛下決心學習英語的學生只占9.93%。我們知道,積極思考能提高我們的英語水平,此項調查只有49.46%的學生在遇到困難時,會產生學好英語的想法或選擇痛下決心去學習英語,以上情況說明有超過半數受調查的學生對英語不感興趣、學習動機還很不明確。此外,也說明一個道理:如果教師沒有全面考慮提問對象的實際水平,對課堂問題的難易度設計不科學,就會在一定的程度上打擊一部分學生的信心和興趣。無法照顧不同層次學生的水平,無法在很大的程度上激發(fā)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分層教學勢在必行。
2.在英語學習中,你遇到的最大困難是:
A.語法? B.背單詞? ?C.閱讀? ?D.聽力? ? E.寫作
本題可以調查出對學生的學習動機與興趣造成影響的不同因素。選擇A項的學生有35.31%,而選擇學習最大困難是背單詞的學生有19.23%,而選擇閱讀的占19.23%,聽力12.94%,寫作14.34%。調查數據告訴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根據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有針對性地加強其在語法、單詞、閱讀、聽力和寫作方面的能力。對于水平比較低的學生,我們應該幫助他們解決基礎性的知識,成就感是這類學生提高興趣的基礎。對有一定英語基礎的學生,應該引導他們選擇難度適中的課外知識,不斷地提升自己的水平。同時,我們應鼓勵基礎好的學生以豐富知識為突破口。
3.對現在的教材的難易程度,你的看法是:
A.簡單? ?B.可以接受? ?C.稍難? ? ?D.根本看不懂
本題中,學生覺得現行教材簡單的只有2.45%,而覺得可以接受所學教材的學生則有62.59%,還有22.73%的學生認為所學的教材偏難,其中12.24%的學生認為根本看不懂所學的教材。教材的難易程度直接影響到我們學生的接受能力。同一本教材,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反映,我們應該針對不同學生的水平和需求進行分層教學。
這次的調查問卷為我們提供了具有指導性的第一手資料。英語教學要謀求發(fā)展、教學成果要有突破,離不開一種更加行之有效的教學方式,這就是我們提倡的英語分層教學。接下來我們探討一下分層教學的具體操作情況。
1.基于學情、科學分層?;趯W情分析,將學生對英語知識的掌握程度進行摸底并對各班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學習積極性、學習興趣及學習潛力進行了觀察和記錄,作為對學生分層的依據。根據各班的記錄表,將學生分成A、B、C三層。
現筆者將設計的課堂記錄表舉例如下:
目標合理、分層提高。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采用不同的評價標準,并以此鼓勵每一層學生得到相應的提高。
(1)對A層學生提出競爭性目標。堅持高標準,嚴要求,促使他們更加嚴謹、謙虛,調整心理素質不斷超越自己。A層學生基礎知識扎實,有很好的學習習慣,正確的學習方法,所以對該層學生的指導著重增加適量思維難度較大的題目,引導他們注重知識的橫向聯系性和差異性,培養(yǎng)思維的靈活性和創(chuàng)造性,增強自學能力和吸取知識的獨立性,進而整體提高英語能力。
(2)對B層學生提出激勵性目標。既揭示不足又指明努力的方向,促使他們積極向上;抓中間激勵是關鍵。激趣,激思,激疑,激志使每一個學生都能獲得必要的英語知識,B層的學生通過不斷努力取得進步繼而晉升A層。
(3)對C層學生提出鼓勵性目標。尋找其閃光點,及時肯定他們的點滴進步,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夯實基礎并加強循環(huán)復習,有重點地進行個性化輔導,通過樹典范,鼓勵該層學生建立對學習的信心和決心。
2.巧搭支架,分層教學。設計不同難度的教學活動鼓勵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齊參與,幫助學生根據水平自主選擇合適而且具有一定挑戰(zhàn)性任務,實現有效的教學實踐,縮小能力最近發(fā)展區(qū)。
(1)A層學生突破低級認知天花板。對該層學生的教學,我們主要在其原來能力基礎上使之發(fā)揮更大的學習主動性,并培養(yǎng)其提高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發(fā)散性思維,積極發(fā)掘其潛力。搭建一定的支架,讓學生有效突破低級認知(記憶、理解和運用)的天花板,向高級認知(分析、評價和創(chuàng)造)發(fā)展。
(2)B層學生縮短能力最近發(fā)展區(qū)。對于B層學生,我們應注意搭建知識支架,讓學生在支架的幫助下,縮短能力最近發(fā)展區(qū)。讓學生B層發(fā)現自身的知識漏洞,挖掘學習潛力。針對該層學生的特點,我們堅持“跳一跳摘桃子”的目標要求和鼓勵措施,幫助其查漏補缺,改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的效率,促使其在成績方面有所突破。
(3)C層學生獲得學習成功感。對C層學生我們首要任務是端正其學習的態(tài)度和提高其對英語的興趣,在上課的設計上體現提高該層學生的自信心和學習興趣的教學內容,因材施教。通過建立支架,讓學生伸手能夠摘到桃子,從而獲得學習的成功感。
3.評價分層,發(fā)揮效用。除了課堂教學設計、課堂活動設計、課堂練習、課后練習這些教與練的過程進行了分層;我們對評價方式也進行了分層。多元化評價貫穿英語教學過程。進行梯度性評價、階段性評價和針對性評價,達到以評促學,讓各層學生發(fā)揮作用,具體情況如下。
(1)A層學生發(fā)揮引領作用:預習到位,互動能力強,上課思考問題、發(fā)言積極。答案有自己獨特的見解,能舉一反三,表達能力強,學生在小組合作探究問題時,能起到組織者的作用。
(2)B層學生發(fā)揮促進作用:有預習工作,能夠較好地配合教學活動,上課的思維較活躍,能在教師的指導下或在小組討論后,回答問題且答對的次數多,學生在小組合作探究問題時參與性較好。能夠促進A層進步,C層追趕。
(3)C層學生發(fā)揮進步效應:能認真地學習,在聽課過程中能夠做好筆記,能夠與小組成員一起完成較簡單的任務,能力有所提高。在合作探究問題過程中能夠在小組成員的幫助下提出自己的見解,并能夠代表小組問答難度較低的問題,答對次數較多,有進步。
以上分層教學方式促進了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提高和健康人格的發(fā)展;促進教師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水平;促進英語課程的不斷發(fā)展與完善。
參考文獻:
[1]李樹清.分層次教學方法的探討[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1,09.
[2]陳丹萍.英語分層教學的研究[J].基礎英語教育,2006,2.
[3]劉曉玫,宋慶莉.基于課堂的分層教學:理解與實施[J].中小學教師培訓,2016(2):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