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麗 余波
【摘要】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開展英語語言教學教師必須要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緊密貼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語言交流環(huán)境,才能夠逐步激發(fā)學生的英語表達欲望,使學生有效應用英語進行交流探討。本文基于此背景下分析探索如何提高基礎薄弱學生英語口語能力,并提出具體的教學策略,旨在進一步增強學生的語用水平。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基礎薄弱;英語口語;交際能力
【作者簡介】陳建麗(1987.08-),女,昆明人,云南師范大學文理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英語教學;余波(1979.11-),女,云南省昆明人,云南師范大學文理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英語教學等。
新課程改革對于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要求逐漸增高,尤其是引導學生應用英語交流也是當前學生必須要具備的一項技能。所以在英語教學中,教師應當有效提高學生的口語能力,扭轉傳統(tǒng)落后的教學觀念,組織多元形式的課堂教學活動,能夠給予學生語言交流機會和平臺。通過舉辦豐富多元的英語沙龍活動,有效摒棄傳統(tǒng)的紙質評價模式,充分重視口試與筆試教學的有效融合,提高學生的英語語言表達能力。
在傳統(tǒng)英語教學過程中,大部分教師將教學重點停留在英語詞匯以及語法功能講解上卻忽略了英語語言學科的交際性特色。由于英語屬于語言學科英語學習主要是提高學生的語言交流能力,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以培養(yǎng)學生的交際能力為主,有針對性的設計繪畫內容,引導學生在語言實踐過程中進一步提高語用能力。在英語交際過程中,通過口語表達有助于豐富學生的詞匯認知,同時加強學生對于語法以及相關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在具體的使用過程中,學生能夠結合語境進行綜合分析,從而不斷糾正自己的語言錯誤,能夠養(yǎng)成良好的口語表達能力,進一步促使學生的聽說讀寫等各項技能綜合發(fā)展。通過有效的循環(huán)教學,有助于凸顯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所以教師應當將課堂主動權真正交還給學生,可以在每天上課的前5分鐘鼓勵學生到講臺上用英語,其他同學進行探討交流,談一談周圍發(fā)生的事,也可以講一些日常用語,通過教師的引導與幫助,大部分學生都能夠開口講英語,逐步提高學生的口語能力。教學語言的設計應當創(chuàng)設良好的語言交流,才能夠消除學生的緊張心理,在此過程中教師應當多進行鼓勵和引導,少批評,才能夠使學生敢于開口講英語對于英語基礎較為薄弱的學生應當付出更多的關心與呵護,當學生取得一定的英語進步時,應當進行表揚和鼓勵,有助于增強學生的英語語言表達信心。
課堂教學活動應當是豐富多元的,但是教學的重要目的就是給予學生平等的交流機會,使每位學生都能夠勇于開口講英語。通過課堂教學逐步提高學生的口語能力,使學生能夠有效應用英語語言,進一步做到學以致用。此時教師應當充分發(fā)揮自身的引導與組織作用,鼓勵學生結合自己的興趣愛好進行隨意表達,教師也可以在課堂上舉辦豐富多元的課堂活動。例如:英語辯論賽或者是演講也可以是英語歌曲或者是故事講解等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并給予學生展示自我的機會和平臺,使學生感受到英語學習的實用性與趣味,久而久之便能夠養(yǎng)成良好的英語語言應用習慣。教師在課堂上也可以給予學生機會,鼓勵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角色扮演,通過對話交流扮演不同的角色,使學生能夠從多角度的分析英語口語的應用語境,在學校的文化藝術節(jié),鼓勵學生進行英語話劇表演,根據學生的口語學習能力以及課程標準要求,有針對性的設計不同的角色鼓勵學生都能夠積極踴躍參與其中,通過角色扮演能夠為學生的口語練習提供真實的教學情境,使學生的英語學習充滿趣味。
拳不離手,曲不離口。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只憑借課堂上的十幾分鐘時間是遠遠不足的,由于課堂時間有限,但是課后時間卻是無限的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有效應用好課余時間,例如可以在每天下午選取20分鐘進行英語沙龍,進行英語課堂教學延伸,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也為學生嘗試應用英語語言交流,提供了機會和平臺。例如教師可以引領學生進行綜合分析,當學生遇到困難時,教師予以講解和解釋,對于學生存在的錯誤,教師可以委婉的指出,通過情景會話應用英語進行口語表達和交流,既能夠幫助學生拓展思維,也能夠獲取相關信息,循序漸進的養(yǎng)成英語思維語言習慣。通過英語沙龍,提前設計好英語話題,每位學生都能夠積極踴躍的參與,其中通過精心準備以及課堂表演,能夠掃清語言的表達障礙,在英語沙龍中鍛煉膽量,提高了口語表達的自信心。
基于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必須要創(chuàng)新教學觀念有效并集傳統(tǒng)應試教育理念的束縛,雖然學校教學評價中過于重視學生的知識評價,卻忽略學生的學習能力,考查此種評價方式,難以反映學生的多元化發(fā)展需求。所以教師必須要正確認識到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能夠通過知識測試以及口語考察的模式,進一步提高學生的運用能力以及工作能力,在課堂提問過程中給予學生進行對話表演的機會,并且根據學生的表現(xiàn)情況進行科學合理的評價,可以當作口語考查的日常成績,當學生的日常成績累計到一定值時,教師便可以進行表揚和鼓勵。對于期中與期末的口語考查,并可以進行角色扮演,考察形式可以是多元多樣的,可以與教師進行對話交流,或者是閱讀短文口語考查的最重要目的就是增強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所以教師必須要貼合學生的語言學習情況,有針對性的設置考察任務。
綜上所述,我們能夠看出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必須要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模式,能夠正確認識到英語口語教學的重要性,應當將教學重點由詞匯和語法教學上逐步轉移至口語能力的培養(yǎng),切實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等各項技能。
參考文獻:
[1]畢晶晶.提高學生英語口語能力的策略分析[J].才智,2017(15): 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