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智勇
真題回放
還記得《背影》里的“父親”嗎?“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边€有《走一步,再走一步》里的“我”,“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腳去探那塊巖石,而且踩到了它。我頓時有了信心?!痹谖覀兊纳钪?,“攀爬”是最美的姿態(tài),有時候為別人,那是付出;有時候為自己,那是成長?;蛟S是身體的苦旅,或許是心靈的跋涉。請你以“攀爬的姿態(tài)”為題,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記敘文。
要求:將題目寫在作文格的第一行;文章貼近生活,言之有物,認真書寫,力求工整、美觀;文中不得出現(xiàn)真實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考題透視
湖北荊州中考作文提示語的材料來源于課文,消除了學生對材料的陌生感,這體現(xiàn)了命題者的人文關(guān)懷。提示語角度新穎,既有對“攀”的刻畫,又有對“爬”的描摹。前者是對父親無私付出的禮贊,后者是對自我心靈成長的謳歌。如何寫好此次作文呢?大家不妨從如下幾個方面突破:
1.仔細審題,清醒辨識
命題是偏正短語,中心語是“姿態(tài)”?!白藨B(tài)”可以指姿勢,更指態(tài)度?!芭逝馈笔蔷哂行蜗蠡蛢?nèi)涵性的一個詞,凡是為了夢想,為了實現(xiàn)某個目標,不懈努力,執(zhí)著前行,都是在攀爬,它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無形的,它所展現(xiàn)的是一種昂揚向上的精神面貌。而攀爬對象既可以寫個人,也可以寫家庭,如果考生視野開闊一些,能立足國家的夢想和振興,立意會更加高遠、獨到。
2.定格畫面,放大細節(jié)
要讓故事打動人、震撼人,就要精心選擇那些曾打動過你的鏡頭或片段,把它放大定格,于細微之處顯精神。《背影》中濃濃的父愛,就聚焦在父親艱難爬過月臺的姿態(tài)上,一系列動詞的連用,讓我們感受到父親買橘子的不容易,真切地體會到這份“攀爬”中所體現(xiàn)出的“付出”的偉大;《走一步,再走一步》里父親指導孩子一步一步往下爬的姿態(tài),是那樣地細膩,對父子之間的對話,“我”不斷戰(zhàn)勝內(nèi)心恐懼的心理刻畫,都進行了細致描繪。所以在寫的過程中,可定格瞬間的行為、通過形式反映人物的內(nèi)心情感,就像電影中的慢鏡頭一樣,將動作分解、定格,從而給讀者強烈的情感震撼力。尤其是要緊扣“姿態(tài)”精雕細刻,無論是身體的攀爬,還是心靈的攀爬,我們都要抓住人物的外貌、動作、語言、神態(tài)、心理等方面進行細致描繪,傳神展現(xiàn)人物的外在之“姿”,內(nèi)在之“態(tài)”。 總之,要讓人物走上前臺對話,讓人物上臺表演……并用工筆細描,一一刻畫出細節(jié),使文章彌漫著令人心動的“姿態(tài)”。
3.含蓄抒情,恰當議論
總有一些姿態(tài)讓我們感動,總有一些攀爬讓我們沒齒難忘,總有一些細節(jié)讓我們永遠珍藏……在記敘描寫的基礎上,可水到渠成地議論抒情,以升華文章的情感;也可在敘述描寫中靈活穿插抒情或議論,寫出自己對“攀爬”的內(nèi)心感受,深化文章的主題。如文章內(nèi)容寫自己考試敗北,卻不放棄、執(zhí)著前行,在學習上努力攀爬的過程。在篇末再對這段人生經(jīng)歷抒發(fā)自己的見解,巧妙點題,使文章主題更突出。
技法點撥
有人說,修辭是“魔杖”,點到哪里,哪里的語言就亮麗起來。是的,在寫作中,恰當?shù)剡\用修辭方法,就能增強語言的形象性,化抽象為具體,化深奧為淺顯,化枯燥為有趣,把話說得既曉暢準確,又具有藝術(shù)感染力,讓人耳目一新。那么,如何妙用修辭呢?
第一,比喻擬人,生動形象。比喻能化平淡為生動,化深奧為淺顯,化抽象為具體,化冗長為簡潔。擬人,既可以增強語言的絢麗色彩,也能鮮明地表達作者的喜怒哀樂情感。如《聽湖》中有這樣一段話:“海在我們腳下沉吟著,詩人一般。那聲音仿佛是朦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霧那樣溫柔;又像是情人的蜜語那樣芳醇;低低地,輕輕地,像微風拂過琴弦;像落花飄零在水上?!边@段話運用了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把沉睡中大海的溫馴、靜謐、呢喃迷人的特點生動形象地表現(xiàn)了出來。
第二,善用排比,突出氣勢。排比句句式整齊,形式上使文章形成整飭之美,分明的節(jié)奏增強語勢,便于抒發(fā)強烈的情感,為文章增強氣勢。如中考佳作《苦與樂》中:“花開花落十余年,我越來越刻意地去尋找著這‘苦。在夜深人靜時,我會打開心,去傾聽那二胡流出的長長哀調(diào);會拿出《天凈沙·秋思》去體會天涯旅人的寂寞;會翻開那一部部愛情悲劇,任憑眼淚濕潤我的雙眼;我會為一片落葉而唏噓感嘆;會為一次挫折而終日鎖眉……但這一切都源于我快樂著。其實我們內(nèi)心都有一方凈土——單純、寧靜,這是我們在快樂時才去尋找的,是快樂時才能體驗得到的。因為有了痛苦,我們才發(fā)現(xiàn)我們快樂著。我們有時需要用‘苦去砥礪我們的心靈,而不是‘快樂?!边@段話運用了排比的修辭,通過列舉一系列的行為,具體地說明我們有時需要用“苦”來慰藉自己心靈的道理,給人以較強的震撼,從而有力地增強了文章的說服力。
第三,引詩用典,增添意蘊。古人云:“腹有詩書氣自華?!蔽闹邢嚓P(guān)詩句、名言和典故如果能隨手拈來,且與文章完美融合,不僅能為語言增色,為文章添彩,也能彰顯深厚的文化底蘊,讀來意蘊悠長,給人以美的享受。比如學生習作《沉醉其中》的一個片段:“李清照的‘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勾勒出一個青澀的女子躲著不敢見生人的情狀;李煜在‘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中細數(shù)流年,浮生一夢;納蘭性德則感嘆‘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大量引用詩詞名句,使得片段語言鮮活靈動,詩的美感、文的意蘊交相生輝,讀來讓人如飲甘泉。再如學生習作《課文中的愛情》中的片段:“忘不了,你回眸的一笑,在深秋的蒹葭下,請讓我為你譜寫一曲白若蒹葭的戀歌……”作者化用《詩經(jīng)》中的名句,展現(xiàn)出豐富的想象力和深厚的語言功底。
當然,在文章的不同位置引用,效果也大不同:開篇引用,先聲奪人;中間引用,排比鋪陳;結(jié)尾引用,錦上添花。
佳作工坊
攀爬的姿態(tài)
荊州一考生
腳下已是懸崖,可美景還在前方。不畏風雨,不懼黑暗,一步一個腳印,一步一個臺階,我一步一步地往上爬,向著夢想進發(fā)。
步入九年級,我便真切體驗到在數(shù)理化三座大山的夾縫中求生的不易。
第一次月考敗北,我才真正意識到大山難攀,可美景還在前方,退后則是萬丈深淵,我不能當逃兵。
“面子是‘刷出來的!”班主任的這句名言讓我找到了方向。我選擇了攀爬的經(jīng)典方法——刷題,各類試題匯編占據(jù)了我的書桌。同樣的知識點,學霸們運用起來,就像劉翔跨欄一樣輕松,然而我只能在題海中摸爬滾打,追求熟練度。
周末,當同學們背著精致的小包去看電影或外出游玩時,我只能默默背上笨重的書包前往補習班。課間,當同桌興致勃勃地看著娛樂雜志垂涎于“小鮮肉”的顏值時,我則拿著勉強及格的試卷認真分析。
夏季的空氣悶熱而潮濕,聽著風扇呼呼轉(zhuǎn)動的聲音,苦澀充斥著我的心房。為什么我不能肆無忌憚和閨蜜聊天大笑,在晚風中吃著美味的冰激凌?為什么只有厚厚的試卷陪伴著我?
陷入苦惱之時,心中的夢想將我喚醒,不容許我在失落的情緒中有片刻停留。書桌一角用粗筆寫下的YZASB(一中奧賽班)是我繼續(xù)的動力。每晚睡前刷一小時題,已成為習慣。我不知道自己演算過多少本草稿紙,用完了多少根筆芯,在被窩里哭過多少次,但慶幸的是,我都熬過來了。
星光不問趕路人,時光不負有心人,第二次“質(zhì)檢”,我竟擠進全市前五百名。很快,第三次“質(zhì)檢”又傳捷報,我知道我的努力攀爬之旅即將看到成果。
這一路的懸崖峭壁,我走得步步驚心,支撐我走下去的是那顆孤獨又倔強的心。這顆心見過四季,走過風雨。春天撲棱著五顏六色翅膀的蝴蝶,夏天穿著金色盔甲的昆蟲,秋天排成隊南歸的大雁,冬天凌寒獨放的白梅,這顆心都見過,卻不曾為之駐足。攀爬,攀爬,再攀爬,我堅定地相信:愛拼才會贏!
我一路上看過了千山和萬水,踏遍了天南和地北,從天亮走到天黑卻不覺疲憊!世上哪有什么平白無故的功成名就,都是努力攀爬的結(jié)果罷了。
只要我們以夢為馬,不忘初心,就能乘風破浪,走向遠方。只要我們攀爬不止,奮斗不息,就能“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特色點評
本文敘述了“我”為了考上理想高中,刷題、熬夜、爭分奪秒地學習過程,深刻凸顯“以夢想為指引,攀爬不止,奮斗不息”這一主旨。文章選材生活,真實典型。在語言表達上,善用修辭,生動鮮活。如開篇“三座大山”“萬丈深淵”這些形象化的語言,極生動地寫出了當時“我”的處境和抉擇。行文中巧用對比、設問,妙用排比,傳神地展示自我攀爬時苦澀的情狀,以及“我”為了夢想而不懈奮斗的姿態(tài),刻畫細致入微?!靶枪獠粏栚s路人,時光不負有心人”“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適時引用名言、詩句,簡潔凝練,增加了文章的意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