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倩茹
京都大學是日本最高學府之一,也是盛產諾貝爾獎的世界名校。然而,這里的學生宿舍讓人難以置信的臟、亂,還被稱為“亞洲最破的學生宿舍”。
這個宿舍的名字叫吉田寮,至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兩層木質的樓房有著濃郁的大正時期建筑風格。如今,它已破舊得搖搖欲墜,連地板踩上去都會發(fā)出嘎吱的聲響。每層樓的走廊里都堆滿了雜物架、舊家電和快要溢出來的書架,走廊盡頭的灶臺和水池,到處結著黑漆漆的油垢。有時候,晦暗里會突然跳出來一只貓來。
宿舍里更是亂得不可開交,灰塵飛揚,抹布與被褥共一色,地板、墻壁到處可見各種涂鴉。一屆一屆傳下來的餐廳、烹飪區(qū)、游戲室,環(huán)境都是一如既往的臟亂,白色的地毯不知什么時候變成了黑色。宿舍里誰想架子鼓、打麻將、彈鋼琴……隨時都可以。宿舍里還有“自然而成”的書房,一屆屆學生將看完的書扔在這里,多得數(shù)也數(shù)不清,慢慢堆積就成了書房。
有人說,吉田寮既是一個老宿舍,也是歷史的遺產,因為說不定在哪個角落里就會翻出上個世紀的寶物,比如1960年印刷的《銀河鐵道之夜》,以及充滿神秘氣息的印刷版……
在吉田寮的宿舍、走廊,甚至庭院,隨處可見席地而坐被一堆書包圍的學生。他們喜歡住在這里,不僅僅是因為房租便宜,更因為這里有他們所要的自由。他們可以養(yǎng)雞、孔雀和各種叫不出名字的飛禽,甚至還有山羊,過著半農半讀的生活是非常自然的事。
最與眾不同的是,在吉田寮學生“脫離”學校管制,他們自己管理一切事務。學生自己成立了自治會,沒有上下級,沒有少數(shù)服從多數(shù),處理事情要全員同意,每個人都可以自由表達想法。有趣的是,自1985年后,吉田寮自治會決定,改變“宅男”世界,開放女生入住資格,把男廁所的隔間做為女廁所。這樣,當男生小便時,會聽見外面有女生來來往往,但他們早就習以為常。
吉田寮完全是個“奇葩”的聚集地,可這些“奇葩”,遠比那些混日子的學生更像學生。這里臟亂,卻出過著名的小說家,也出過諾貝爾獎得主,從這里出去的學生,創(chuàng)造力非凡,適應任何環(huán)境。這里臟亂,卻一點也不墮落,雖然這里所有的設施都無人看管,但所有的人都遵守不成文的秩序。比如,宿舍里的打印機沒有收銀設備,使用者就自覺地把錢投在旁邊的小紙盒里。
雖然環(huán)境惡劣,但要入住吉田寮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想入住的學生先提出申請,再由學生自治會面試、訓練、考核,才能獲得入住資格。
很多學生是因為窮才住這里,但當學校為他們安置新宿舍時,他們不為所動,全部不愿意搬走,他們說:“這里有自由,有靈魂的味道。”
曾經有人說:“沒有管理的管理,是管理的最高境界。”在吉田寮學校不干預學生,順其自然,讓他們做最好的自己,自由地發(fā)揮創(chuàng)造力?!皝y中有序、無為而治”,這也許就是亞洲最破學生宿舍的內在氣質和過人之處吧。
(責編? 孫?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