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英
在實際的寫作中,考生由于時間有限、寫作思路不清晰、缺乏練習等原因,容易寫出結(jié)構(gòu)混亂、思緒不清的作文。因為缺乏整體構(gòu)思,所以筆落紙上,猶如腳踩西瓜皮,滑到哪就是哪,致使習作缺乏條理,結(jié)構(gòu)混亂,作為考場作文,也不受閱卷老師青睞,得不到高分。要想使作文更具有條理性,結(jié)構(gòu)更加科學,就需要掌握相應方法。
病文展示
邂逅一場風雨
雨,于寂靜的夜里,敲打出一夜的聲響。站在厚實的玻璃窗前靜默地凝望著那一片深邃的夜幕,聽雨水輕輕地叩打著窗。①
——題記
隨著考試的到來,學習的緊張感和壓力如滾滾長江之水,把我吞噬,我的心情壓抑到了谷底。
之前接連不斷的補習與那如山的作業(yè)也成功地成為使我壓抑的一大利器。②
沖出家門,闖入這個雨的世界,滋潤我的壓抑的情緒……③
雨,從天空中滴落下來。一顆雨滴滴落在地面,那樣的晶瑩。這時,風也大了些,附和著雨,在空中盡情地呼嘯著。喘息的風,裹挾著更大的雨點,下落時在空中劃出一道道斜線,形成了一道厚重的水簾。
雨打濕了我的衣領(lǐng),風吹亂了我的思緒。風吹走的是我心中的不平,帶走的是我一次次嘆息;雨洗掉的是我心中的不快,流走的是我零碎的記憶。④
多日的壓抑,我緊緊地閉著雙眼,伸出雙臂,感受著風雨??|縷發(fā)絲,在雨中濕漉漉地緊貼在我的頭上。雨水浸透我的皮膚,仿佛與血液融合在了一起,澆灌著我的心田。
我的記憶在這場風雨中,隨之拂去。⑤雨一點一點地震撼著我的心,我細細品味雨的味道和風的言語,把自己的感覺揮灑在風雨之中,愿其可以理解我的壓抑。
風雨漸去,云朵散開,陽光斜射而下,照耀在我濕漉漉的臉頰之上,而我不禁咧嘴,露出會心的微笑。⑥
失誤點擊
本文圍繞一場“風雨”展開,通過記敘、描寫等表達方式抒寫了情感的變化,內(nèi)容較為真實,語言較為通順,反映了當下中學生比較普遍的內(nèi)心世界。不過,本文結(jié)構(gòu)較為混亂,層次不清晰,情緒的發(fā)展脈絡亦不完整。作文內(nèi)容也略顯單薄,細節(jié)描寫不足,致使全文缺乏一定的張力,感染力不強,較難引起共鳴。
修改建議
圍繞情感變化這一線索,科學地安排作文結(jié)構(gòu);不僅如此,建議通過細節(jié)描寫,豐富作文內(nèi)容,增強作文的感染力和可讀性。
升格呈現(xiàn)
邂逅一場風雨
◎許卓恒
如果雨之后還要雨∕如果憂傷之后仍是憂傷
——席慕蓉
五月,考試失利,越發(fā)覺得學習的壓力如同滾滾長江之水,而我就是漂浮在江面上的一葉扁舟,長江之水隨時能把我吞噬,我卻無能為力,心情壓抑到了谷底。
是日,天陰沉沉的。吃過飯之后,我慵懶地伏在堆滿書的桌子上無精打采地翻著一本《水滸傳》,不一會兒,烏云統(tǒng)治了整片天空,緊接著雨點斜斜落下。我合上書,來到厚厚的玻璃窗前凝望著那一片雨幕,聽雨水輕輕地叩打著窗欞。
不經(jīng)意的轉(zhuǎn)頭一瞥,又看到了堆積如山的各科作業(yè),它們仿佛化成一把把利劍刺向我的大腦,令我不堪承受,我索性沖出家門,闖入這個雨的世界……
雨,從天空中飄落下來。一顆顆,晶瑩剔透;一絲絲,如同銀線。這時,風也大了些,交織著雨,共同在大自然的舞臺上演繹著它們的故事,我瞇著眼睛,甩了甩被打濕的頭發(fā)。
酷暑時節(jié),終于等來了這場雨水的滋潤。
不知不覺間,我走到了小區(qū)外的一片空地上,這條路,平時很少有人走。此時,風,裹挾著更大的雨點,在空中劃出一道道斜線,形成了一道厚重的水簾。小草仿佛向風雨俯首稱臣,成片成片地伏倒在地,繳械投降。我伸出雙臂,對著曠野吶喊嘶吼,任憑風吹雨打??|縷發(fā)絲,濕漉漉的,緊緊地貼在我的頭上,雨水浸透我的皮膚,仿佛與我體內(nèi)的血液融合在了一起。
雨水澆灌著我的心田。
不知是淚水還是雨水模糊了我的雙眼,此時,我分不清哪是雨水哪是我,我已經(jīng)融入到了雨水當中,變成了雨水,投入到了大地的懷抱中。
不遠處,一棟樓上突然傳來了一個孩子的哭聲,讓我打了一個激靈,猛然醒了。風吹走了我心中的灰塵,雨洗清了我心里的污垢……
回家的路上,雨漸漸小了。地面的小草又成片成片地抬起了頭仰望天空,經(jīng)過雨水的洗刷,它們變得綠意盎然,正“容光煥發(fā)”地等待著陽光。
風雨漸止,烏云散開,陽光斜射而下,照耀在濕漉漉的臉頰之上,有我的,還有小草的。
后記:
如果雨之后還要雨,我會繼續(xù)等待艷陽;如果憂傷之后仍是憂傷,那是我還不夠堅強。
(安徽合肥市第四十六中學南校區(qū))
點評
本文如同一場短暫的“風雨”,短小精悍,卻能夠給人以精神的洗禮。作文經(jīng)過修改之后,結(jié)構(gòu)安排得更加科學:兩條線索,一明一暗,一條是“風雨之變”,一條是“情感之變”,兩者相得益彰,且關(guān)鍵句以“獨句成段”的方式出現(xiàn),更能夠吸引閱卷老師眼球。不僅如此,本文語言更加生動形象,細節(jié)描寫更加傳神,如對于“小草”的描寫,不僅使內(nèi)容更加豐富,也使小作者情感變化有所寄托,更顯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