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錦旭
一盞淡茶,不去細細品味,你不會嗅到其中的芬芳;一幅墨畫,不去用心觀察,你無權評判它的真假優(yōu)劣。當撲朔迷離的現(xiàn)象沖你而來時,請慢下你沸騰的熱血,深思熟慮,仔細斟酌!
斟酌,是一種思考的方式;斟酌,是看透本質解決問題的必要途徑——它應當如網絡一樣,為我們所常用??涩F(xiàn)實是這樣的:各式各樣的言論鋪天蓋地,不盡相同,人們不斷地對各種言論唯唯諾諾,同時又在不停地發(fā)表自己所謂的“見解”——其實都是缺乏思考,缺乏斟酌的表現(xiàn)。斟酌為何會從人們眼中漸漸地淡化出去呢?進入現(xiàn)代社會,科技的迅速發(fā)展將我們帶上了快車道,“快”開始在我們心目中占據(jù)重要地位,然而與此同時,“慢”被無情地打上了“落后”“低效率”的標簽,而“慢”便是斟酌的一個顯著特點。在紅塵滾滾、名利濤濤的競爭社會中,我們已無暇慢下腳步去靜靜地思考,無暇咬文嚼字,一切只為又快又多,一切只為所謂的“效率”??膳碌母≡?,正悄悄地偷走我們嚴謹思考的習慣和能力!萬事萬物也由此在我們眼前被包上了一層虛幻的外殼!
于是,有了公交墜江后鋪天蓋地的流言,有了不文明撞倒老外的老奶奶的流言……這些事件一經發(fā)生,一經報道,人們不是認真思考,而是在鍵盤上飛快地敲打著自己的主觀臆斷。于是,各種各樣的流言撲面而來,弄得人們暈頭轉向,又信這又信那。當權威的調查結果公布于世時,突如其來的“反轉”讓人們大跌眼鏡。流言泛濫,真相反轉。鋪天蓋地的言論,折射出快節(jié)奏下人們的浮躁。面對一個事件、一種現(xiàn)象,他們不會靜下來去認真思考,更別說搜集證據(jù),探求真相了。為了刷存在感,他們散布著毫無根據(jù)的話語,與此同時,對大多數(shù)信息接收者來說,他們不會對傳言再三斟酌,凡事都覺得有理,可這“理”在何處?
曾幾何時,斟酌是這個世界上最美的品質。那時的人們,或是刀耕火種,或是鐵犁牛耕,翻動的泥土與悠遠的群山,賦予他們平靜的心。他們比我們更善于觀察萬事萬物,他們對萬事萬物有著深入的思考,更善于斟酌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叭级小薄案裎镏轮保屗麄兂蔀樯畹闹魅?,而如今的我們,卻正被生活弄得暈頭轉向。
朋友,慢下你那顆躁動不安的心吧,千萬別讓浮躁偷走了屬于你寧靜如水的理智,千萬別讓功利澆滅了深入探究的火焰。無論是行事還是待人待物,請先慢一步,萬事需斟酌——君謹記?。?/p>
評委在線
“斟酌”二字亮眼球
讀著本文,腦海里一直想著:“斟酌”二字的本義和引申義到底是什么呢?“斟”,往杯子或碗里倒(酒、茶);“酌”,飲。從往杯盞里倒酒供飲用的本義,到考慮事情、文字等是否可行或是否恰當?shù)囊炅x,一幅場景浮現(xiàn)于眼前:某一個人遇到事情,慢慢倒酒飲用,最后慢慢思考,慢慢得出結論。整個過程是斯文、有條理、緩慢的。這與各類“反轉”的急切如此不同,作者由此立意,直觀妥帖。
“斟酌是一種思考方式,是看透本質解決問題的根本途徑”,確然。作者批判了現(xiàn)實中人們不思考,只發(fā)泄的不妥,理與情并重,行云流水般地一層層夯實自己的論點,自有一種力量,引人注目。
(肖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