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評論員
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總要求是“守初心、擔使命,找差距、抓落實”。差距怎么找,其中重要一條,就是對照先進典型、身邊榜樣。
焦裕祿、楊善洲、谷文昌、廖俊波、鄒碧華、黃大年、張富清、杜富國、黃文秀……這些先進典型、身邊榜樣,習近平總書記給他們點贊,作出重要批示,號召廣大黨員干部向他們學習。這些響亮的名字,雖然所處時代不同、工作崗位有別、生活經(jīng)歷各異,但他們都有一顆愛國、敬業(yè)、奉獻的心,都是共產(chǎn)黨人守初心、擔使命、重實干的優(yōu)秀代表。
身教重于言傳,具體強于抽象,“一個榜樣勝過書上二十條教誨”。初心是什么?使命如何擔當?當下如何做到初心不忘、使命在肩?答案要在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中尋找,也要在先進典型、身邊榜樣身上尋找。確立什么樣的典型,就明確什么樣的標準;樹立什么樣的榜樣,就體現(xiàn)什么樣的導向。選樹一批立得住、叫得響、群眾公認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先進典型,把標準要求轉(zhuǎn)化為具象的樣本,讓廣大黨員干部找一找在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方面存在哪些差距,在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方面存在哪些差距,在群眾觀點、群眾立場、群眾感情、服務群眾方面存在哪些差距,在思想覺悟、能力素質(zhì)、道德修養(yǎng)、作風形象方面存在哪些差距。正是從這個意義出發(fā),湖南在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時,選樹了余元君、易冉、于勇、陳永忠等一批先進典型、身邊榜樣,舉行現(xiàn)場宣講,開展集中宣傳,讓學先進、趕先進、當先進成為全省上下的價值取向和行動導向,成為主題教育的亮色和底色。
毛澤東同志說:“典型本身就是一種政治力量。”好的榜樣,是最好的引導;好的楷模,是最好的說服。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向先進典型學習,“最關鍵的是要學精神、學品質(zhì)、學方法”。這些先進典型、身邊榜樣身上,既見信仰信念,又見人格風骨,還見家國情懷,都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代表,都是扎根基層、愛崗敬業(yè)的代表,都是為民服務、務實清廉的代表,都是無私奉獻、群眾滿意的代表,值得我們認真對照、學習效仿、起而踐行。
讓我們向典型學習、向榜樣致敬,匯聚起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強大力量,共同建設富饒美麗幸福新湖南,努力創(chuàng)造屬于我們這一代人的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