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的山,四季常青,被澄靜的水輕輕地托著;這里的水,碧波蕩漾,被連綿的山無聲地擁著。山與水的纏綿里,流淌著一段緋側(cè)的故事,在云端悠悠地訴說。
結(jié)婚,拍一張婚紗照,對于常人來說,是件再平常不過的事,可對于江西萬安澗田鄉(xiāng)良富村的張春妹夫婦來說,卻整整等了15年。
外來妹喜鬧小山村
良富村是一個離縣城60余公里的小漁村,這里一面臨水,三面環(huán)山,每當落日的余暉籠罩著村子,村民驛動的心就像這江水,連綿地蕩漾起來。
18歲的青春,原本就是一本書,描寫著無數(shù)的歡笑與絢爛。1999年,許禮良丟下課本,帶著憧憬,辭別父母,跟隨親戚來到深圳一家五金廠打工。南方的天空并沒有別的不同,藍天下,每個人都揮霍著汗水來贏取美好生活。青春夢想的種子并沒有在南方這片土壤長成參天大樹,但逐漸長大的許禮良明白了一份耕耘一份收獲的道理。打工的生活,讓他慢慢成熟起來,盡管單調(diào)的勞作時間、機械的工作模式離理想的生活相去甚遠,但上帝還是用其它的方式獎勵了他。
兩年后,勤勞本份的許禮良認識了從廣西來廠里務工的張春妹,相似的年紀,相仿的家境,一樣跳躍的青春,讓兩顆年輕的心碰撞出愛的火花。
邂逅的愛情突如其來,在兩人的苦心經(jīng)營下,愛的種子慢慢地破土而出,慢慢長出了嫩嫩的綠苗。2003年,許禮良帶著張春妹回到老家,在家人的操持下,兩人牽著手走進了婚姻的殿堂。
許禮良娶回“外來妹”的消息在村里不脛而走,村民奔走相告,彈冠相慶。鞭炮聲、鎖吶聲、嬉笑聲、吶喊聲交織在一起,組成一種別樣的和聲,讓這個小山村瞬間沸騰起來。江水似乎也受到了感染,一圈圈的波浪拍打著村子的土地,給村莊帶來了無限的生機。
結(jié)婚的時候,面對張春妹拍張婚妙照的要求,許禮良沉默了。生活拮據(jù)、交通不便、時間緊湊,這些都給照婚紗照帶來重重困難。許禮良許下承諾:等以后生活好起來了,一定到最好的婚紗攝影店,拍一張最漂亮的結(jié)婚照。
婚后第二年,張春妹生下了兒子。望著襁褓里的孩子,張春妹選擇留在家里,既能澆灌這愛情的果實,也方便照顧家里的老人,還能兼顧家務。丈夫繼續(xù)外出打工,賺錢補貼家用。體貼的丈夫每次回家都會給她帶小禮物,這讓張春妹感到幸福,也對未來充滿憧憬。
日子就這樣平淡地走著,像門前的那條溪水,沒有驚濤駭浪,也沒激流險灘,每天重復著相同的旋律。
小媳婦風雨一肩挑
原本以為這份樸實的幸福會持續(xù)很多年,意外卻來得那樣突然。
2009年,務工的許禮良發(fā)現(xiàn),自己的手會無緣無故地抖起來,而且一抖就控制不住。年輕的他不相信這是什么病,以為只是肌肉痙攣或者疲勞所致。但是慢慢地發(fā)現(xiàn),事情遠遠沒有這么簡單,如果不是病,手就不會抖得這么頻繁,身體也不會這么痛苦。
張春妹開始帶著他到附近醫(yī)院就診,但并不奏效,許禮良的手抖得越來越厲害。張春妹就帶著他換醫(yī)院治療,這家不行,就換另一家,在一次次奔走中尋求希望,可希望這門卻在這時給他們開了永久的“紅燈”。最后,張春妹被醫(yī)生告知,許禮良患的是帕金森綜合癥。
有醫(yī)學常識的人都知道,帕金森綜合征是至今難以攻破的醫(yī)學難題。這是一個難以接受的事實,但也是一個不得不接受的真相。
這也就意味著,許禮良將喪失勞動能力,張春妹即將失去依靠,這個家庭將調(diào)整“產(chǎn)業(yè)結(jié)構”,改變過去的生活軌跡。為節(jié)約開支,夫妻二人只能回到家鄉(xiāng)。面對年邁的父母、幼小的孩子以及病重的丈夫,張春妹一人挑起了家中的重擔。
原本不算富裕的家庭,現(xiàn)在賺錢的主力成了花錢的主體?!拔覐膩頉]有計算過,老公花了多少錢治病。只知道,家里有錢就拿去治病,沒錢就借,直到借無可借為止?!睆埓好妹棵肯肫甬斈甑幕榧喺罩s,只能再次將它藏在心底。
還不到三十歲的年紀,還有大把的青春年華,對一個女人而言,心中還有很多斑瀾的夢幻。每當坐在家門前,望著門口浩翰的江水,張春妹一次次地渴望著山外的另一個世界。
有人勸張春妹離婚改嫁,趁著還年輕另謀出路,不要死守著看不到希望的家庭??墒?,有過承諾的愛情、還在上學的孩子、漸至耄耋的雙親、不離不棄的倫理,都不允許她做一個愛的“逃兵”。
用她自己的話說:誰都不愿意生病,有這樣的病真的很可憐。如果可以交換,我情愿生病的人是我。
張春妹,憑著一幅弱小的身軀,獨自扛起家庭的重任,風雨兼程的日子里,她擦干臉上的淚花,用汗水澆灌生活的芳華。
東方出現(xiàn)魚肚白,她就出船放網(wǎng),長長的絲線拉著陽光奔跑,在波光鱗鱗的江面上灑下一種堅強?;氐郊?,還要升起家中的炊煙,為臥床的丈夫、年邁的公婆做早餐。早餐結(jié)束,她開始洗衣服,菜園種菜,田里伺弄莊稼;時過正午,她又開始收網(wǎng)、撈魚、做魚干;到了晚上,還要修補漁網(wǎng)、制作薯粉。
生活的重擔,和她嬌弱的身軀形成鮮明對比,而張春妹卻用自己堅強的毅力,贏得全體村民的一致尊重。
透過自己新手編織的魚網(wǎng),她似乎又看到了那張婚紗照的曙光。
女強人走出幸福路
有位哲人說過:當上帝關了這扇門的同時,一定會為你再打開另一扇門。張春妹在最值得驕傲的青春十年,勇敢地挑起生活的重擔,從來就沒有放下,也正是在這樣一點點的掙扎中,讓她變得越來越強大。
2013年,張春妹被列入建檔立卡貧困戶,她的家庭從此翻開了新的篇章。
在了解個人意愿的基礎上,鄉(xiāng)村兩級和幫扶干部替她標出了生活綠色,一點一滴,滋潤著她的心田。
在政府補貼1.5萬元的基礎上,縣國稅局全體干部捐款6900元,幫她加蓋了樓房;在房前屋后種植了2畝井岡蜜柚,種植了2畝多的水田,申請到政府5萬元貼息貸款,養(yǎng)殖了30多頭豬;幫扶干部籌資1.5萬元,為她辦起了村里的小賣部,還把第一批商品從縣里拉到這個小山村;村里把電商扶貧站名額配給了張春妹,她開起了網(wǎng)店,幫助自己和村民實現(xiàn)了綠色農(nóng)產(chǎn)品的網(wǎng)絡銷售;政府給了幾個低保名額,低保補助每個月近3000元;做起了生態(tài)護林員,每年有1萬元的收入。
……
眾人拾柴火焰高。張春妹脫貧致富的路上,并沒有孤軍奮戰(zhàn),各路扶貧力量的匯聚,給了她堅實的依靠。日子一天天好轉(zhuǎn),感動一路相隨。黨和政府一次次的幫助,老支書鄧水英一次次的鼓勵,第一書記劉仁柏一次次為其兒子墊付學費和生活費用……這些,像一頁頁跳動的詩行,和著微風吹過森林的聲響,在這個小山村久久地回蕩。
2018年7月30日,經(jīng)國務院評估,省政府批準萬安退出貧困縣行列。張春妹也順利提前脫貧。10多天后,許禮良、張春妹夫婦迎來結(jié)婚15周年紀念日,脫貧的喜悅讓張春妹夫妻再次燃起當初的溫馨與浪漫,他們特意來到附近鄉(xiāng)鎮(zhèn)的一家影樓,拍攝人生中第一張婚紗照,紀念走出貧困的點滴歲月。照片中的張春妹笑顏如花,幸福滿足。
“現(xiàn)在政策這么好,我也脫貧了,相信以后的日子會越來越好,以后,再加把勁,讓全家過上更好的日子,到那時,再去拍攝一張更好的婚紗照?!睆埓好眯判臐M滿地說。
在青山浸染的良富村,張春妹是這山里一朵無名的小花,素雅而靈動,安靜于自己的花田,禁受時光輕輕搖曳。在云卷云舒的歲月里,沒有大富大貴,沒有錦衣玉食,只是靜靜地待在這個山村的一角,給了我們另一種美麗。
作者簡介:劉耀金,萬安縣委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