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幾種主要栽培因子對油菜菌核病發(fā)生程度的影響

    2019-09-19 04:26:07張旭東
    農家科技中旬版 2019年8期
    關鍵詞:菌核病油菜

    張旭東

    摘 要:在天水市秦州區(qū)秦嶺鎮(zhèn)進行的油菜主要栽培因子對菌核病發(fā)生程度影響的對比試驗表明:播期與茬口對油菜菌核病的影響達極顯著水平;密度的影響達顯著水平;施氮水平影響不顯著。適期晚播、輪作倒茬、合理密植可有效控制油菜菌核病的發(fā)生程度。

    關鍵詞:栽培因子;油菜;菌核病;抗耐性

    油菜菌核?。⊿clerotinia scolerotiorum)是油菜生產(chǎn)上的主要病害之一。近年來該病在秦州區(qū)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嚴重制約了油菜產(chǎn)量的進一步提高。秦州區(qū)3月份氣溫回升較慢,子囊盤抽生速度慢,致使子囊盤萌發(fā)盛期與油菜盛花期吻合日數(shù)長。加之花期和莢期雨水較多,菌核病發(fā)病相對較重,可導致10%-50%的減產(chǎn),嚴重時甚至絕收。為此,筆者通過不同播期、不同茬口、不同種植密度、不同施氮水平的比較試驗,調查分析了菌核病發(fā)病率和病指的變化,為生產(chǎn)中通過栽培措施控制油菜菌核病提供了依據(jù)。

    一、材料與方法

    試驗于2017~2018年在秦州區(qū)秦嶺鎮(zhèn)中心村進行。試驗田為黃綿土,肥力中等。供試品種為天水主栽品種天油8號。

    1.播期? 設4個播期處理,分別于2017年8月20日、8月30日、9月10日、9月20日播種。前茬為冬小麥,播前將肥料全部用做基肥施入(每公頃施農家肥20t、尿素120kg、鈣鎂磷肥140kg、氯化鉀70kg、硼砂15kg)。撒播,密度為75萬株/hm2。

    2.前茬作物? 設前茬冬小麥和冬油菜2個處理。9月10日條播,密度、施肥水平同播期試驗。

    3.種植密度? 設4個不同的密度處理,即每公頃70、75、80、85萬株。前茬為冬小麥,9月8日統(tǒng)一條播。施肥方式與施肥水平同播期試驗。

    4.施氮量? 設4個不同施純氮量處理,即每公頃180、230、280、330 kg。前茬為冬小麥, 9月10日播種,密度為75萬株/hm2。施氮肥用尿素,分基肥(50%)、苗肥(20%)和薹肥(30%)施用;磷、鉀肥用鈣鎂磷肥140kg/hm2、氯化鉀70Kg/hm2,另加硼砂15kg/hm2做基肥,1次性施用。

    所有試驗只防蟲,不防病。小區(qū)面積均為13.3m2,隨機區(qū)組排列,重復3次。收獲前采用油菜菌核病4級分級標準,調查每小區(qū)全部植株的自然發(fā)病情況,計算發(fā)病率和病指。分析栽培因子對產(chǎn)量及抗(耐)病性的影響。

    二、結果與分析

    試驗結果如表1

    1.播期對油菜菌核病發(fā)生程度及產(chǎn)量的影響? 試驗結果表明,隨著油菜播期的提前,植株發(fā)病率升高,病指增大。經(jīng)方差分析表明,不同播期處理間病指差異極顯著,僅9月10日與20日播種的差異不顯著??梢?,適期晚播可大大降低油菜菌核病的發(fā)生。原因是早播油菜開花期早,開花期持續(xù)時間較長,花期遇雨水幾率較大,感病的幾率高。另外播期早的病情持續(xù)時間長,有利于加重病害發(fā)生。但播期不是越晚越好,當播期從9月10日推遲到9月20日時,產(chǎn)量開始下降。結合油菜產(chǎn)量與抗病性兩方面考慮,天水的最佳播期為9月10日左右。

    2.茬口的影響? 結果表明,前茬為冬小麥的油菜田菌核病的病株率和病指顯著較前茬為冬油菜的低。輪作田病株率較連作田低28.2個百分點,病指低19.98。從兩種栽培方式的產(chǎn)量表現(xiàn)來看,輪作比連作每公頃增產(chǎn)717.01kg,增產(chǎn)43.67%,達極顯著水平。這是因為輪作能降低土壤中殘留的部分病菌,可有效減輕菌核病的發(fā)生。因此,推廣冬小麥、冬油菜輪作栽培是減輕油菜病害損失行之有效的栽培措施。

    3.密度的影響? 由試驗結果可知,隨著油菜直播密度的加大,菌核病病株率升高,病指增大。當每公頃種植密度由70萬株升高到75萬株時,菌核病病株率、病指上升,但差異不顯著;由75萬株升高到80萬株時,菌核病病株率上升3.5個百分點,病指增加2.79,達顯著水平;密度再上升至85萬株時,菌核病病株率、病指仍在上升,但差異也不顯著。由此可見,高密度種植,田間過于郁閉,易形成高濕的田間小氣候,有利于病菌的侵染。另一方面,增加了病害的傳播幾率,導致群體發(fā)病較重,產(chǎn)量降低;低密度種植,通風透光性好,能減輕菌核病發(fā)生。提高植株的抗病性,對產(chǎn)量影響較小。從產(chǎn)量結果分析,每公頃75萬株處理比70萬、80萬株處理增產(chǎn)顯著,比85萬株增產(chǎn)極顯著。因此,合理密植,保持適宜的群體結構,既能減少病害,又能獲得高產(chǎn)。

    4.施氮肥的影響? 試驗結果表明:在施氮量180~330kg/hm2范圍內,隨著施氮水平增加,菌核病病株率、病指變化較小,差異不顯著。但是,合理增施氮肥能使油菜獲得高產(chǎn)。本試驗除每公頃施氮量280kg與330kg的油菜產(chǎn)量之間的差異不顯著外,其它各處理的產(chǎn)量之間存在極顯著差異。因此,也說明合理增施氮肥能提高油菜產(chǎn)量,但氮肥不宜過多,否則會造成植株后期徒長,使得植株抗性下降,有利于病菌侵染為害。

    三、小結與討論

    在生產(chǎn)中實行冬小麥、冬油菜輪作、適期晚播和合理密植有利于控制油菜菌核病的發(fā)生,并可輔助解決高產(chǎn)與抗病之間的矛盾,提高產(chǎn)量;增施氮肥在一定范圍內對油菜的抗病性無明顯影響,但能明顯增產(chǎn)。利用栽培措施能減輕病害,但不能避免病害。菌核病發(fā)生的輕重主要取決于品種的抗病能力和當年的氣候條件。因此,在不同區(qū)域選擇栽培措施必須與當?shù)氐臍夂蛞蛩匾约捌贩N特性結合起來考慮,適時采用化學防治等防治措施加以控制,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

    猜你喜歡
    菌核病油菜
    油菜菌核病發(fā)生流行趨勢與防治技術對策
    油菜田間管理抓『四防』
    油菜可以像水稻一樣實現(xiàn)機插
    桑葚菌核病綜合防治技術綜述
    早熟甘藍型春油菜‘年河18號’選育及栽培技術
    油菜開花
    心聲歌刊(2019年4期)2019-09-18 01:15:28
    不同播期、密度和肥效對隴葵雜4號菌核病發(fā)病規(guī)律的影響
    油菜燴豆腐
    種油菜
    液態(tài)地膜+甲基硫菌靈對桑椹菌核病的防效試驗
    蠶桑通報(2015年1期)2015-12-23 10:14:28
    嘉黎县| 红安县| 衡东县| 广德县| 武山县| 顺昌县| 佛冈县| 洛浦县| 竹山县| 玉山县| 忻州市| 竹山县| 原平市| 铜梁县| 普洱| 广饶县| 淮南市| 清徐县| 阿坝县| 延安市| 霍邱县| 搜索| 阿巴嘎旗| 南城县| 定结县| 临江市| 金寨县| 通河县| 军事| 金昌市| 读书| 海安县| 文登市| 金山区| 大方县| 象山县| 松桃| 新干县| 东宁县| 阿拉尔市| 深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