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斌
摘 要:語文是綜合性學科,它不僅能向學生傳授應用語言文字的技能,而且通過文章的內容和思想對學生的思想品質等方面產生潛在影響——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思想品質方面的滲透教育,是語文學科天然的優(yōu)勢和責任。通過語文培養(yǎng)學生思想品質,可以規(guī)避思品教育“假、大、空”的問題,能夠保證精神思想傳導的有效性。
關鍵詞:小學語文;思想品質;滲透;教育
對學生進行綜合素質教育是當下每個學科都應履行的職責——就語文學科來說:課改前,我們教學主要是關注學生是否掌握了“字詞句篇”“聽說讀寫”。而現(xiàn)在,我們不僅要向學生傳授語言文字的應用技能,而且還應對學生的思維能力、學習情感、思想品德、文化觀念等等方面進行綜合性的引導教育,語文新課標明確指出,“語文應該注重培養(yǎng)和提升學生的品德修養(yǎng)”。
語文,本身就是一個綜合性學科,在文章的字里行間攜帶著人文地理、科學知識、精神思想等內容,可以看出,通過語文對學生進行思想品質的教育是具有天然條件的。而且在語文教學中滲透思想品質教育,一般不通過直接、簡單的理論說教形式,而是利用文本和教學形態(tài)對學生進行隱性的熏陶。這樣,就有效避免了思想品質教育“假、大、空”的問題,更適合小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興趣取向,更利于學生對這些思想理念的消化吸收。這種優(yōu)勢也是天然的,值得小學語文教師關注并積極實踐。
一、挖掘主體教學與滲透的契合點
我們對小學生進行思想品質的滲透教育,關鍵還是要把握好“滲透”兩個字。它的意思有兩層:一是不宜采用直接說教的方式,二是不宜擠占語文主體教學的空間。也就是說,我們在滲透思想品質教育時,不能影響語文技能教育任務的達成。這樣,就必須想辦法將思想品質的教育和語文主體的教學融合在一起。最好的、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從語文的教學內容中、教材中去挖掘思想品質教育的因素,從而有意識地在教學中進行針對性引導。既完成語文素養(yǎng)、知識的傳授,又同時實現(xiàn)對學生思想品質的影響。
比如,在教學《大地的話》這一課時,這一課是講大地對世間萬物的滋養(yǎng)和奉獻,那么,我們當然就可以通過思維遷移的方式,引導學生把“大地”的精神品格轉化為自己的精神品格。根據(jù)這個思路,我在教學中就在帶領大家閱讀時這樣引導學生:“(假如你是種子,請到我的懷里睡。這里有新鮮的空氣,軟綿綿的被)——大家有沒有想過,自己的爸爸媽媽是不是像大地一樣把我們抱在懷里,給我們溫暖和安全?那如果是我們,應該怎么做呢?如果你的同學累了、疲倦了的時候,你會不會讓他依靠在你的肩膀上休息一下呢?……(假如你是飛鳥,任你在我胸前飛。這里有高遠的天空,落腳的大樹)——同學們,如果一個人能有大地這樣博大寬廣的心胸,他一定會得到人們最崇高的敬意……”(注:括號中為課文原文)——這樣,自然而然把關愛他人、胸懷博大的理念傳導給了學生。
二、調動情感陶冶學生的思想品德
通常,語文文本都會自然攜帶著作者的思想情感和精神。我們在教學時,可以抓住語文的思想理念,把文章的情感與學生的情感進行溝通,從而使學生產生對文章思想精神理念的認同,實現(xiàn)對其思想潛移默化地影響。調動學生的思想情感,我們一般不用直接“講大道理”,而是把學生帶入文章情境當中,讓他們自己去感悟、自己去體驗,比如構建情境的方法。
在教“手”這個主題單元(四年級,北師大版)時,我在教學前給學生布置了任務:用相機、智能手機等把自己、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的手、“我喜歡的手”“我敬重的手”等等拍下來,傳到班級電子郵箱中(如果家里沒有這些電子設備,也可以用繪畫的形式),然后,我把學生“手”的作品編輯成一個電子相冊,在課堂上給學生展示,并讓他們對這些“手”進行討論、猜測和評價——“猜猜這是誰的手?你為什么覺得是他的手?……他的手為什么會長成這樣?”研究過這些“手”之后,我再帶領學生去閱讀《我們的手》《一雙手》這兩篇文章,學生自然就會對“活像半截老松木”的手、對“我們的手,是電線……是橋……是船……”這些內容進行遷移性思考,從而自主生成對家庭的愛、勞動的尊敬、生命的美等方面思想的自我認同。
除了以上探討的兩個思想品質的教育滲透策略之外,教師還可以通過自己教學時的言行、通過作業(yè)批改評價時的語言、通過帶領學生進行室外“采風”等教育活動,對學生進行思想品質引導——總的來說,通過語文教學對學生思想品質進行教育引導,是語文教學的職責,也是其優(yōu)勢條件所在。在實施滲透過程中,教師應該把握兩個要點:一是應緊密與教學相關聯(lián),不宜與語文主體教學產生沖突,而是將二者相互融合,互相借力;二是要注意盡量不用直接說教的方式,巧妙利用語文自身所攜帶的情感思想元素,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自我感悟、自主生成。
參考文獻:
[1]呂耀華.小學語文教學中德育教育的滲透分析[J].新一代月刊,2017(7).
[2]楊聰麗.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