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昌順
摘 要: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的形成,不僅需要教師緊扣語文教材,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還可以采用加強課外閱讀教學,采用課內(nèi)外閱讀相結合的方式,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同時教師還可以運用多媒體課件輔助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更好地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學生閱讀能力;形成
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可以讓學生更好地學習語言、吸收語言,進而培養(yǎng)語感。教師要以生為本,以學定教,根據(jù)學生已經(jīng)具備的實際閱讀能力,選擇適合學生的閱讀教學策略進行教學。教師不僅要結合教學文本進行閱讀教學,而且要在盡可能的情況下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并在這個過程中加強對學生的閱讀指導,不斷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一、緊扣語文教材,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隨著語文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加大學生的閱讀量,提升學生的閱讀質(zhì)量和閱讀能力已經(jīng)成了當務之急。而小學語文教材中有許多經(jīng)典的閱讀文本,教師要緊扣教材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加強對學生字、詞、句、段、篇的訓練。對于不同的年級,教師提升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目標也是不一樣的。如小學三年級學生正是中年級段的初始年級,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也正在初始階段。不同的閱讀篇目,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是不一樣的。如在《花鐘》的閱讀教學過程中,因為是三年級學生,教師可以布置學生在課前完成簡單的預習,讀一讀課文中的句子,了解一下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還可以做一下課前閱讀積累。學生在課前自主預習的時候,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將自己的所感所悟用批注的形式寫到課文的旁邊,以便能夠在教師授課的過程中和同學更好地交流。針對本文要求學生結合語境理解詞語;能用欣賞的語氣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讀懂課文內(nèi)容,激發(fā)學生觀察興趣,初步培養(yǎng)學生留心周圍事物,認真觀察和思考的習慣,學習運用多樣的句式表達,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教師在課堂上可以引導學生首先交流在課前閱讀中積累的詞語,接著針對課文中描寫花開的句子的段落,教師要重點引導學生思考文章的語言表達方式,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完成小練筆。緊扣教材,結合每一篇課文不同的教學目標,教師在課堂上要對學生的閱讀能力培養(yǎng)有側(cè)重點,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
二、加強課外閱讀教學,采用課內(nèi)外閱讀相結合的方式,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小學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如果單純依靠課內(nèi)閱讀的幾篇文章收效并不會很大,因此教師要結合課內(nèi)閱讀加大學生課外閱讀量,讓學生在多樣化的閱讀中去體驗、去理解。教師不僅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為同學們講他們喜歡的故事,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還可以讓學生在讀故事中進行閱讀實踐,讓他們在課外閱讀中盡量記住一兩個自己最喜歡的故事,并帶到每周一次的故事會上來交流。如果學生感興趣的話,還可以讓學生開展編故事比賽。同時教師可以結合單元教學的教學主題為學生推薦相關的課外閱讀讀物進行主題閱讀,并為學生開設專門的課外閱讀交流課讓學生將自己課外閱讀中的積累和感悟在全班進行交流。如在學完《火燒云》這篇課文之后,教師一方面可以引導學生閱讀課外讀物中描寫風景的文章,另一方面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火燒云的故事續(xù)編,讓學生再想想火燒云還會有什么樣的形狀,會發(fā)生什么樣的故事。學生將在課外閱讀中的景物描寫在班上進行交流的時候,提升了學生的閱讀成就感,而且讓更多的學生感受到了優(yōu)美的句子給人帶來的心靈愉悅,并拓寬了學生的想象力,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豐富了學生的語文積累。教師還可以指導學生在閱讀的時候制作閱讀積累本,定期在班內(nèi)或者小組之內(nèi)進行閱讀交流,拓寬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閱讀量,讓閱讀能力由量變變?yōu)橘|(zhì)變,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三、多媒體課件輔助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可以更好地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小學生的形象思維要優(yōu)于抽象思維,尤其是在閱讀與學生生活經(jīng)歷相差較遠的文本的時候,可能頭腦中不能形成文本所要表達的內(nèi)容的畫面,以至于對文章的內(nèi)容囫圇吞棗、一知半解。如果用有視頻、音頻、圖片等多種表達形式的多媒體課件輔助課堂教學,不僅可以使學生閱讀文本的內(nèi)容形象化,而且在閱讀課中能夠更好地向?qū)W生展示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讓學生有針對性地突破教學難點,掌握教學重點。如在學習《陶罐和鐵罐》的過程中,因為本課要引導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理清條理,抓住本課中描寫人物的動作、神態(tài)和語言的語句,體會鐵罐的傲慢無禮和陶罐的謙遜有禮而不軟弱。教師在授課過程中首先用多媒體課件展示陶罐和鐵罐,讓學生對陶罐和鐵罐有一個整體感知。接著,通過多媒體課件展示本課需要同學掌握的生字和詞語,再讓學生想一想鐵罐是怎樣奚落陶罐的,若干年后又發(fā)生了什么樣的故事?而在默讀2~9自然段的時候,可以用多媒體課件展示默讀要求引導學生畫出描寫鐵罐和陶罐的語句,用圓圈圈出描寫他們的神態(tài)、動作的詞語。這樣在多媒體課件的引領下,學生的思維不但可以更為集中,而且圖片甚至是視頻的多角度的展示讓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和寫作方法的理解更為深刻,也就更容易提升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
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把握住班里每一個學生的閱讀特點,激發(fā)學生的閱讀熱情,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課內(nèi)外閱讀中來。教師要經(jīng)常通過閱讀交流課讓學生展示自己通過閱讀所獲得的收獲,這樣不但可以充分調(diào)動學生閱讀的積極性,而且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于穎.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研究策略[J].中華少年,2017(36):35-36.
[2]章珊珊.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策略的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