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燕
語文素養(yǎng)是以語文能力為核心的綜合素養(yǎng)。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是《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墩n標》在“課程性質”中明確指出:“要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效率,初步養(yǎng)成現(xiàn)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素養(yǎng)?!?/p>
繪本圖文并茂,讓人賞心悅目,是國際公認的最適合小學生閱讀的一種圖文結合的閱讀材料。繪本閱讀符合兒童的認知規(guī)律,給孩子直達眼睛的強烈的視覺沖擊和直抵心靈的溫暖與感動,從而幫助他們認識世界。我充分認識到繪本的優(yōu)勢,引領孩子在繪本閱讀中感受童趣,帶領孩子閱讀繪本,靈動寫作。
《愛心樹》是美國繪本作家謝爾·希爾弗斯坦創(chuàng)作的一部轟動世界文壇的經典作品。作者用簡單的線條和充滿詩意的文字,講述了一個溫馨又略帶哀傷的動人故事。故事情節(jié)簡潔,卻給我們留出廣闊的想象空間,擁有豐富的可挖掘的素材。下面,我以繪本《愛心樹》的讀寫課為例,談談如何巧用繪本優(yōu)勢,實現(xiàn)有效的聽說讀寫相結合,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一、看圖聽故事,預猜內容
圖畫是繪本的生命,因此學會觀察圖畫是讀懂繪本的第一步。上課伊始,我出示《愛心樹》封面,讓學生仔細觀察,猜猜大樹、小男孩之間可能發(fā)生什么故事。接著引導學生看圖,讓他們充分品味,引導他們讀出圖片文字之外的豐富內容。當讀到第三頁“男孩兒每天會跑到樹下”,我不急于翻書頁,讓學生猜男孩會在大樹下玩些什么游戲,等猜完,再往后面翻頁,我提醒學生:讀書,就得這樣一邊讀一邊猜想,讀著讀著,想著想著,就能從文字中、畫面上讀出更多的東西,我們就能把薄薄的繪本讀厚,內容就更豐富了。
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我讓學生仔細地去觀察,引導孩子在看圖中讀懂故事、發(fā)現(xiàn)細節(jié)、品味語言、感悟內涵。培養(yǎng)學生邊讀邊思的閱讀習慣,激發(fā)學生讀書的熱情。在和諧共讀中提升了學生的觀察能力、識圖能力、猜測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培養(yǎng)了學生的審美意識,加強了他們的語文素養(yǎng)。
二、讀圖想象,自主創(chuàng)編
好的繪本不僅僅在于講述一個故事,同時也是在幫助孩子提升觀察力,豐富他們的想象力,升華他們的精神境界。當讀到“大樹很快樂”時,我引導學生細細地觀賞圖畫中大樹的形象、邊讀圖邊想象大樹的枝條隨著小男孩的不同表現(xiàn)而有不同的姿態(tài)。透過這一幅幅畫面,學生走進了大樹的內心,感受著在它心底流淌著的快樂。簡明的文字與細膩的圖畫讓學生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得以自由馳騁,給予孩子無限廣闊的想象空間和思維訓練空間。
在看圖閱讀中,我引導學生關注圖畫的細微處、文字中的生疑處、留白處以及結尾的延伸處等,讓學生在觀察畫面時插上想象的翅膀自主創(chuàng)編,不僅豐富了繪本的內容,也激活了學生的言語思維。在閱讀過程中,學生被感動著、陶冶著,不僅享受了繪本簡單文字的神奇之處,也受到美學的感染,提升了學生的文學作品欣賞能力,提高了他們的語文素養(yǎng)。
三、聯(lián)系生活,感知體驗
在讀完整本故事后,我引導大家思考:在繪本里,大樹和孩子一直在變,但是他們之間有一個稱呼一直沒變,為什么沒有變?引導學生感悟出:在大樹心中,男孩永遠都是他的孩子,大樹把男孩的快樂當作了自己的幸福。
學生七嘴八舌地交流著這是一棵怎樣的大樹,我話題一轉:“你身邊是否也擁有這樣一棵‘樹?”接著一連串的問題把學生和繪本故事中的角色聯(lián)系起來,學生把自己置于故事中來思考自己的行為,此情此景他們傾吐自己的心聲,感受著愛與被愛,懂得要感恩父母的道理。繪本的閱讀傳達給學生的不僅有心靈的“營養(yǎng)”,更有濃濃的情誼,親子之間的感情在孩子們心中無聲地滋長著。
有人說,“繪本的價值和魅力在于:它沒有一句教條,卻能滿足孩子的成長需要;沒有一絲說理,卻能啟發(fā)孩子的深入思考;沒有一點兒喧鬧,卻能激起孩子的會心大笑?!遍喿x繪本,學生要對繪本內容進行剖析得出一定的道理,這鍛煉了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和對事物的判斷認知能力。同時,它又能考查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也讓學生在思考問題的過程中發(fā)展自身的創(chuàng)造能力。
四、靈動寫作,表達真情
讀完故事,學生的情感之弦被撥動了,這正是引入文字表達的好時機。我引導學生回顧剛才的學習過程:聽故事—說感受—聯(lián)現(xiàn)實—議行動,抒真情。我告訴學生這合起來其實就是一篇讀后感,接下來就寫自己的讀后感受。
這樣的訓練有梯度,水到渠成,學生充滿自信,輕松地進入寫作練習,有個學生寫道:“當我讀完《愛心樹》,我鼻子酸酸的。這棵無私、不求回報的大樹不正是我們的父母嗎?”有個學生結尾抒發(fā)真情:“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今天,父母是我們的‘愛心樹;明天,我們要做為父母遮風擋雨的‘大樹!”我被這一顆顆純真的心打動了。這次繪本讀寫課,收獲的不只是學生的語文能力和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還撥動了他們深藏于心底的似乎自己還沒覺察到的孝順之心和感恩之情。繪本是鮮活的、靈動的,是訓練學生寫作的絕佳載體。將繪本閱讀與寫作相結合,學生就能在繪本的世界和生活的世界中獲得情感的潤澤、精神的滋養(yǎng)和成長的拔節(jié)。
繪本閱讀是學生打開閱讀大門的一扇窗,當學生愛上繪本,愛上閱讀,就能保持閱讀的興趣。在閱讀繪本時,學生在欣賞繪本的圖畫過程中感知語言文字的精妙,閱讀理解能力和語言感知能力就慢慢增強了,審美意識隨之提高了,學生的思維與心智也開啟了,從而達到培養(yǎng)學生感悟、鑒賞、審美、想象和創(chuàng)造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