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偉
老年健康核心信息指出,老年人平時應當保持適度運動,佩戴適當?shù)难坨R以改善視力,室內(nèi)規(guī)則擺放物品,保持地面干燥及平整。但是,如果老人還是不慎摔傷,又應該怎么做呢?
“好好臥床休養(yǎng)”,許多人都會對摔傷的老人這么說,認為他們年事已高,臥床既可調(diào)養(yǎng)身體,又能避免再次發(fā)生意外。但實際上,老人摔傷后只是盲目地長期臥床,反而會引發(fā)一些問題。
老人本就體弱,長期臥床不運動,免疫力更差,再加上臥床老人自主排痰困難,痰液淤積在喉嚨里,會引發(fā)吸入性肺炎。而且,身體與被褥長期接觸,持續(xù)受壓,局部缺氧,會導致血管栓塞、組織壞死腐脫而形成褥瘡。隨著年齡增長,老人消化功能減弱,長期不運動更易引發(fā)消化道問題,導致便秘。不運動,血液循環(huán)不好,心肌功能也會減弱。此外,廢用性肌肉萎縮也是長期臥床易引發(fā)的問題,許多老人摔倒或生病后久臥不起,等把傷養(yǎng)好、想活動時卻發(fā)現(xiàn)已不能動或很難行動了。因此,老人摔倒后怎樣臥床休養(yǎng),需分情況。
1.摔倒后癱瘓、或完全失去行動能力。這類老人該臥床休養(yǎng),但不代表躺著就萬事大吉。臥床期間,老人應在家人幫助下活動身體,如翻身、按摩、伸展四肢。最好每兩個小時翻身1次,側(cè)臥位、平臥位交替變換。不動時,也要保證老人姿勢端正,以免身體變形。這類老人還需家人時常幫其拍背、排痰,避免引發(fā)吸入性肺炎。
2.局部受傷行動不便。摔倒老人胳膊、腿等部位骨折或軟組織挫傷,應局部制動,但無礙的身體部位最好適當活動。若胳膊骨折,并不影響走路,可在家人看護下行走;若腿部骨折或軟組織挫傷,不方便下地,也不要一直躺著,可坐起來伸展胳膊、慢慢轉(zhuǎn)動上身。病情痊愈后應盡快下地走路,對身體恢復也有幫助。
3.摔倒后能起身且看起來無大礙。有的老人摔倒后只有些許輕微擦傷,當場就能站起來繼續(xù)行走;但有些年紀較大的老人會因此受到驚嚇,不敢再下地行走,這種過度擔心反而不利于身體健康。摔倒后要及時就醫(yī),全面檢查,排除器臟內(nèi)部損傷等危險情況。檢查確定身體無礙后,恢復日常生活即可。起初幾天最好有家人陪同,不要獨自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