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曉晴 楊礪嬌 王月榮
[摘要] 目的 探討地特胰島素治療初診妊娠期糖尿病的療效及安全性。方法 于2016年12月—2018年12月對該院收治的90例初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進行觀察和分析,通過電腦隨機分組的方法進行對照,即常規(guī)組45例采用中效胰島素進行治療,研究組45例采用地特胰島素進行治療。結果 研究組空腹血糖水平顯著低于常規(guī)組,組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產(chǎn)婦分娩時孕周、分娩時胰島素應用量、分娩時羊水量、餐后血糖以及新生兒身長、出身體重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低血糖發(fā)生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于初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地特胰島素降糖效果確切,母嬰安全性好,值得在臨床中借鑒應用。
[關鍵詞] 地特胰島素;初診妊娠期糖尿病;療效;安全性
[中圖分類號] R59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9)06(b)-0079-02
孕婦圍產(chǎn)期中,妊娠期糖尿病屬于一種比較多見的并發(fā)癥,糖代謝異常情況越嚴重,對母嬰的影響就越嚴重[1]。胰島素是臨床治療糖尿病的常用藥,降糖效果確切。針對基礎胰島素加餐時胰島素治療,我國于2013年特此批準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可采用地特胰島素治療,但國內(nèi)尚未普及全面[2]。對此,該文特此對該院2016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9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采用了地特胰島素治療,降糖效果滿意?,F(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該次研究中收治的觀察對象為90例初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均通過電腦隨機法進行分組對照,包括常規(guī)組、研究組,各45例。研究組年齡23~41歲,平均(32.5±5.6)歲;孕周20~32周,平均(27.1±4.6)周;確診時空腹血糖5.0~7.0 mmol/L,平均(6.1±1.8)mmol/L;確診時糖化血紅蛋白5.0%~7.5%,平均(6.9±1.4)%。常規(guī)組年齡24~40歲,平均(33.6±5.1)歲;孕周21~30周,平均(26.8±4.4)周;確診時空腹血糖5.0-7.0mmol/L,平均(6.2±1.9)mmol/L;確診時糖化血紅蛋白6.0%~7.5%,平均(6.9±1.5)%。兩組資料客觀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分組研究。均在知情下進行,且簽署知情同意書;通過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查。診斷標準:初次妊娠時測定血糖,若空腹血糖7.0 mmol/L及以上、糖化血紅蛋白6.5%及以上、OGTT試驗負荷后2 h血糖、隨機血糖均在11.1 mmol/L及以上,且存在典型糖尿病癥狀者,可判定為孕前存在糖尿病。若正常,在產(chǎn)婦妊娠24~28周開展75 gOGTT試驗,結合ADA(美國糖尿病協(xié)會)提出的妊娠期糖尿病診斷標準,以篩查妊娠期糖尿病,即75 gOGTT試驗0 h<5.1 mmol/L、1 h<10.0 mmol/L、2 h<8.5mmol/L,其中一項異常,確診為妊娠期糖尿病
1.2 ?方法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通過運動與飲食治療3~5 d,血糖依然未達標,即夜間血糖5.6 mmol/L及以上,空腹血糖5.8 mmol/L及以上,餐后2 h血糖6.7 mmol/L,或飲食控制后發(fā)生酮癥酸中毒,熱量增加后,血糖超出正確范圍,則對其開展胰島素治療。治療時間從臨床確診后一直到產(chǎn)婦完成分娩后。
常規(guī)組45例采用中效胰島素進行治療,即:三餐時,選取門冬胰島素,即刻經(jīng)皮下注射,每晚睡覺前應用中效胰島素。胰島素初期應用量為0.3~0.5 U/(kg·d),遵循小劑量原則,以患者血糖測定結果,逐步增加用藥量。
研究組23例采用地特胰島素進行治療,即:三餐時,選取門冬胰島素,即刻經(jīng)皮下注射用藥,每晚睡覺前應用地特胰島素。其他與常規(guī)組一致。
1.3 ?觀察指標
記錄并對比兩組低血糖發(fā)生率、餐后血糖、空腹血糖以及產(chǎn)婦分娩時孕周、胰島素應用量、羊水量、胎兒身長和出身體重。
1.4 ?統(tǒng)計方法
用SPSS 22.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該文研究中獲得的數(shù)據(jù),用χ2檢驗計數(shù)資料[n(%)]差異;用t檢驗計量資料(x±s)差異。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分娩時各項指標對比
兩組產(chǎn)婦分娩時比較羊水量,結果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與常規(guī)組產(chǎn)婦分娩時孕周、胰島素應用量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胎兒娩出后兩組身長、體重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經(jīng)過胰島素治療后,餐后血糖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是研究組空腹血糖水平明顯低于常規(guī)組,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低血糖發(fā)生率對比
研究組低血糖發(fā)生2例,發(fā)生率為4.44%(2/45);常規(guī)組低血糖發(fā)生3例,發(fā)生率為6.67%(3/45)。組間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473,P>0.05)。
3 ?討論
妊娠期糖尿病是臨床中一種比較常見的糖尿病類型,該病的發(fā)生與胰島B細胞功能缺陷、人體胰島素抵抗等因素具有密切的關系。2008年我國多所醫(yī)院協(xié)作組篩查提示妊娠期糖尿病患病率以及糖耐量異常率高達6%~7%[3]。妊娠期糖尿病屬于高危妊娠,極易引起諸多并發(fā)癥,比如早產(chǎn)、流產(chǎn)、羊水過多、巨大兒、胎兒宮內(nèi)生長受限、胎兒畸形等,更甚至誘發(fā)糖尿病高滲性昏迷、酮癥酸中毒,使得胎兒宮內(nèi)窘迫,甚至胎死腹中,嚴重威脅著母嬰健康[4]。基于此,嚴控血糖水平,對母嬰結局的改善,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5]。該文觀察發(fā)現(xiàn),研究組產(chǎn)婦分娩時羊水量與常規(guī)組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妊娠期糖尿病對胎兒的影響,近期表現(xiàn)為巨大兒。通過胰島素治療后,兩組胎兒娩出后的體重與身長對比結果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有可能是因為該次研究中樣本量偏少。目前,臨床尚未完全明確中效胰島素、地特胰島素對胎兒出身體重的影響,但是孕婦在妊娠期間應用地特胰島素,其安全性與諾和靈N具有相似的效果[6]。低血糖為妊娠期糖尿病比較常見的并發(fā)癥,低血糖越嚴重,對母嬰生命安全的影響就更大[7]。該文觀察發(fā)現(xiàn),研究組與常規(guī)組低血糖發(fā)生率結果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明地特胰島素應用安全性類似于諾和靈N。通過臨床有效治療后,研究組與常規(guī)組餐后血糖水平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研究組空腹血糖水平明顯低于常規(guī)組(P<0.05),提示地特胰島素能夠有效、顯著的控制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
綜上所述,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關系著母嬰結局,故而臨床應當引起高度重視,更加嚴格的予以控制。作為基礎胰島素的地特胰島素,在空腹血糖控制方面,具有顯著的優(yōu)勢,安全性也比較高,為臨床治療妊娠期糖尿病提供了有效指導,值得應用、借鑒。
[參考文獻]
[1] ?郭東艷.不同孕周給予胰島素治療妊娠期糖尿病的療效和安全性分析[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8,18(67):120.
[2] ?蘇艷穎.門冬胰島素和生物合成人胰島素治療妊娠期糖尿病的療效及安全性分析[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7,15(31):181-182.
[3] ?趙東坤.門冬胰島素和生物合成人工胰島素在妊娠期糖尿病治療中的療效及安全性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7, 20(8):15-16.
[4] ?李莉.門冬胰島素治療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5,13(31):52-53.
[5] ?張淑芬.格列本脲和胰島素治療妊娠期糖尿病的療效比較觀察及安全性評價[J].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2015,6(26):98-100.
[6] ?陳德珍.門冬胰島素治療妊娠期糖尿病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分析[J].中國醫(yī)學工程,2014,22(2):139.
[7] ?吳紅軍.門冬胰島素和生物合成人胰島素在妊娠期糖尿病治療中的療效及安全性[J].中國醫(yī)藥導刊,2013,15(10):1653-1654.
(收稿日期:2019-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