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瑜
摘 要:高中生已有了一定的自我認識,思想逐漸成熟,但是由于他們生活經驗和知識基礎的原因,他們對于世界認識、生活的認識、學習的認識還是缺乏一定的正確性、全面性、積極性。再加上大部分高中還處在叛逆時期,他們的思想飄忽不定,心思敏感、易怒易躁,如果不及時加以正確的引導,對于他們學習和思想道德的形成,都將造成不利的影響。
關鍵詞:高中生;班主任;德育;實效性
高中生已有了一定的自我認識,思想逐漸成熟,但是由于他們生活經驗和知識基礎的原因,他們對于世界認識、生活的認識、學習的認識還是缺乏一定的正確性、全面性、積極性。再加上大部分高中還處在叛逆時期,他們的思想飄忽不定,心思敏感、易怒易躁,如果不及時加以正確的引導,對于他們學習和思想道德的形成,都將造成不利的影響。
為此,本人經過總結自己的多年在德育工作中的經驗以及研究相關的德育文獻與資料、案例等,我覺得要想實現高中班主任德育的實效性,應該從以下幾點進行努力。
一、要明確德育,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在多年的德育教學中我發(fā)現,大多數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沒有目標,沒有方向,甚至有些老師在批評學生時,往往不知道為什么而批評,抓不住德育重點,似乎批評就是為了讓學生因為自己的錯誤、缺點而無地自容,沒有從德育的目的出發(fā),引導學生認識錯誤,提升自自己。所以老師在德育時不講究方式方法,也不注意語言,因此也就有了學生因受了老師不恰當的批評,自尊心受到傷害等?!皭壑睿熤??!崩蠋煂W生的愛也要講究方式方法,在德育中的批評,更要有策略,要能引起學生認識,督促學生改正自己一些不好的習慣和錯誤,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思想品德。高中生都已經有了自己的認識,老師對他們的批評教育,不但要建立在愛的基礎上,更要建立在理解與溝通的基礎上,不要讓學生產生對立的心理。因此,作為高中班主任在德育中要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和觀念,要尊重學生,引導學生實現自我價值的轉變,不要用批評侮辱學生、傷害學生,要讓學生愿意,且清醒地認識到自的不足,在老師的引導下加以改正,從而逐步完善自我形象,提升綜合素質,使學生對學習、對更加充滿信心,對未來充滿希望,進而時常自我監(jiān)督,自我督促,不斷努力,取得進步。
二、做好高中德育工作,要以學生為主體
在素質教育背景下,教育教學已經大踏步地走出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以培養(yǎng)學生能力,提高學生獨立自主能力為主要目標,意在把教育教學主體聚焦于學生,結合高中生的需要,在德育教學中引導他們,教育他們,并從學生的立場和角度思考問題,提高高中生在學習中、活動中都要積極的主動性,能使學生自覺地約束自己,完善自己,并讓學生能自覺學習、愛上學習,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性,提高學生的能力。所以,班主任在開展德育工作時一定要把主導的重點放在學生身上,注重他們的個性發(fā)展,把學生作為教育教學的主體,結合實際情況,因材施教,抓住學生性格特征,最大化地落實德育,實現德育的意義。
三、挖掘學生潛力,提高核心素養(yǎng)
所謂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是指學生應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是關于學生知識、技能、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等多方面的綜合表現。當然,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是一個持續(xù)的過程,可教可學,最初在家庭和學校中培養(yǎng),隨后在一生中不斷完善。在日常教學中,筆者結合班上學生的實際情況,想方設法,挖掘他們多方面的潛力,讓他們能夠健康全面地成長成才,切切實實提高他們的核心素養(yǎng),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一己之力。
然而,有些事并不是像你所期望的那樣發(fā)展的。在高二第一學期,我們班轉來了一位男同學高某,這孩子性格內向,孤僻,喜歡獨來獨往,學習習慣差,基礎差,班里的同學都不太喜歡和他交往,而且他每天的作業(yè)上交都很難完成。如果老師漠視此種情況,這位學生的知識、技能、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都是大問題,以后他靠什么立足社會呢?于是,我開始關注他,我發(fā)現他家因為遠,每天上學需要走15分鐘的路,坐一個小時的公交車才能到學校,而且在家經常挨打。了解到這一狀況,我先把孩子的父親叫到學校跟他溝通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每個父親都期望自己的孩子能成才,這位父親也不例外,只是他的方式方法存在問題,一味急于求成。于是我一次一次地開導他的父親,讓他的父親多去鼓勵孩子,終于見了成效,學生的成績提高明顯,性格漸漸開朗起來,對未來充滿了希望,變得樂于交流,善于助人,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得到了極大培養(yǎng)。
總之,對高中學生德育是一個長期堅持的工作,在德育的過程中,老師首先得端正師德師風,才能在工作中真正出于德育的目標,用愛心幫助學生,使他們不斷完善,不斷提高,更使學生在老師的言行中受到潛多默化的教育和感染,使學生做更好的自己。
參考文獻:
[1]王志東.提升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實效性的對策分析[J].中學教程輔導(教室通訊),2016(5):70.
[2]黃春芬,羅剛淮.讓德育活動少一些形式,多一些實效[J].思想理論教育,2011(2).
編輯 馮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