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春樹
4000人聽上去不多,但等你聽到這幫瘋狂之人都住在南極時,你就不會淡定了。4000這個數(shù)字并非一成不變,據(jù)《獨立報》的報道,這只是11月到次年3月間“夏季”月份里的人口,那時的氣候沒有那么惡劣,冬天來臨時,大多數(shù)人匆忙逃離,回到正常氣候的人類社會。不管怎么說,南極洲沒有土著居民,因此,根據(jù)南極研究科學委員會的統(tǒng)計,生活在那里的每個人都是外來人口,居民中的絕大多數(shù)是研究地質(zhì)科學、生命科學和物理科學的科學家。
人口最多的定居點是美國麥克默多站?!丢毩蟆钒阉枥L成一個“冰凍的邊疆小鎮(zhèn)”,這里夏天的人口大約有1200人,麥克默多站就像是南極洲的紐約市。除了住房,“鎮(zhèn)”上還有諸多福利,如自動取款機、教堂、路標、醫(yī)院、百貨商店以及3家酒吧。
不管怎樣,麥克默多站并非南極洲唯一的研究站。因為南極洲沒有地方政府,很多國家都在這里享有一杯羹。據(jù)悉,這塊冰凍的大陸上布滿了幾十家人員稀少的基地,分別由芬蘭、智利、日本、巴基斯坦和德國等國家運作。
南極洲的冬季是刺骨的。據(jù)《大西洋月刊》報道,在此期間,氣溫會降到零下37.7攝氏度。然而,惡劣的寒冷天氣只是南極洲冬季的一部分。夏天這里由午夜的太陽照射著,而冬天則是整月整月地被黑暗籠罩。
幾個月不見陽光的生活可能導致嚴重的情緒失調(diào),所以簽署同意去南極工作的人們必須首先接受心理測試。缺少維生素D意味著很有可能抑郁,尤其是那幾個月里既處于黑暗中,又與外面的世界幾近完全隔離的狀態(tài),就像生活在X星球上。
人們是如何應對的呢?如同在井井有條的世界里生活一樣:上瑜伽課,學外語,去體育館健身,在圖書館里看書,照看溫室里的植物。在一次《時尚》雜志采訪中,南極洲工人克里·尼爾森把那一段黑暗時間描述成“沉思的、平靜的和集中注意力的”時期。她也提到南極洲冬季最美妙的時刻就是盛裝晚會,人們在星星閃耀的天空下穿著獨角獸服裝狂歡。
或許你曾暗暗地夢想去南極生活,但因為你學習不好,便早已拋棄了那些夢想。別擔心,你不一定非得是科學家才能去南極生活和工作,因為那里也有初級水平的職位!
問問接受《時尚》雜志來訪的克里·尼爾森。她2007年搬到麥克默多站時才20多歲,起初只是個保潔工,隨后在百貨商店一步一步晉升。她還說,如果你利用這段經(jīng)歷進入宣傳工作領域,你可以把南極工作升華為華盛頓特區(qū)的政治生涯。所以,南極有很多的上升空間。
雖然尼爾森的經(jīng)歷表明初級水平的工作一般包括洗廁所或洗碗,但實際上工作類別豐富多樣。比如,郵遞員需要投遞每個人的信件和包裹;必須有人做財務賬簿;百貨商店必須有人給貨架上貨。實際上有很多選擇供希望在地球最偏遠的角落有所歷練的人們挑選。
南極的每個新年都以“冰庫”音樂節(jié)開始。它始于1990年,是一場持續(xù)6小時的室外年度音樂盛典。這絕對是一次自己動手的盛事,舞臺由兩臺平板車組成,降落傘在背景里飄動以營造酷炫的視覺效果?!氨鶐臁钡谋硌莅▊€人音響表演,吹奏迪吉里杜管,以及激情四溢的搖滾樂隊表演。所有樂隊都是“當?shù)亍苯M合,由閑暇時間一起排練的南極工人組合而成。
“冰庫”可能是在冰凍的大陸塊上舉辦的最大的音樂盛會,但它絕不是唯一。在麥克默多站,酒吧里經(jīng)常有現(xiàn)場音樂會,每兩個星期就會舉辦聲樂晚會,而且還有特別的婦女音樂之夜。
在《極限技術》節(jié)目的一次采訪中,南極通信專家馬蒂·基弗把南極的互聯(lián)網(wǎng)接入描述成“極其有限”。他解釋說這并不是互聯(lián)網(wǎng)連接的問題,而是因為互聯(lián)網(wǎng)接入主要是用于科學支持、科學渠道及其他重要事項。南極的網(wǎng)絡服務很慢,因特網(wǎng)包探索器偏好反應時間長,類似蒸汽游戲平臺的服務被屏蔽。Skype的使用也受到嚴格的限制。所以,如果你去那里,別指望能隨時上網(wǎng)?;蛟S來南極可以治好你的“智能手機綜合征”,讓你徹底擺脫智能手機。
如果你的雄心壯志本質(zhì)上是競技性的,那南極可能不是你心目中的首選之地。但是,如果你傷風感冒了,有許多方法可以讓你保持健康。
這里每年都會舉辦羅斯島杯橄欖球賽,科學家們組隊比賽,在一座活火山山腳下拋球、傳球和阻截。如果你喜歡跑步,可以參加一年一度的麥克默多馬拉松比賽。參與者要跨越42195米的寒冷跑道,跑步者也可以參加環(huán)地球賽,參加者圍繞地理上的南極點跑步,由此可穿過地球上的每條經(jīng)線。
最極限的體育成就可能屬于那些參加所謂的“300俱樂部”的人,他們會在此進行一種裸奔比賽。要加入被吹得神乎其神的“300俱樂部”,必須完全赤身裸體地成功應對131.1攝氏度的溫差。參加者在比賽開始時要蒸93.3度的桑拿,然后赤身裸體只穿著鞋跑到零下37.8度的室外,圍繞著南極跑,最后再回到安全的地方,聽上去確實夠危險的。這項傳統(tǒng)賽事起源于1959年,看來南極人的裸奔歷史真是夠長的。
過去幾十年,南極旅游呈爆發(fā)式增長。據(jù)報道,20世紀80年代的游客害怕腳受凍,那時的游客每年不足2000人,但是,這個數(shù)字在2007-2008年躥升到每年46000人,2015-2016大概有38500游客來此參觀。
但是,由于氣候變化,南極洲是地球上變暖最迅速的地區(qū),而且如果進入該地區(qū)的大型船只數(shù)量增長太多,也會對該地的生物圈造成傷害。來南極的人們想要觀察那里的原生態(tài)自然環(huán)境,但人類的足跡對脆弱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卻是最大的威脅。
(白柏象薦自《奧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