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保孜
1960年4月15日至6月1日,周恩來出訪了亞洲六國——緬甸、印度、尼泊爾、柬埔寨、越南、蒙古。新華社攝影記者杜修賢正好趕上了總理外交生涯的這次大出訪。
“我一點不覺得冷”
緬甸是這次出訪的第一站。此次周恩來訪緬,剛到仰光,就遇上了緬甸人民的盛大節(jié)日——潑水節(jié)。
這天早晨,杜修賢剛走到周恩來住的房間門口,門無聲地開了,周恩來微笑著走了出來。大家都被總理的模樣逗笑了。什么時候見過周恩來這般裝束?頭上纏裹白色紗巾,對襟上衣鑲著彩邊,布盤紐扣,古色古香的……下面是長裙子。
潑水節(jié)上,剛開始緬甸群眾還不敢往中國領(lǐng)導人身上灑水,只是斯斯文文、象征性地濺幾滴??墒?,不知什么時候,也不知是什么人,突然潑來了傾盆大水,隨之而來就迅速地轉(zhuǎn)換成了歡樂,人們的情緒一下子放開了,水,成缽成缽地潑灑了出去……看到這種情景,工作人員不由得有些擔心,周總理畢竟是60多歲的人了,這樣淋水,身體能吃得消嗎?這時總理的衛(wèi)士長為他披了一條浴巾,周恩來拿掉浴巾對衛(wèi)士長說:“水是吉祥物,澆得越多越吉祥幸福,這時的水,每一滴都是熱的,我一點不覺得冷!”他那尊重民族習俗、與民同樂、平易近人的品格瞬間打動了在場的人。
“新德里的子彈打不倒我”
緬甸訪問結(jié)束后,周恩來率中國代表團抵達印度??墒?,尼赫魯根本不想通過平等協(xié)商解決中印邊界問題。
為了爭取主動和打破僵局,周恩來決定舉行記者招待會。晚7時20分,周恩來、陳毅帶領(lǐng)隨行人員走進記者招待會大廳。這時,一位女士突然閃出身來,她是英國《泰晤士報》記者韋爾娜,她著急地說:“總理先生,這不是招待會,是射擊場,您是唯一的靶子,上千支槍口都瞄準了您,您不能進去?!?/p>
周恩來輕輕撫了撫韋爾娜瘦削的肩膀,說:“放心吧,新德里的子彈打不倒我?!表f爾娜沒有危言聳聽。的確,印度新聞托拉斯的一伙人,預先搶占了有利位置,準備在周恩來一走進大廳時,就狂呼口號,給他一個下馬威??墒?,他們的注意力被手中印制的周恩來的聲明吸引住了,以至周恩來跨進大廳,踏著紅毯,緩緩靠近前排居中的講臺時,才有一個尖細的聲音喊出了一句惡語。
但這陣小小的騷動還沒等掀起大浪,就被熱烈的掌聲和歡呼聲淹沒了。
周恩來用明亮的雙目掃視了一下會場,然后開始了他45分鐘的講演。他的語音沉穩(wěn),略帶沙啞,卻極富魅力。周恩來的演講剛一結(jié)束,大廳里便響起雷鳴般的掌聲。
周恩來的這次印度之行,在外交上的成功是顯而易見的,它不僅使中國不愿意談判的謠言不攻自破,而且向全世界證明中國愿意解決問題,印度不愿意解決問題,中國取得了主動。
(摘自《名人傳記》2019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