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福紅
“親愛的校長媽媽,您還牽掛著那個坐著輪椅上學的思遠嗎?進入初中后學習比以前緊張多了,但我都能應付過來,因為我是‘鐵軍娃’。我一直想念著您和其他的‘爸爸’‘媽媽’,您的關心鼓勵我一直銘記于心,是您把我從自卑消沉中拉了出來,讓我重返學校,從一名別人眼里‘無用的殘疾孩子’變成一名優(yōu)秀的輪椅上的‘鐵軍娃’……”
2018年教師節(jié)之際,我收到剛上初中的殘疾學生王思遠的一封來信,思緒一下子回到了三年前。
2015年,三年級的小思遠陡然間步行困難,經診斷患上了多肌炎,以后都要在輪椅上生活。更糟糕的是,他母親悄悄離家杳無音訊,父親也不負責任地遠走他鄉(xiāng),把小思遠丟給了爺爺奶奶。原本活潑開朗的小男孩變得沉默寡言,加上經常請假治病,成績急劇下降,甚至萌生輟學的念頭。班主任做了大量工作仍無濟于事,家里準備讓他輟學。
孩子才10歲,絕不能讓他這樣無助地消沉下去!我決定登門去看看。在班主任的指引下我走進了小思遠的家。小思遠正坐在輪椅上,獨自沉默不語地玩弄著象棋。眼看他家徒四壁,我心里一陣酸楚?!八歼h會下象棋呀,我們殺一局?”突然,我捕捉到了與小思遠交流的突破口?!澳銜??”“要不試試?”一問一答間棋盤已布好。在“廝殺”過程中,我倆你一言我一語地交流著,奶奶和班主任在一旁趁機夸獎。兩局博弈結束,小思遠的情緒大為好轉,我讓班主任播放了全班同學呼喚小思遠回學校并祝他早日康復的視頻,小思遠邊看邊流淚,我又乘機給他講起“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的故事,告訴他身體上的殘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心靈上的“殘疾”,要學會勇敢面對困難,黃花塘小學的每一位同學都是好樣的“鐵軍娃”。臨別時,我又和他的奶奶進行了交流,打消了老人的顧慮。
我希望學校的每個孩子都能快樂成長,都成為優(yōu)秀的“鐵軍娃”。為了讓小思遠這樣的孩子樹立身殘志堅的信念,學校請來了當地的老新四軍任正宏爺爺作報告,一場特殊的鐵軍英雄故事會深深感染了小思遠,中國的“保爾·柯察金”吳運鐸手足傷殘仍奮斗不息的精神深深烙在小思遠的心里,“我要上學,我要成為‘閃亮鐵軍娃’”。
由“鐵軍娃”組成“愛心小衛(wèi)士”,每天輪流接送小思遠上學回家。為了克服上廁所的困難,少給別人添麻煩,懂事的小思遠在校從來不喝水。在老師和同學們的勸說下,他終于在口渴時開始喝水,課間當老師和同學們推著輪椅送他去廁所時,小思遠的眼里總是充滿感激,那份感激更印在了他純潔的童心里。為了發(fā)揮小思遠的特長,我還建議讓他擔任學校象棋社團的“小指導老師”,并安排其他“鐵軍娃”與他結對互助、組織“愛心媽媽”團隊輪流上門進行學業(yè)輔導和心理疏導。奶奶的堅持、小伙伴們的溫暖、“媽媽團”的關愛、自身的堅強和努力,讓小思遠又找回了學習和生活的信心。坐著輪椅的小思遠重新陽光起來,象棋水平突飛猛進,各門學科成績優(yōu)異,2016至2018年,連續(xù)三年被評為“閃亮鐵軍娃”,他的事跡也激勵著更多的“鐵軍娃”向上、向善。
我們把鐵軍文化融入教育教學中,讓鐵軍精神浸潤孩子的心田,關注差異、容納差異,實行多元評價,不輕易放棄任何一個孩子,讓每一個孩子都擁有幸福的童年,使更多小思遠這樣的“鐵軍娃”懷揣一顆感恩、樂觀的心走出黃花塘小學的校門,走向更廣闊的世界。
(作者單位:盱眙縣黃花塘鎮(zhèn)中心小學)
責任編輯:李香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