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安群
摘要: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教育事業(yè)也逐步發(fā)展起來,多種教學方式應運而生,其中不乏討論式教學這種新型的教學手段。討論式教學法就是組織學生針對課堂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討論的教學方法,這種方法有諸多好處,對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能力及獨立思考的能力都有極大的幫助,本文中筆者將從激發(fā)學生課堂參與度、鍛煉學生的想象能力、深化學生對文章的印象這三個方面闡述討論式教學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實際應用。
關鍵詞:討論式教學;小學語文;課堂參與;想象能力;深化印象
對小學生來說,語文中的一些知識點是略顯枯燥的,而他們天性愛玩,在課堂上難免會不能集中注意力,被其他的事物所吸引,通過讓學生分組討論的方法,可以有效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增強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在學生發(fā)表自己見解的過程中深化學生對教材知識的理解和吸收,進而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本文筆者根據自身的教學經驗,對小學語文教學中討論式教學的應用進行一番敘述,希望對教師以后的教育教學工作起到一定的幫助。
一、激發(fā)學生課堂參與
眾所周知,課堂參與度的高低是決定學習質量的第一要素,如果學生在課堂上沒有做到認真投入,那無論課下如何用功,那也是事倍功半的。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善于抓住學生的內心,讓學生跟著教師的思路走,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程度。尤其對小學生來說,他們容易被新鮮的事物所吸引,學習主要依靠興趣,在這種情況下,教師應當合理利用討論式教學法,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感受到學習的快樂,增強學生的主體地位。
例如,在教授《傳統(tǒng)節(jié)日》這篇課文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融入課堂,提升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程度,在帶領學生掌握了基本的字詞之后,我用課件展示了春節(jié)、端午節(jié)等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的情景圖片,然后我向學生提問:“你們知道圖片上展示的是我們的哪些節(jié)日嗎?你們還知道哪些傳統(tǒng)節(jié)日呢?他們又有什么樣的特點?分小組討論一下?!睂W生們很快行動起來,“要吃元宵、猜燈謎的元宵節(jié)”、“要賞月的中秋節(jié)”等等都被學生說了出來。讓學生小組討論的形式,明顯活躍了原本壓抑的教學氛圍,學生主動參與到討論中,提高了課堂參與度。
二、鍛煉學生想象能力
不是只有在理科的學習中才需要想象能力,想要學好語文同樣需要鍛煉學生的想象能力。鍛煉學生的想象能力,有利于讓學生在腦海中構建出知識框架,有利于學生深入地理解知識,有利于學生開發(fā)大腦,學習到很多課本之外的知識,可以有效地豐富學生的知識體系,培養(yǎng)學生文學素養(yǎng)。在實際教學中,如果教師能夠適時地讓學生分組討論,針對一個問題說出自己的看法,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和想象能力,將會讓學生在思考問題時更全面、更深入。
例如,在教授《狐假虎威》這篇課文時,我采用了讓學生續(xù)編故事的教學方式來鍛煉學生的想象能力。學生讀完課文之后,都為狐貍的機智感慨,為老虎的不明所以而嘆息。我讓學生分小組討論:“你們想象一下:當某一只小動物驚慌失措地大叫一聲:‘快跑啊,老虎來了,太可怕了!’這句話使老虎猛然醒悟,識破了狐貍的伎倆后,故事又會怎樣發(fā)展?狐貍又會想出什么新招呢?”學生紛紛活躍起來,腦洞大開,預想故事之后的發(fā)展,這樣的討論可以豐富學生視野,培養(yǎng)學生想象力。
三、深化學生文章印象
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以教師講授為主,學生在聽講時,難免會感到無聊,流于形式,因而傳統(tǒng)的講授式的教學模式已不再適用于如今改革日益迅猛的小學語文課堂,要想讓學生在上課時能全身心地投入,更深入的了解文章內容,教師要深入鉆研教材,明確教學重、難點,設定有思維寬度有討論價值的問題,供學生討論。問題要“精”,過程要“熱”,總結要“細”,充分發(fā)揮討論式教學的作用,讓學生感受到“大語文”的魅力。
例如,在教授《曹沖稱象》這篇課文時,我讓學生自主學習,通過小組討論的形式疏通文章脈絡,了解文章內容。在學生討論之前,我引導學生:“要想知道大象的重量,必須得稱一稱,課文介紹了幾種稱象的辦法?你認為哪種好?曹沖稱象的辦法又是什么呢?分為哪幾步?”學生們在我的引導下,詳細地閱讀教材,尋找教材中關于曹沖稱象的過程,概論曹沖稱象的步驟。學生討論清楚之后,我繼續(xù)追問:“在當時,曹沖的辦法是最好的嗎?你還能想出什么稱象辦法?”學生相互討論,有的說用牛羊等活動的東西代替石頭,有的說也可以不借助船,在討論的過程中,學生不僅詳細地閱讀了文章,還反復思考曹沖稱象的過程并和自己的想法對比,深化了對文章內容的印象,加深了對文章的理解。
總而言之,討論式教學立足于當代多元化教育,能滿足教師的教學需求和學習需要,可以高效地達到教師既定的教學目標,對提升教學質量、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是大有裨益的。當然,教師在對討論式教學法的實際應用中,應當參與到學生中間來,起到引導學生討論的作用,防止學生在天馬行空的想象中偏離主題。在對低年級學生使用討論式教學法時,要善于觀察學生的心理情緒,可以通過與其他教學手段并用的形式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抓住課堂中的重點內容。
參考文獻:
[1]婁德云.小學語文課堂閱讀教學方法摭談[J].中國校外教育,2018(25)
[2]丁名青.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開展互動教學的策略思考[J].讀與寫,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