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順治十年的狀元孫承恩,是江蘇常熟縣人。
有一年,孫承恩的弟弟孫楊,因為受科場案的株連,被流放到東北一帶。第二年孫承恩參加殿試,在準備放榜的前一天晚上,順治皇帝看到孫的考卷,對他的文采十分贊賞,再一看他的籍貫,卻又皺起了眉頭,懷疑這個孫承恩和被流放的孫楊是不是一家。為此,皇帝特意派大學(xué)士王熙去查個究竟。
王熙私下里與孫承恩有一定的交情,這件事又關(guān)系到好朋友的前程,他騎著馬一路跑出紫禁城,找到孫承恩的寓所如實傳遞皇帝的意思,然后十分犯難地問道:“你說我應(yīng)該如何回復(fù)皇上?”孫承恩沉默了一會兒,情緒激動地說:“孫楊是我的弟弟,這是沒有辦法改變的事實,請你如實稟告給皇上,是福是禍聽天由命,我絕不能做出欺君賣弟的事情!”
“你真的不后悔嗎?”王熙有點兒替老朋友惋惜,上馬之后又回頭問道。孫承恩毫不猶豫地說:“至死不悔!”王熙這才飛馬趕回皇宮。順治皇帝還坐在燈下等待消息,聽了王熙的匯報,被孫承恩的誠實所打動,于是大筆一揮,欽定他為一甲第一名。
孫承恩原本有一個機會可以撒謊,按照好朋友王熙的暗示,他只要聲明自己和孫楊并非一家,狀元的桂冠非他莫屬。當(dāng)他斷然拒絕撒謊之后,反而感動了皇帝,贏回了原本屬于自己的錦繡前程??磥頍o論是古代還是現(xiàn)代,誠信永遠是最好的通行證。 ?(摘自《百姓生活》 張軍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