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萍萍 李雨佳
摘 要:本文主要以農村宅基地確權登記為主題展開分析,先是簡要介紹了農村宅基地確權登記中的主要問題,隨后分析了問題產生具體原因,進一步探討了農村宅基地確權登記問題相應的解決對策,旨在維護廣大群眾切身利益。
關鍵詞:農村宅基地確權登記;問題;解決措施
近年來,伴隨著社會經濟建設的進一步發(fā)展,政府相關部門對農村宅基地確權登記工作重視度日漸提高,在現行法律制度的規(guī)范下,部署了農村宅基地確權登記工作,以此規(guī)范農村土地開發(fā)與使用,以此維護廣大群眾切身利益,進而為城鄉(xiāng)一體化發(fā)展夯實基礎。接下來,筆者以農村宅基地確權登記問題切入,在分析問題產生具體原因的基礎上,探討了行之有效的解決措施。
1.農村宅基地確權登記中主要問題分析
1.1“一戶一宅”法律制度存在諸多缺陷
我國現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當中相關條例明確指出農村居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并且面積不得超過國家現行的標準。然而在此法律條例當中,對“戶”尚未進行明確規(guī)定,造成部分農村居民在“戶”方面產生了較大的法律異議,由此在宅基地確權中鉆法律漏洞,加劇了“一戶多宅”的現象,除了損害其他農村居民的合法權益與集體合法權益之外,還會影響到農村宅基地的合理分配使用,進而影響到農村的進一步發(fā)展[1]。
1.2房權與地權分離
結合我國現行相關法律規(guī)定,農村宅基地歸屬權通常屬于集體用地,農村與農戶僅有使用權,并沒有所用權,意味著農戶在對宅基地進行再分配時,例如出租等,都需要在我國現行法律規(guī)定下,進行相關操作,不得出現非法轉讓或者買賣。除此之外,農村居民在自家宅基地上建造的房屋,其所有權歸屬于農民,并且可以繼承,但是宅基地并沒有繼承權,完全歸屬于集體[2]。正因如此,我國房權與地權分離模式,造成農村居民在進行農村宅基地確權登記時,出現宅基地與房屋所屬權不一致,進而直接影響到農村宅基地確權登記工作的有序進行。
2.農村宅基地確權登記問題產生具體原因分析
2.1缺乏行之有效的監(jiān)督體系
首先,基于政府各級主管部門角度而言,農村宅基地確權登記工作監(jiān)督與管理缺乏一個深層次認識,故此在監(jiān)管工作中缺乏重視度,從而造成農村居民宅基地審批過程中,出現了一系列不可預見的問題,正式這種問題的存在,造成農村宅基地分配出現嚴重不合理現象。其次,農村村干部作為農村宅基地確權工作的主要負責人與直接責任人,其作為農村宅基地確權工作的中堅力量,其個人工作作風直接影響到農村宅基地確權工作效率與質量。但是農村大部分村干部與農村居民有著一定的親屬關系,同時由于農村村干部普遍文化水平偏低,缺乏相應的法律意識,從而加劇了“一戶多宅”、“少批多占”現象[3]。基于上述分析,可知當前問題產生主要是工作行為的不規(guī)范,意識不足等。然而分析問題的本質原因,可發(fā)現一切源自缺乏行之有效的監(jiān)督體系,造成上述問題無法及時得到糾正與禁止,從而造成農村宅基地確權登記工作難以有序、有質量進行[4]。
2.2缺乏流轉機制,農村宅基地濫用現象嚴重
現階段,我國農村宅基地尚未完善流轉機制,造成農村宅基地出現嚴重濫用現象,分析其本質原因,總結起來,主要涉及到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傳統(tǒng)農村宅基地允許在集體內部流轉;二是社會經濟的快速發(fā)展,廣大農村居民生活水平與生活質量得到大幅度提高,部分農村居民在城市購房定居,閑置的農村宅基地出現了大量非法轉讓現象。三是部分農村居民在經濟條件變好的情況下,私自擴展耕地轉變?yōu)檎?。四是部分農村居民抓住市場機遇,將住宅裝修為商品外租房或者生意專用房,更為部分將宅基地改造成為工廠或者養(yǎng)殖場。
3.農村宅基地確權登記工作問題相對應的解決對策分析
3.1完善相關法律制度
農村宅基地確權登記工作問題的有效解決,需從法律入手,首先,明確農戶概念,公開科學的分戶標準,杜絕以往的一戶多宅問題。其次,針對農村現有的一戶多宅問題,需要及時將農戶多余的宅基地收納到集體財產當中。三是為了切實提高農村宅基地使用效率,對農村宅基地的進入、退出、收回等環(huán)節(jié)進行嚴格監(jiān)督,避免出現宅基地閑置問題。最后,完善農村宅基地審批制度,為農村宅基地確權登記工作的有序進行提供法律制度依據與支撐。
3.2強化農村宅基地監(jiān)管
農村宅基地流轉監(jiān)督管理工作的強化,主要涉及如下幾方面的工作。一是面向農村村干部普及法律知識,幫助農村干部強化法律意識,規(guī)范其農村宅基地確權工作行為,以此避免農村宅基地確權登記不規(guī)范行為的出現,可較大程度上規(guī)避包庇行為。二是規(guī)范農村宅基地確權登記工作流程,具體為:農村居民書面申請、鄉(xiāng)鎮(zhèn)受理、縣局資源局審批、公告公示、注冊登記、資料歸檔、頒發(fā)相關證書等。三是加大宅基地違法使用行為處罰力度,針對農村居民現存的違法問題,例如違法建造房屋等,可采取經濟處罰等有效舉措,以此確保農村宅基地的合理使用。
3.3改革與完善農村宅基地流轉制度
首先,貫徹實施“一戶一宅”政策,維護廣大農村居民的合法權益,然后對剩余宅基地進行依法流轉。其次,大力創(chuàng)新現有農村宅基地流轉模式,尋求多種流轉方法,以此滿足農村新發(fā)展的趨勢。三是通過整體出租、合作等方式,不斷提高農村閑置宅基地利用率,以此提高農村居民經濟收入水平。最后,針對定居在城市的農村居民,可通過有效溝通方式,以經濟補償等多種形式,鼓勵其自愿放棄閑置宅基地所有權。
4.結語
總而言之,農村宅基地確權登記工作作為我國政府部門重要工作之一,其與廣大農村居民切身合法權益息息相關。因此,相關部門及相關人員有必要正確認識農村宅基地確權登記工作的重要性,并立足農村宅基地確權登記工作現狀,尋求農村宅基地確權登記工作有效途徑,維護廣大農村居民合法權益,為建設新農村夯實基礎。
參考文獻
[1]何遠,范小慧.海南省文昌農村宅基地確權登記發(fā)證工作典型問題及處理對策[J].地礦測繪,2017,33(04):47-48.
[2]范琰.農村宅基地使用權確權登記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農業(yè)信息,2016(18):21-25.
[3]趙靜.淺析農村宅基地登記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以綿陽安州區(qū)為例[J].中國農業(yè)信息,2016(13):59-61.
[4]王平.農村宅基地使用權確權登記發(fā)證存在的問題研究與對策[J].農業(yè)與技術,2015,35(2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