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雅琳
摘 要:小學教學中的讀與寫是密不可分的,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提升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能夠幫助學生正確地認識到寫作的重要性。并且學生在這種課外閱讀的學習過程中掌握寫作中所包含的知識,并將這些知識應用于寫作的過程中。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需要能夠借助閱讀來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進而有效促進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提升。
關鍵詞:課外閱讀;小學語文;作文教學
引言
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出要在小學課外閱讀教學中不斷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能夠提升學生的語文知識面。拓寬學生事物認知面,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激發(fā)學生寫作欲望和需求,也就是說,課外閱讀教學對提升學生寫作能力具有一定價值。語文寫作能力地提升能夠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閱讀能力和語言表述能力等,使得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一定提升,而且,在小學教學階段,學生的各方面能力有很大的上升空間。所以,語文教師在教學中要重視課外閱讀的學習和掌握。
一、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存在的問題
通過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語文寫作教學存在一定問題,對學生能力提升和未來發(fā)展具有消極影響。小學生自身心理、身體各方面能力發(fā)展處在基層,自身的語言表述能力薄弱,在具體語文寫作教學中,學生因缺少生活經(jīng)驗和常識,通常會在實際教學中表述不弄清楚自己的意思,在寫作中也無法用言語將心中所想展示在書本上,往往很長時間的構(gòu)思也只能書寫出幾個字。教師只注重語文課本內(nèi)容地講解,忽略將課閱讀知識融入到實際教學中,學生語文知識面過于狹隘,詞語積累量不足,因此,會導致在實際寫作中缺少創(chuàng)新內(nèi)容,一般小學生的寫作都是以課本中提倡的助人為樂、勇敢、尊老愛幼等內(nèi)容上。教師在實際批閱檢查中感受不到學生的認真和造成,學生的寫作思路和方向全在一條線上,內(nèi)容大致相同。因此,學生在語文課本中學習的內(nèi)容具有一定限制,無法激發(fā)學生發(fā)散性思維能力的提升,學生對很多內(nèi)容不感興趣,對知識內(nèi)容的掌握處在基層,使得教學效率低下,使得學生在實際寫作中沒有詞匯和寫作方向,會給學生帶來不好的影響,逐漸導致學生對寫作能力失去了信心和興趣。
二、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課外閱讀對寫作的作用
(一)進行語文課外閱讀能夠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
對小學生來說,由于他們的年齡和閱歷因素,心智不夠成熟,沒法做到使自己的注意力長時間集中。老師應該在了解小學生特有的一系列特點上,大力培養(yǎng)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小學生只有擁有學習興趣,才能夠使他們的注意力集中,積極主動的進行語文作文的學習,不把語文學習當成一種負擔。因此,在作文教學的過程中老師也要注意激發(fā)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小學生對課外閱讀興趣,提升小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老師與學生的接觸時間是非常長的,對小學生的影響力也十分大。因此,老師可以通過課余時間,陪學生一起進行課外閱讀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并且老師在閱讀過程中要表現(xiàn)出對這些課外讀物的熱愛,并將這種情緒傳染給學生,激發(fā)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的興趣。在小學課堂教學中,老師給學生樹立榜樣,在學生中樹立典型,當學生說出一些優(yōu)美詞句或一些深奧的課外知識時要對這些學生進行大力表揚,激勵他們進一步進行學習。
(二)課外閱讀促進學生寫作的積累
在學生積累了大量的語言材料和作文素材后,才有機會寫出一篇好的文章。學生可以從閱讀中獲取這些原材料合作文素材,老師可以鼓勵小學生每天進行20分鐘的課外閱讀,并在閱讀過程中寫一些讀書筆記,老師也可以對這些閱讀筆記進行評議,評議的過程中不僅要注重數(shù)量,更要注重筆記的質(zhì)量。而且老師可以把平常的評議結(jié)果和學生的語文成績聯(lián)系起來,把它看成考試成績的一部分內(nèi)容。這樣做能夠有效了解學生課外閱讀的結(jié)果,調(diào)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并對學生的閱讀工作進行監(jiān)督與提醒,促進課外閱讀工作的進行。學生在進行讀書筆記寫作,要選擇與自己年齡相適應的體裁進行寫作。要想寫出高質(zhì)量的作品,必須進行豐富的課外閱讀知識積累。只有進行豐富的課外知識閱讀,才能夠擁有靈敏的思維能力,這樣才有機會寫出文采飛揚的文章。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書籍,摘抄自己喜歡的文字內(nèi)容,久而久之,學生對閱讀內(nèi)容理解得更加深刻,知識面也變得更加寬廣,閱讀能力得到顯著的提高。課外閱讀是材料積累的一種方式,學生經(jīng)常進行課外閱讀能夠擁有豐富的寫作材料。事實上,作文寫作過程就像素材進行組合的過程,學生通過閱讀積累了大量的素材,這樣能夠更好地對素材進行整合。
(三)有利于拓展學生視野
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至關重要,課外讀物可以開拓學生的視野,是學生寫作思維的重要來源。意識到課外讀物中一個現(xiàn)象、一個事物寫的并不是它本身,而應該了解到這個事物和現(xiàn)象引申出更多的東西是什么,在閱讀大量課外文章基礎上能夠發(fā)散性的延伸出更為豐富而有深度的寫作思路。運用開放性和發(fā)散性的思維將思路擴展出更多的寫作材料,也有利于學生拓寬自己的閱讀面,開拓學生的視野。
(四)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的課外閱讀內(nèi)容包括閱讀詞匯、閱讀句子、閱讀文章,通過閱讀課外文章過程,學生可以積累更多的詞匯和優(yōu)美句子,這個積累的過程可以促進學生對于語文知識的認識和理解,可以引起學生思維上的共鳴,引發(fā)學生更多的思考。因此,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可以促進學生積累更多的語文知識和素材,也提高學生的概括能力和理解能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在學生的語文教學中,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需要學生積累和概括以及吸收課外閱讀精華,需要學生閱讀過程中多思考,多總結(jié)。
結(jié)語
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需要能夠在閱讀教學中做好教學工作,能夠為學生的閱讀提供更多的閱讀素材。加深學生對于文本內(nèi)容的理解,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開拓學生閱讀的視野,這樣才能夠為社會培養(yǎng)更多優(yōu)秀的人才。通過課外閱讀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促進學生進步和發(fā)展,提升語文教學質(zhì)量和效率。
參考文獻
[1]王克偉.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重要性及應用[J].學周刊,2018,13(13):131-132.
[2]陳巧靈.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意義[J].科教導刊:電子版,2017(4):72.
[3]李晶晶.淺談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重要性[J].情感讀本,2017(30):4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