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
眾所周知,文學名著是我們人類文化的瑰寶。閱讀名著,可以陶冶我們的情操,增長我們的見識,啟迪我們的心智,提高語文素質和人文素養(yǎng)。文學名著,對學生的成長是如此重要,而作為教師,是否對學生的名著閱讀現(xiàn)狀和困惑進行過調查,是否向學生強調過名著閱讀的重要性,是否認真指導過學生進行有效的閱讀呢?作為老師如何激發(fā)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如何創(chuàng)新名著教學方式,教給學生一生有用的東西?我認為可從以下幾方面進行。
一、名著閱讀的重要性
文學名著是學生成長的良師益友,具體來說,主要有以下方面的作用:
(一)陶冶情操,健全人格。
古今中外的名著藝術長廊中,展示給人們一個個令人敬佩的正面人物和英雄形象。這些形象的精神境界是高尚的、純潔的,為世世代代的人們所敬仰、所崇拜、所傾倒,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引領學生走向崇高。作家在對人性的洞察、披露、揭示的同時,也在批判、嘲諷人類的種種缺陷,指出其不合理的成分和嚴重危害。便于學生利用這面鏡子,發(fā)現(xiàn)自己的缺陷,自我警醒,自我懺悔,使自身人格逐步走向完善。
(二)啟迪心智,提升品位。
閱讀名著是傳承優(yōu)秀民族精神、啟迪和發(fā)展心智的有效途徑。通過閱讀,學生們可以體味關于愛、友誼、忠誠、勇敢、正直乃至愛國主義等永恒的人類精神,從而開啟自己的內心世界,激蕩起品味人生、升華人格的內在欲望,弘揚真善美,摒棄假惡丑……使他們的心靈受到震撼,思想得到凈化,從而激發(fā)內在的激情,發(fā)現(xiàn)美,鑒賞美,進而創(chuàng)造美。
(三)增長知識,豐富積累。
閱讀是寫作的源泉。閱讀能豐富學生的知識,培養(yǎng)他們的語感。通過閱讀,學生能積累豐富的資料、信息,獲取一定的寫作方法和技巧,鍛煉思維和想象能力,從而提高作文能力,破解寫作難題,寫作才能得心應手。
二、名著閱讀的現(xiàn)狀和困惑
對于當前初中學生名著閱讀的現(xiàn)狀和困惑,我對所教班級的學生作了一個調查,對學生的情況輯錄如下:
李明明:文學名著,爸媽和我都買了不少,但大多數(shù)時間它們都是被我閑置在書櫥里。說實話,要學習的內容太多了,總覺得沒有時間來讀。至今我只看了一本半:一本《三國演義》,《稻草人》只看了半本。
王志強:我個人喜好上,更喜歡看漫畫、青春小說一類的圖書,文學名著老是看不進去,對于名著的了解我更多的是通過影視、漫畫圖書、網(wǎng)絡等渠道。
練博:我認真閱讀過的文學名著只有幾本,如,《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魯濱遜漂流記》、《西游記》、《繁星·春水》、《朝花夕拾》,除此之外,其他的文學名著我是通過閱讀“名著導讀”的方式,只簡單地了解了它們的內容梗概。
于昂:從小學到現(xiàn)在,我還是讀過一些名著的,但我總覺得文學名著對我的幫助不是很大,因為,每次閱讀后,過不了多久,名著的內容,諸如人物、情節(jié)等,又迅速地被遺忘了,難以在我的腦海中形成深刻的印象。
從以上學生關于名著閱讀的情況的言語中,可以看出,當前初中學生對文學名著的關注程度低,現(xiàn)狀不容樂觀。這既有主觀上又有客觀上的原因。學業(yè)負擔較重、時間上沒有充足的保證、電視和網(wǎng)絡等傳媒手段的誘惑、閱讀名著的“功利性”、學生缺乏科學有效的閱讀方法等,直接導致了初中學生對文學名著的漠視。由此,如何轉變學生的閱讀觀念,指導學生掌握科學有效的閱讀方法,充分發(fā)揮文學名著的德育、智育和美育功能,是我們的當務之急。
三、名著閱讀的方法指導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好的方法是成功的一半,初中的學生,課業(yè)繁重,如何在有限的時間里最大效率地閱讀名著,做到事半而功倍呢?這里為學生介紹幾種科學有效的好方法:
(一)制定計劃,統(tǒng)籌安排。
我們要在每學期初,根據(jù)教材的安排,制定切實可行的閱讀計劃,對名著閱讀進行一個閱讀的總體規(guī)劃和安排,避免閱讀的盲目性和隨意性,做到目標明確,循序漸進。
(二)掌握方法,培養(yǎng)習慣。
讀名著不同于瀏覽淺顯易懂的通俗讀物,要讀出成效來,就要掌握一定的閱讀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教師應引導學生學會閱讀名著的基本方法,如默讀、朗讀、瀏覽、賞析、圈點、摘錄、批注、比較等。
1.對比閱讀法——把兩個讀物或同一讀物中兩個不同片段比較閱讀,對著作的諸多要素作出比較、評價。運用默讀、速讀、精讀等技巧。
2.瀏覽式閱讀法——葉圣陶先生曾說:“如果只注重精讀,而忽略略讀,功夫只作了一半?!睂τ谧髌分械姆侵匾楣?jié),以快速閱讀的方法瀏覽,隨意獲取一定的信息。
3.精讀式閱讀法——對作品的重要細節(jié),關鍵情節(jié),話外之音,靜心細讀,慢慢品味體會立意構思,揣摩布局謀篇,欣賞妙詞佳句等,以獲取一定的認知或情感體驗。
4.創(chuàng)造性閱讀法——以發(fā)現(xiàn)新問題、提出新觀點、新見解從而有所創(chuàng)新為目的的閱讀,閱讀中絕不把原著奉為神圣,在精讀和研讀的基礎上,勇于質疑,大膽創(chuàng)新。
5.圈點勾畫閱讀法——可邊讀邊做摘記,或作圈點、旁批,做卡片、寫心得、改寫等,逐漸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
“教是為了不教”,授之以法,就達到了教學的目的。當學生習慣用某種正確的方法解讀文本時,學生就擁有了一把打開名著大門的鑰匙,就能嘗到在書海暢游的樂趣,觀賞到了書海美妙的景觀。 名著閱讀作為課內閱讀的延續(xù)和補充,極大地開拓了學生的視野,豐富了學生的學識。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我們要積極拓展渠道,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激發(fā)學生的讀書熱情,讓學生徜徉在書海中,在書的海洋中去積累語言,擷取歷史智慧,寫好世界風采,創(chuàng)造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