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芃達
中國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管理辦公室前不久宣布:北斗三號基本系統(tǒng)完成建設,并開始提供全球服務,這標志著北斗系統(tǒng)正式邁入全球時代。
今年58歲的謝軍,畢業(yè)于國防科學技術大學電子技術系雷達專業(yè),從事航天工作30多年來,謝軍歷任航天科技集團五院504所副所長、所長,北斗二號導航衛(wèi)星總設計師,現(xiàn)任北斗三號工程副總設計師、北斗三號導航衛(wèi)星首席總設計師。
1982年,剛大學畢業(yè)的謝軍,被分配到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下屬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航天五院504所的天線技術研究室。那時測試天線一定要爬到野外一個很高的測試塔架上,當時的謝軍并不知道自己有恐高癥,只覺得自己年輕,應該上塔架。他每次一爬到高高的測試塔架上就感覺渾身沒勁,不停地眩暈,室里的老同志知道后不再讓他上測試塔架,于是他就在地面上負責轉動轉臺上的天線。那時轉動轉臺天線只能靠手一度一度轉和測,烈日炎炎下他一蹲就是一下午。
不久后,謝軍接手了第一件產品的研制——同軸波導轉換,當時調節(jié)測試駐波的儀器設備非常簡陋,需要用手一點點墊模片,把模片墊得合適了指標才會滿足要求,這是一項瑣碎而單調的工作,但謝軍認為,那段時光學到的知識十分扎實。
“那些航天領域的泰斗級人物對待工作真的是一絲不茍,這對我影響很深?!敝x軍認為正是在504所那段歲月的歷練,讓他養(yǎng)成了刻苦踏實的工作作風,也讓他堅定了要從老一輩航天人手中接過“接力棒”的決心。從504所最年輕的高工、最年輕的研究員和副所長,一路走來,十幾本工作筆記密密麻麻地記錄著謝軍參研10多顆衛(wèi)星和飛船的工作體會。
2003年一通電話改變了謝軍的人生軌跡?!爱敃r的五院院長親自給我打電話,希望我可以擔任北斗二號導航衛(wèi)星總設計師一職?!敝x軍說。2004年,北斗衛(wèi)星導航區(qū)域系統(tǒng)工程正式立項,揭開了中國自主導航系統(tǒng)研制工作的嶄新一頁。為了解決技術問題,他經常與團隊一起做產品實驗,不錯過一個疑點,不放過一絲誤差,甚至連續(xù)36小時不合眼。
十余載“造”星路,謝軍和他的團隊始終都在逆流而上、乘風破浪!
“衛(wèi)星研制是一項團隊工程,沒有個人英雄,航天事業(yè)的成功是一個團隊的成功,工作久了,覺得就應該義不容辭地去做這些事情?!敝x軍道出航天人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