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江燕
摘 要:課前先學是學好語文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也是培養(yǎng)學生學習能力的重要舉措,是提高學生自學能力的重要途徑。從長遠看,對學生今后的學習意義非凡,會讓學生終生受益,這也正是教育的宗旨。
關鍵詞:小學語文;先學后教;策略
先學后教,極大地發(fā)揮了學生學習自主性,不同于傳統(tǒng)的教師主導的課堂教學方式,能夠正視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摒棄了以往課堂教育中出現(xiàn)的問題,為了更好地在小學語文課堂教育中推行先學后教的教學手段,必須對這一方式進行探討,了解其實行的必要性以及如何應用于教學實踐,在教學中應該注意的問題。
一、小學語文課堂上實行先學后教教學方式的必要性
1.1學生缺少學習積極性
學生受到外界社會的很大誘惑,同時因為小學時參加各種興趣培訓班,導致學生的精力被大量分散,學生很難集中注意力于語文課堂教學活動上,這導致了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不高。學生缺少學習積極性還有很大原因在于語文課堂教學本身,學生參與感低,課堂難以吸引他們的關注。
1.2單純的教師講授難以激起學生學習興趣
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課堂中,學生更像是課堂教學中的局外人一般的存在,教師單純枯燥的講解對于學生來說沒有一點的吸引力。
小學生群體本身就存在耐心較少,注意力容易分散的特殊性,現(xiàn)在不斷發(fā)展的網(wǎng)絡游戲等對于學生有很強的吸引力。
1.2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普遍較差
學生具有天然的惰性,沒有動力驅(qū)使就很難去自主探索,久而久之習慣了不去探索世界,其自主學習能力會更弱,現(xiàn)在的小學教育大多還是采取的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學,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這樣的教育背景導致了我國教育事業(yè)長期處于落后地位,難以取得長足發(fā)展。
二、小學語文先學后教策略
2.1學生“先學”學什么
教師運用“先學后教”這一教學模式的本質(zhì)目的在于安排學生提前預習,進而幫助學生逐漸提高自身學習語文知識的水平和能力,這點與素質(zhì)教育的觀點非常吻合??墒亲鳛榻處煟覀冞€應當設想一下,一個小學生由于年齡因素以及心理思維發(fā)展等各方面的限制,他們自身真正的自學能力究竟能有多少?很多學生往往只是讀一遍課文而已,這對于“提高自身學習能力”“構建高效語文課堂”又能具有多少的作用和實質(zhì)意義上的幫助?因此,作為教師來講,在布置課下預習任務時,一定不能只簡單對學生進行口頭上的預習安排:“同學們,課下提前預習一下我們下節(jié)課要學習的知識點啊……”教師在布置預習任務時尚且缺乏明確的目標,又怎么能要求學生制訂完美的預習目標,進而完成提前預習應有的效果和任務呢?對此,我格外注重布置預習任務時的語言運用,并結合小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和行為心理等特征,為他們精心籌備了一個個完美的導學提綱,讓學生根據(jù)導學提綱的相關線索和內(nèi)容進行新知識的有效預習。
比如,在學習“小蝌蚪找媽媽”的時候,我就給學生布置了如下的預習任務:
(1)跟爸爸媽媽一起認識課文的生字、生詞等,并在課文上標上相應的讀音;
(2)跟爸爸媽媽一塊分角色朗讀課文;
(3)熟讀文章,用自己喜歡的顏色勾出小蝌蚪身體變化的句子;
2.2后教——有針對性的教學
作為教師的我們,在教學的過程中,一定不能為了教學而教學,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有針對性的教學,不要盲目性的開展教學工作,這樣不僅不會促進“高效課堂”的建設,還會使教育教學中心目的受到嚴重影響。作為一名教師,要在教學中,針對學生的預習內(nèi)容問題,進行逐個講解,在這其中的重點問題,還要采取板書的形式加強強調(diào)。
就拿《少年閏土》這篇課文來講,學生們通過我布置的預習任務,對其中的生字詞已經(jīng)有了很好的掌握,而且在文章的閱讀水平已較為熟練。所以,在正式的課堂教學中,就無需花費太多時間在這些方面,應將重點放在學生預習比較常見的文章主旨以及內(nèi)容含義上。對不同的學生遇到的問題進行相應的講解,讓其能夠最終明白文章的主旨含義以及中心思想,在課后還應當布置相應的練習,加強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
對于小學語文閱讀的先學后教的模式實施,需要我們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具體的改變方法就是隨著學生年級階段的升高,加強對其自讀自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問題質(zhì)疑能力以及交流討論獨立性的訓練。結合不同年級段學生的實際狀況,對其開展不同的指導訓練方式。
年級低的學生可以適當?shù)脑黾悠浔磉_方面的指導以及自讀時的提示幫助,主要就是增加相關字,詞,句的內(nèi)容訓練,以及閱讀,表達,觀察等項目訓練。而高年級的學生,則主要就是加強其內(nèi)容的理解,感悟以及背誦,開展小組討論,在表達問題的同時解決問題。促進先學后教的模式實施,還需要結合實際的教學內(nèi)容進行相應的調(diào)節(jié)。
2.3制定有效的指導策略
學生先學,建立已知與未知的聯(lián)系,才能運用已有的知識探索新知。通過先學,學生初步了解了教材的基本問題,課堂上才能和老師的講解產(chǎn)生共鳴,這樣的課堂才是和諧的,另外,學生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內(nèi)容,為學習新知做好準備,課堂上才會專注地聽講,提高了聽課質(zhì)量和學習效率。老師在課堂上不用花太多時間逐句講解,只需通過預先設計的問題讓學生展示學習成果即可,針對重難點作點撥。師生都做到“有備無患”,有助于學生在課堂上信心的培養(yǎng),老師發(fā)揮了主導作用,也凸顯了學生的主體地位,省時省力,師生共生長。老師指導學生先學要重視方法指導。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學段教學目標,課文的文體特點,對學生進行適當?shù)闹笇?。既不讓學生的先學流于形式,又不能讓學生負擔過重,對先學產(chǎn)生畏懼心理。因此,教師的備課指導得有講究。
結語:
對于以往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是以教學而教學,其方式太過全面化,沒有做到針對性的教學原則,導致學生本身實際問題得不到解決。這使得“先學后教”模式中的“后教”有了充分的發(fā)展空間。其主要就是根據(jù)學生的自主課前學習中遇到的問題,進行對象性的解決,利用有限的課堂時間,真正做到了以學生為主體,幫助學生們解決實際存在的問題,體現(xiàn)了教師教學以及學生學習的根本目的。
參考文獻:
[1]陳玉蘭。對洋思中學“先學后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的運用及思考[J].科技信息,2010(13):454.
[2]顧彭飛。對“先學后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的理解與感悟[J].中學教學參考,2011(20):163-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