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永梅 肖建強 徐克蘭 蔡勤
冷害一般是指溫度尚未達到冰點,低溫引起蔬菜生理失常的表現(xiàn)。冷害癥狀不如凍害那么明顯,往往使蔬菜長勢不太正常,但好好管理仍可恢復。現(xiàn)將蔬菜受冷害的防治措施介紹如下:
保溫增溫
提早設置套棚:棚膜導熱率低,保溫效果好,多覆蓋一層膜,就可以提高棚內溫度2~4℃。套棚設置設施簡單,大棚內可以在吊蔓鋼絲上進行設置,晚間覆蓋,白天揭開。也可設置套棚膜,對于一年中初霜凍后,最后一茬辣椒或茄子來說,儲藏時間越長,價格越高,除了設置套棚膜外,還可以解開吊繩,直接植株壓倒,靠近地面,然后再覆蓋一層地膜,即為辣椒活株保鮮技術。
大棚兩側蓋草簾等保溫:寒流到來時,最先受到冷害的肯定是大棚兩側臨近棚膜的地方。棚膜透光性強,夜間有很多熱量通過紅外線的方式散失出去,在大棚兩側棚膜上,覆蓋草簾或無紡布等,有些采用黑色膜等進行保溫遮擋,可以大大提升其保溫能力,減少冷害發(fā)生。
增光提溫:光照是棚內溫度升高最主要的途徑。選用透光率高的無滴膜,定時清掃除塵,減少棚膜結露,可以提高薄膜透光率。無滴膜具有一定的防塵功能,其上塵土較少,但在使用一段時間后,薄膜上不可避免地附著一些塵土等,影響透光效果,設置除塵布條,可以明顯提高薄膜透光率。棚膜結露是影響透光率的重要因素,普通薄膜無滴性差,易結露滴水,危害性很大。
增溫塊提溫:綜合考慮成本等因素,最適合大棚升溫的方法就是大棚增溫燃料塊,其主要由鋸末、助燃劑等加工而成,點燃后無煙,不會對蔬菜正常生長造成影響,安全高效。一般每畝大棚使用6~8塊,即可在短時間內提高棚溫4~5℃,可有效減少凍害發(fā)生。寒流較強時,可以在半夜到四點鐘前后連續(xù)點燃兩次,即可保證蔬菜安全不受凍。遇到較強寒流需要使用燃料塊連續(xù)增溫時,要注意適當通風,以補充空氣中的氧氣,排出部分二氧化碳,避免出現(xiàn)氣害。棚內溫度已經降低到5℃以下時,要注意緩慢增溫,減輕對植物葉片的損傷。蔬菜開花期盡量不要使用。
降濕
降低棚內濕度從兩個方面入手。①減少水分蒸發(fā),通過種植行蓋膜、操作行鋪草,合理整枝摘葉,膜下滴灌,改進噴霧設施等措施,可以大大減少水分蒸發(fā),為降低棚內濕度打好基礎。②排出棚內濕氣,降低濕度。冬季降雨少,外界空氣干燥,合理通風,讓棚內空氣出來,外界空氣進去,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降低棚內濕度。
養(yǎng)護葉片
多數(shù)蔬菜進行光合作用最適宜的溫度范圍是25~30℃,上午是光合產物形成的最佳時間,若棚溫長期低于22℃,遇到寒流時有些老棚甚至還達不到22℃,這就會嚴重減弱蔬菜的光合作用。葉片內葉綠素含量也是決定光合作用強弱的關鍵因素,葉綠素合成所需的多種酶受溫度影響很大,若長期處于低溫,酶的活性下降,葉綠素合成受阻,這時光合作用也將大大降低,從而引發(fā)一系列的生理性問題,如黃葉、葉片變小等。葉片養(yǎng)護工作分為以下兩方面。①加強葉部病害預防,尤其是灰霉病、葉部斑點病害等。②噴施葉面肥。在寒流到來前,提前噴灑好的葉面肥,可以迅速提高葉片內養(yǎng)分含量,增加細胞活性,增強抗寒能力。一般,寒流到來前可以噴灑海藻酸500倍液、腐植酸葉面肥1000倍液等。鈣是細胞膜的重要組成成分,補充鈣肥可以提高細胞膜穩(wěn)定性,減輕細胞受害后細胞液的滲出,因此鈣肥是最好的防凍劑之一。海藻酸、腐殖酸、氨基酸等成分,能夠提高細胞活性,增加養(yǎng)分積累,提高抗寒能力。在寒流來臨之前,噴施27%高脂膜乳油80~100倍液、甲殼素1000倍液及天達2116等,可提高植株的抗逆能力。③噴施或沖施1.8%復硝酚鈉水劑(愛多收)。在防凍害、冷害方面,復硝酚鈉具有促進細胞質環(huán)流,使流速增加10%~15%,賦予細胞活力,增強作物的各項生理代謝功能,從而使作物因霜凍引起的作物細胞和組織受傷得以修復,促使作物迅速恢復生長。因此,為預防作物凍害、冷害,在寒潮來臨前,要及時噴施復硝酚鈉,以提高作物抗凍抗寒的能力,促使作物健康生長。若不慎發(fā)生凍害,要及時補噴愛多收,也能起到緩解凍害的影響。苗期用1.8%復硝酚鈉水劑5000倍液噴霧,開花期用1.8%復硝酚鈉水劑2500倍液噴霧;也可灌根沖施用:苗期每畝用50ml沖施,開花結果期每畝用150~200ml沖施。
養(yǎng)護根系
適宜的地溫是維護蔬菜根系正常生長的關鍵,冬春低溫季節(jié),棚溫低,地溫也偏低,棚內最低地溫只有13~15℃,有時甚至更低,會對蔬菜根系造成嚴重影響,如地溫降低到10~12℃時,黃瓜根毛原生質就停止活動,吸收水肥的能力受阻,特別是磷、硼、鎂、鈣和鐵元素的吸收最容易受到抑制,元素吸收受阻,植株表現(xiàn)出異常,這些生理性病害在低溫根系活力下降時表現(xiàn)尤為突出。
提高根系活性,建議減少單次水肥用量,并配合功能性養(yǎng)根產品,如腐植酸、甲殼素、氨基酸、微生物菌劑等,配合全水溶性肥料,補充營養(yǎng)的同時,還要促進新根再生,保持根系吸收功能的穩(wěn)定,避免營養(yǎng)供應不足影響抗寒能力?;蛘咧苯舆x用具有暖根功能的水溶肥,地溫高了,根系功能自然強了。
預防病害
氣溫冷,光照時間短時,大棚的通風時間會大幅減少,將造成棚內濕度迅速升高。此時是一年中灰霉病、霜霉病等喜溫性病害發(fā)生的高峰,要注意提前預防。
空氣消毒:灰霉病、霜霉病、菌核病等病害,絕大多數(shù)都是通過空氣進行傳播的??諝庀酒梢栽诤艽蟪潭壬蠝p少空氣中的病原菌數(shù)量,減少病害發(fā)生。在病害高發(fā)期,可以每隔2~3天處理大棚一次,每畝使用30片。晴天病害較少時,可每周熏棚一次。使用時,可在棚內立柱上懸掛一個礦泉水瓶,倒入50℃的溫水,加入4~6片空氣消毒片,迅速離開大棚,第二天正常通風即可。
及早預防:病蟲害按照發(fā)生條件的不同,其開始初發(fā)生的地點也是不同的,一般可以分為兩類:霜霉病、灰霉病、蔓枯病等在高濕度條件下易發(fā)的病害,多在大棚內濕度最高、持續(xù)時間最長的地方,進棚觀察上下葉片情況,可對著太陽查看,若病害發(fā)生,多在葉片上有病害初期癥狀,如霜霉病、細菌性角斑病的水浸狀小點。白粉病、病毒病以及粉虱、薊馬等害蟲,多在濕度變化較大或干燥的地方發(fā)生,可觀察上下部葉片、花等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