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美珠
摘 要:新中考模式下的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策略也應該有所改變,從教育部改革來看,改革兩大特點,一是全科開考,合格評價,二則是除要求科目外,學生可以選考,即從其他六門科目中選擇三門科目進行考試,并且有兩次考試的機會。在新中考模式下,道德與法治課題海戰(zhàn)術不再有效,教師更多的是要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道德與法治觀念,增強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問題。下面本文就新中考模式下,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策略改進進行詳細探討。
關鍵詞:新中考;道德與法治;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32-0100-01
新中考模式下,道德與法治課的教學,必須要與實際相結合。從學生個人的思想品德與法律知識出發(fā),教育學生做有品德,知法治的公民。從老師角度來看,中學道德與法治課學生不愛學,教師教學累。主要的原因就是課程太過枯燥,無味,學生沒有興趣。因此,這就要求老師在教課中,要注重內容的生動性,語言的靈活性。把枯燥的文字轉變成活潑的課堂,讓思維活躍起來。
1.道德與法治的含義
道德與法治課教育學生有品格,知法律。道德品質有兩個層面,一個是意識層面,一個是行為層面。道德品質不是一朝一夕形成。所謂的道德意識,就是道德認知,情感,信念。道德行為,就是道德語言、行動、習慣。法治包括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要樹立正確的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做一個知法、用法、遵法、守法的好公民。道德與法治課程的學習,有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
2.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第一,課程形式單一毫無新意。教育理念落后,學生思想受到限制,有些老師只顧一味的講解概念,勾劃重點,學生一味的死記硬背。課堂的主體應該是學生,不是老師。而這樣的課堂模式,將老師作為了主體,自己并沒有參與到課堂中,這種課堂模式就是為了考試而學習,而不是為了學習而學習。教師的授課方式是讓學生們畫重點,這樣只會讓學生有一個錯覺——做了筆記,畫了重點,就是學習。這樣會讓學生輕視這門課程。
第二,因為中學道德與法治課程中涉及到的專業(yè)性知識相對淺顯易懂。老師的專業(yè)性不夠,老師自身不能全面多方位的理解課本知識。不能很好的解決學生遇到的問題,給學生更好的解釋。
第三,學生面臨中考,學習任務重壓力大,每天被主要學科占據(jù)時間過長。主動學習性不強。
3.新中考模式下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策略
(1)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積極性
在新課改中,強調了學習興趣對學習的影響。只有有了興趣,才能更好的學習??梢栽谡n程中設置不同的課題,情景劇模式,例如,讓學生們做一次小法官。判決一起事故的責任。這樣可以很大的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并且愿意參與其中。學生在其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從角色中體會不同的人對同一件事情有不同的做法。這樣的課題,帶動了課堂的氛圍,又可以很好的學習法律知識。
(2)以學生為主體
新型的課堂模式,要以學生為主體,可以直接將一堂課交給學生分工合作完成,將班級分為多個小組,組內每個人負責一部分,將課題提前布置,讓學生搜集資料,以自己的方式來講課,可以演講,資料分析,討論等等。老師在聽完學生的講述之后,對其中說錯的觀點或者不合適的例子加以改正。這樣有利于學生掌握知識,還可以促進學生的思維拓展能力。
(3)采用新型教學模式
不能拘泥于課本,單純的講解課本,不能為了考試而學習。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的發(fā)展,可以借助新的教學工具。法律本就是抽象性,概念性的東西。對于初中來說,只是講課本難以理解,這時可以借助多媒體來幫助學生理解問題,這不僅能將難懂的概念轉化為容易接受的知識,多樣的形式還激發(fā)了學生們對道德與法治學習的興趣,提升了道德與法治教學的有效性。還可以給學生放一些時政熱點,讓同學們對時事有一個了解。在學習權利與義務時,可以給同學們播放《人民的名義》里面的經典片段,并且讓學生思考,作為公民的權利和義務。
(4)增加老師專業(yè)知識
首先,教師要有專業(yè)性的知識,眼界要開闊,還要學會多角度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最重要的是自己善于思考并且要學會培養(yǎng)學生的思考能力。因為只有真正學會了思考才能學以致用,活學活用,才能真正的解決問題。其次,教師要善于把生活中遇到的事情和課本知識點聯(lián)系起來,讓學生感覺這個學科很貼近自己的生活,吸引學生注意力。最后,一定要關注實時新聞,并引導學生關注新聞聯(lián)播,要將新聞中的案例和教材聯(lián)系在一起,生活化教學。
新中考模式下,道德與法治課的教學,以學生為主體,采取思維拓展方式,采用新型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積極性。這樣的教學課堂能夠幫助學生學習的同時,使學生成為道德與法治課堂的主人。只有不斷的探索發(fā)現(xiàn)提高教學質量的方法,才能適應新形勢下中考改革的發(fā)展,為祖國培養(yǎng)出一批又一批品德高尚,遵紀守法的人才。
參考文獻;
[1]孫艷華.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生活化教學策略初探[J].中國農村教育,2019(08):7
[2]余慧華.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情感教育的滲透[J].西部素質教育,2019(05):44-45
[3]謝敏.思考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中的體驗式教學策略[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9(02):145